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阳春三月,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来到西安音乐学院,为该院的数百名师生开讲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这是西安音乐学院纪念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中《乐府讲坛》的首场讲座。
2009-04-25 20:24 陕西日报 王晓阳
阳春三月,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来到西安音乐学院,为该院的数百名师生开讲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这是西安音乐学院纪念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中《乐府讲坛》的首场讲座。
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徐沛东从个人的音乐求学经历出发,鼓励西安音乐学院的学子们。他说,音乐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红火,它养活了多少音乐从业人士、音乐教育者和各种乐器厂。在音乐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徐沛东首先认为,要正确把握文艺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文化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尤其作为音乐院校的学生,更应该体会到继承的重要性,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创新。同时,创新不是追求时髦,不是追求奇异风格,那就违背了艺术的原则。其次,要勇于否定自己的过去,不要落入自己的俗套,学会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进行音乐的再次创新。
绰号“二指挥”的来历
讲座中,徐沛东讲起自己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令音乐学院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他的外号“二指挥”的来历。
1970年,徐沛东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当时,年仅16岁的他对于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热爱。他对音乐的体会绝招是:好的乐手在一个乐队中,听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声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声部完全融入到整个乐队的表演中。正是有着这样的体会,每次演出时,他对于乐队中其他乐手的错音非常敏感。一出现错音他就不由得皱眉头,指挥一看见他皱眉头就停下来问他:“怎么啦?”徐沛东就回答“长笛(或者其他)音错了。”指挥仔细一想,再听,果然如此。因此,徐沛东得了一个“二指挥”的绰号。只要他皱眉头,一定是什么音出错了。
据悉,今年是西安音乐学院建院60周年,为表示庆祝,该院还将组织两场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举办三台庆典音乐会;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抓好“赵季平工作室”和“西北民族音乐展览馆”的筹建;并且出版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西音学人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音乐家、艺术家来《乐府讲坛》讲学等等活动。(本报记者 王晓阳)
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徐沛东从个人的音乐求学经历出发,鼓励西安音乐学院的学子们。他说,音乐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红火,它养活了多少音乐从业人士、音乐教育者和各种乐器厂。在音乐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徐沛东首先认为,要正确把握文艺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文化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尤其作为音乐院校的学生,更应该体会到继承的重要性,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创新。同时,创新不是追求时髦,不是追求奇异风格,那就违背了艺术的原则。其次,要勇于否定自己的过去,不要落入自己的俗套,学会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进行音乐的再次创新。
绰号“二指挥”的来历
讲座中,徐沛东讲起自己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令音乐学院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他的外号“二指挥”的来历。
1970年,徐沛东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当时,年仅16岁的他对于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热爱。他对音乐的体会绝招是:好的乐手在一个乐队中,听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声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声部完全融入到整个乐队的表演中。正是有着这样的体会,每次演出时,他对于乐队中其他乐手的错音非常敏感。一出现错音他就不由得皱眉头,指挥一看见他皱眉头就停下来问他:“怎么啦?”徐沛东就回答“长笛(或者其他)音错了。”指挥仔细一想,再听,果然如此。因此,徐沛东得了一个“二指挥”的绰号。只要他皱眉头,一定是什么音出错了。
据悉,今年是西安音乐学院建院60周年,为表示庆祝,该院还将组织两场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举办三台庆典音乐会;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抓好“赵季平工作室”和“西北民族音乐展览馆”的筹建;并且出版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西音学人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音乐家、艺术家来《乐府讲坛》讲学等等活动。(本报记者 王晓阳)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