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06-18 14:12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伍斌 实习生 赵鹏飞)惨烈的5·12汶川大地震,强烈震撼了严肃音乐界的创作者们。记者昨天获悉,《梁祝》作曲者之一陈钢、青年作曲家陆培等著名作曲家,创作激情的闸门已然打开。一批以交响乐为主体,并融合了独唱、合唱、器乐独奏等形式的悲悼、安魂体音乐作品,在沪分别进入构思、创作或修改阶段。每逢人类大灾难之后,总有深沉有力的音符哀悼受难者、抚慰心灵、激荡灵魂,作曲家们不约而同表示:“对于发生在我们自己家园的这场大灾难,作曲家表现自身力量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作品!”
真情触发感悟,细节启发角度
投身于交响乐创作的音乐家们认为,“安魂曲”和悲悼体裁音乐,已越出宗教音乐的原来范畴,成为对人类灾难中受难者表示哀悼、对震荡中的灵魂寄托安抚之情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出口,也是当下抚慰四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的一个非常庄重而必要的艺术载体。
年逾七旬的著名作曲家陈钢在震后收到好友沙叶新从网上转发来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他心中萦绕了很久的“中国需要有安魂曲”的想法,在受到这首诗歌的强烈震颤间,找到了一个切入口。他说,对于创作中国自己的“安魂曲”来说,重要的不是让人们继续沉浸于苦痛,而需要一种超越。“我在大约15分钟的创作中,将以女高音与合唱、交响乐合力表现诗的意境。”青年作曲家陆培正在进行《中国安魂曲———献给5·12大地震的中国人民》的创作构思,他的创作灵感被国家哀悼日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加油”的人群所激发,“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在悲伤之后,人们呈现出巨大的精神勇气,这是我想着力表达的内涵。”
避免渲染苦难,发掘人性光辉
尽管着笔于身边的灾难,音乐家们在构思创作中却都追求表达一种对于人类灾难的大思考,这也使这几部交响乐新作,可能以感情与理性的融合、苦痛与超越的结合,对这场灾难给以更具穿透力的人文观照。
陈钢说:“这场地震是惨烈的。但是,我们的创作不应只是重复灾难,渲染或复述伤痛,而是要通过心灵的倾诉抚慰亡灵,发掘出这场其实是全人类的灾难中所闪现出的人性光辉和力量。”陆培打算将《中国安魂曲》的几个乐章名分别定为“妈妈还在你身边”、“中国加油”和“升华之歌”,希望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者的激励。“西方有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这些音乐在呈现悲哀的情感之余都传达出对和平和幸福的向往,我希望我的音乐也借用安魂曲的体裁抒发人类共同的感情。”
不忙草率急就,但求思长意沉
灾难带来了沉重的悲情,彰显了人性的光芒,也启迪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但艺术创作不能急于求成,艺术家们纷纷表示,这些作品的创作需要加强思想深度,在创作形式手法上反复斟酌,不能为追求一时的共鸣而匆匆上马。
陈钢说,我希望在我的这首安魂曲的创作中,寻找既属于全人类、又属于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想法还需要时间的淬炼。正在修改《悲歌》的作曲家吕黄表示,作品想表达对人生变数的慨叹,他将中国戏曲中“哭腔”的元素糅入音乐创作之中,在这之前已进行了许多尝试。陆培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中国安魂曲》的创作,并在明年纪念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广大听众呈现。“我是在写我自己的音乐,这不是任务。这部作品还需要深思熟虑,我希望它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我将它献给未来。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