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德国音乐学院的教育体系和我们国家有诸多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考试方式等方面。

2011-12-13 09:01 东方网教育

德国音乐学院的教育体系和我们国家有诸多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考试方式等方面。

一、专业课、专业考试

德国音乐学院专业课的形式和我国差不多。专业老师给学生一对一上课,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在专业课作品方面,德国老师给学生的作品偏重于奏鸣曲、小品和无伴奏曲目。德国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多数人只有在考乐团的时候才会演奏协奏曲。

这也与文化差异有关,德国是音乐的故乡,古典音乐已经融入德国人的血液,就像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唱民歌一样自然。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也有许 一台钢琴、在一座教堂里就能举办一场有收入的音乐会,所以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演奏无伴奏作品或与钢琴有关的曲目(如奏鸣曲或小品)。德国的主科老师更偏重于 这些方面的教学,力求学生在毕业后能最大程度的学以致用。

我个人认为受益最多的是来自于一周或两周进行一次的“专业大课”,每位专业老师都会有这个课时。在大课上,该位老师的学生不分年级、不限曲目, 轮流演奏展示自己的专业。之后由同学之间互相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最后老师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将学生在演奏者和观众之间进行角色互换,同学们可以更直观地看 到自己优点与的不足,同时也增加了表演机会,提高了心理素质。

八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两次专业考试。第一次在第四学期,考试学生需要演奏三个首不同时期的作品,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这次考试是必须通过的,否则就会被退学。

第二次就是毕业考试,学生需要准备:两首不同时期的协奏曲(其中一首必须是古典的)、两首不同时期的奏鸣曲、两首无伴奏曲目(其中一首必须是巴 赫)、两首技巧性乐曲、一首20世纪后期的作品、十首乐队困难片断(是指在交响乐队曲目中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专门练习)。这些曲目并非要全部演奏,学生 会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得到评委会根据自己所报曲目选定的曲目单。考试分为两部分:a.古典协奏曲和乐队困难片断的考试b.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考试次数虽然 不多,但这种集中考试的曲目量大,对各个时期的作品覆盖面广,而音乐会形式的考试则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才能很好的完成。

二、室内乐、室内乐课考试

室内乐是每个专业的必修课,德国一些音乐学院会邀请知名的重奏组作驻校教授,来给学生教这门课。我所在的学校,这门课的特色在于没有固定的室内 乐老师,学生可以选择和任何一个老师学习,并在学期末得到老师的签字确认。例如钢琴三重奏的组合可以跟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老师同时上课(也就是说如果你 愿意可以一周上3次重奏课)。六个学期的室内乐课只有一次考试,需要至少六位老师的签字才能得到考试资格。考试需要准备三首不同时期的作品,自选一首演奏 全部,并由评委抽取其它两首的两个乐章。考试的分数也直接关系到毕业后是否能在校内继续深造。

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曾经说过“室内乐是古典音乐演奏的最高形式”,我的老师Metzger也曾说过:“重奏是一件由多个演奏者共同合作完成的大型 乐器”。组合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加强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及合作能力,并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为今后的事业做好铺垫。在我们国家音乐学院往往是一位老师 带一组重奏学生,从进校一直到结业。而我个人认为,重奏课应该是一门由多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的大型专业课。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使重奏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一 些,比如由该重奏组学生的专业老师们轮流给他们上课等。这样能够给学生多一些机会,使他们不仅仅通过此科目拿到学分,而是能够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建议。能够 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够使他们乐于享受组合中那丰富的音色和艺术内涵,我们的重奏课才有其价值和意义。

三、乐队困难片段课、乐队排练

学院会聘请当地的乐团首席来为学生一对一的就乐队困难片段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交响乐和歌剧片断的能力。同时,德国音乐学院非常重视对学 生乐队的训练,学校乐队每学年至少要完成二十场音乐会,有交响乐、歌剧、弥撒等。学院还会轮换邀请客座指挥并举办音乐节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如果 演出的次数不够或者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学生都有可能被取消专业课毕业考试的资格,所以尽管乐队课没有考试,乐队出勤率也能够得到保证)。不管在任何一个国 家,实际情况都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独奏家,但在大学毕业面临就业时候,我们至少要成为合格的乐队队员。所以不管是困难片段课还是参加乐队训 练,对于管弦系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并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学生乐团,但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和重视,积极参与并尽力做到更 好,很少有迟到早退的现象。不论水平高低,同学们对待音乐和乐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四、音句课

这是一门将和声、复调和曲式揉合在一起的课程,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奠定理论基础,包括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基础科目;考试通过后进入第 二阶段:实践---即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加以分析并在钢琴上进行演奏。例如:学生在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kadanza分析对比后,用不同的调在钢琴 上进行弹奏等。这门课一个班最多六个人,老师逐一进行辅导。我国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常常单一地学习乐理、和声和曲式,完成大量习题并得出正确答案,把注意 力放在某一个和弦或某一组和声上。我们不太清楚这些习题演奏出来是什么效果,也不太深入了解它们在作品风格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 惑。音句课的特色在于把基础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立体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和声、曲式、复调的敏感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在接触 作品的时候做出理性分析,并更容易准确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特点。

五、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在我国的大部分音乐学院,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仅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而在德国的音乐学院,这两门课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教育学和教育心理 学在结业时只有一个分数,按照四六成的比例打分,这两门课一起打分,就是为了将它们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们知道并非每个人在毕业后都能幸运地进入 乐团或歌剧院,这类课程的普及使学生除了能演奏和演唱,还有能力教别人演奏和演唱,这在无形中又为学生拓展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在德国,教育心理学以讲座 的形式进行,老师提出主题,学生讨论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和疑问老师会逐一记录并解答,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就学到了知识。而德国音乐学 院开展教育学的方法也有其独到之处:老师会根据专业给班里的学生配一位副科或音乐中学的学生,给学生教学实践的机会。每周上两次课,老师也会随堂听课并就 该学生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指正。给学生一个做老师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学,这样的经验非常难得,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是事半功倍。

德国各个城市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不完全一样,但和以上我所介绍的大同小异。从上述这些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方式可以看出,德国的音乐教育偏重于培养 学的的实践能力,也更注重课程在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实用性。其实不论在哪个国家,音乐学院的学生毕业后都要面临就业,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多元 化。如何让学生们在学院里除了专业得到提高,还能具备更全面的音乐素质和个人素质?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更主动地进入课堂和展开实践?如何让他们通过学 习从而更加了解音乐和热爱音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德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秉承着德国人一贯的做事一丝不苟的严禁态度,在孜孜不倦的钻研过程中积 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或许可以取其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相信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一定会发展得更 快、更好。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