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伴随首届歌剧节的进行,国家大剧院通过互联网开展了“歌剧在中国”问卷调查。1个半 月收到有效问卷170份,参与者年龄在18岁至50岁之间,职业涵盖教师、学生、医生、律师、公司职员等。

2009-07-03 08:40 北京日报 李红艳

伴随首届歌剧节的进行,国家大剧院通过互联网开展了“歌剧在中国”问卷调查。1个半 月收到有效问卷170份,参与者年龄在18岁至50岁之间,职业涵盖教师、学生、医生、律师、公司职员等。虽然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调查,但也折射出歌剧在 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而国家大剧院2009首届歌剧节也为此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低票价也能收获高票房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不常看歌剧的原因”,有66.3%认为是“票价过高”,远高于其他原因。歌剧评论家邵奇青认为:“去剧院看歌剧的成本居高不下,让 更多人被更容易获得的电子娱乐方式分散了兴趣。而对那些钟爱歌剧又支付不起票价的人来说,只能通过价廉物美的音像产品来过把瘾了。”

    营销学中有个“长尾理论”,大概意思是说卖方只关注“二八定律”中的“二”,即少数集中的有较高购买力的对象,忽视了“八”,即更多的大众。这一理论反映 在歌剧演出领域,便是很多人认为歌剧本身是小众艺术,售票也主要针对小众。由于预设观众群数量比较狭小,所以只能通过高票价来回收成本。如此做法,已经越 来越被证明是不明智的。

    大剧院歌剧节实行低票价,许多演出的最低票价仅为80元,与看一场电影的价格相差无几。然而结果却令人意外——平均上座率达88%,票房喜人。

    民族经典火爆背后存隐忧

    从60年常演不衰的《洪湖赤卫队》到历经4次复排的《江姐》,从第一部叩开西方剧场大门的东方歌剧《原野》到18年连演350场的《党的女儿》……歌剧节推出的4部民族原创歌剧,上座率都高达95%以上。

    然而调查显示,近60%的观众倾向于选择西洋歌剧,喜欢中国原创歌剧的仅占15.4%。两者自相矛盾?细细想来并非如此。观看民族歌剧的观众多数年龄偏 高,而参与问卷调查的多为中青年,两类人群在欣赏口味上必然存在差异。由此也让人思考,昔日民族经典如何通过新包装焕发新青春?中国原创歌剧如何创作出符 合当代人审美的好作品?

    “欧洲人能把自己年代久远的歌剧,在不同时代,通过不同程度的包装后一再上演,而我们为什么尘封民众喜闻乐见 的、我们自己的歌剧呢?”邵奇青感慨。他认为,中国原创歌剧要与国际接轨,恐怕不只是眼睛投向“高精尖”,也要思考为新的、各种层次和类别的观众服务。“ 其实,唱响中国式的中国歌剧,也许更有利于向大众有效地普及中外歌剧。这才是歌剧在我国的真正出路。”

    补上“普及不够”这堂课

    “你怎么看目前歌剧在中国的发展?”调查显示“普及不够”。也许正因如此,歌剧节推出的各种普及活动受到了热烈欢迎。

    去年底先期启动的“百场歌剧讲座”,先后进入北大、人大、西城区青少年宫等地,向30余万人普及了歌剧知识。歌剧节期间,每周末“经典艺术讲堂”、“歌 剧爱好者沙龙”,大剧院都邀请专业学者和艺术家为公众普及歌剧知识。此外,大剧院公共空间的三大场地每天进行6至9个时段的歌剧经典片段演出。据统计,共 有20多万人次观众参加了歌剧节的各项主题观摩活动。

    在国内外,歌剧市场近些年都呈萎缩态势。在此情况下,推动艺术普及、培养潜在观众尤显重要。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郝维亚说:“这次歌剧节最大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普及与推广的工程系统而丰富。只有让观众真正了解了歌剧艺术,他们才会发现歌剧并不遥远。”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的教育普及都非朝夕之事,需要长期、持续的影响和推进。人们期待更多“让大众走近歌剧”的活动出现。(记者 李红艳)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