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巴伦博伊姆 Daniel Barenboim 阿根廷-以色列的钢琴家、指挥家 |
时间:2016-01-27 23:06 新民晚报 朱光
新民晚报讯 穆蒂前脚刚走,巴伦博伊姆来了。两位几乎同龄的指挥家都以上海为演出重镇。今晚,巴伦博伊姆将携德国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在上交音乐厅上演莫扎特的作品。这位74岁的钢琴家兼指挥家,昨晚却在采访时表示:“音乐绝不是简单的弹琴。年轻人应该更多地思考弹琴之外……音乐不是全球的,是宇宙的……”
“我从来不归属于哪一个地理概念”,这位两鬓霜白的艺术家是出生在阿根廷的犹太后裔,而他的祖父辈居住在俄罗斯。除了以上两地,“我有15年住在伦敦,15年住在巴黎,25年在特拉维夫。我住在芝加哥时,就融入美国;我在柏林时,就融入德国。你知道,我们犹太人,从来不打算去统领其他人…… ”在他看来,“音乐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但并不以国家来区分,而是帮助人们互相之间增进了解和友情的。在德国,除了去感受巴赫、贝多芬,也应该去了解席勒、丢勒。而德国人则是通过德彪西、莫奈来了解法国人。”进而,他抛出了更升华的观点:“音乐不是全球的,而是宇宙的,这是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音乐感染人的能量,确实超越了地理范畴、行政划分,而是“放之宇宙皆准”的触动人心 的力量——确实已有一批音乐作品,被美国人送入了外太空,作为向外星人“打招呼”的信号。
当被问及为何要选择莫扎特的曲目,他反问道:“为什么不? 如果你失去了文化,就失去了心智。”这位经常有机会与欧美政治家名流接触的音乐家提出了一个颇有针对性的建议:“当今许多欧美国家首脑碰面时谈的就两个关键词:产业、金钱。这没什么不对,但是文化才是造就我们本质不同的原因。”他谈及2003年在美国报纸上看到的一个不敢苟同的概念,“当时,美国一家媒体刊登说,‘解放’的定义,就是有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自由。这样理解,真不好。”他对中国文化仰慕已久:“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向世界贡献了文化成果,我们更应该继续如此。要知道,音乐是很难去学习的,学音乐必须从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入手。”
他进一步解释“学音乐”的心得:“音乐是学不来的,当你谈音乐的时候,你谈的只是对音乐的感受。因为音乐不能靠阅读文字去解释,也没有一定准确的技巧 ——她不是蛋糕上的裱花,你去学裱花技艺就能美化蛋糕。她更多的是通过对艺术、文学、哲学以及生活的感悟去精进。而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位音乐家还着重指出:“音乐,不能成为一种职业。一旦你视其为职业,就会考虑如何挣钱,如何出名。”他蹙着眉,真挚地说:“如果说,对年轻音乐家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应该把你整个儿世界投入到纯粹的音乐之中。” 新民晚报 首席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巴伦博伊姆: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父母都是钢琴家,7岁时就举行了贝多芬作品钢琴独奏会。20岁开始指挥生涯,23岁就担任英国室内乐团的指挥。26岁在美国纽约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从而在指挥艺术的道路上青云直上。他的指挥风格细腻、简洁,明快有力。他的前妻杰奎琳·杜普蕾是著名大提琴家,因染上脊椎硬化绝症而过早离世。她的一生还被拍成著名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两人之间的精彩合作至今镌刻在不少乐迷脑海中。与此同时,巴伦博伊姆也是钢琴家郎朗的恩师。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