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12月14日不是周末或任何节假日,但星海音乐厅几乎满座,气氛十分热烈,因为本年度广州极具分量的一场古典音乐会在这里举行,而和慧、李云 迪、余隆的同台亮相。

相关 About

李云迪 Li Yundi 国际著名钢琴家
余隆 Long Yu 杰出的中国指挥家
和慧 Hui He 女高音歌唱家

2011-12-19 08:42 广州日报 范协洪

和慧

邵权达/摄

12月14日不是周末或任何节假日,但星海音乐厅几乎满座,气氛十分热烈,因为本年度广州极具分量的一场古典音乐会在这里举行,而和慧、李云 迪、余隆的同台亮相,无疑也是广州交响乐团2011-2012年度最强华人阵容。3天前,3位艺术家和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上演了同样的曲目。值得一提的 是,上半场理查·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前奏曲与爱之死》及理查·施特劳斯为女高音与管弦乐团而作的《最后的四首歌》都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抒 情戏剧女高音和慧首度现场演唱;而下半场贝多芬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同样也是一向以擅长肖邦作品著称的李云迪第一次公开挑战。整场演出“火花”四 溢,演出结束,有业内人士直言和慧给国内声乐界上了一课,也有观众连呼“值回票价”。 

专业点评

   罗慧山(作曲家):虽然我不是搞声乐的,但和慧唱得真的很棒,和国内的女高音很不一样。她对声音的控制能力非常强,《爱之死》中,她和乐队的抗争丝毫不 吃力。平时我们也很少能听到国内女高音唱声乐协奏曲。施特劳斯的《最后的四首歌》更是专为女高音而作,和慧在舞台上真的是很“大家闺秀”,令人佩服!同 时,看她的表演既高技巧又有内容,也让我们对当下国内夸张、华丽的声乐追求有所反思。下半场,李云迪以往擅长的是比较感性的作品,而贝多芬的作品是很理性 的,对他来说会有一些难度。尤其第一乐章一开始,乐谱越简单,对演奏家的考验越大。相比之下,第三乐章李云迪处理得更好一些。很惊讶他加演《辉煌的大波兰 舞曲》这么大的曲目,因为对体力要求很高。当然,这是他比赛拿奖的作品,作为加演很有诚意。

穆红(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和 慧的演出非常棒!施特劳斯《最后的四首歌》和《明天》非常感人,声音的控制出神入化!我们有十七八年没见面了,她一点儿没变,还是淳朴的笑容、直爽的性 格。想起以前我们一起参加各种声乐比赛,经常进不了决赛,有时连二轮都不让进,不是我们唱得差技不如人,而是当年的声乐比赛不像现在这么多,大家都削尖脑 壳去争名次,我们屡屡受挫,我都灰心了,和慧一直坚持着,到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她是那么优秀!  

知多点

   前晚,当李云迪演奏完加演曲目并第一次返场时,就有不少观众纷纷离座,令场面有些尴尬,舞台上的不少乐手的眼神里似乎都写着“没礼貌”。不过,他们不是 着急回家,而是赶着到大厅去排队,等李云迪在他刚刚推出的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上签名。当然,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只是,如果“钢琴王子”有所失落 就大可不必了当晚很多乐迷都是冲着你去的!  

现场直击

和慧:声音飘逸空灵让人沉醉

   前晚,当身着蓝色晚礼服的和慧和余隆一起步上舞台,观众席响起了期待的掌声。音乐会在被誉为“女高音极限”的《前奏曲与爱之死》中拉开帷幕,在乐队的前 奏曲之后,和慧的声音很从容地轻轻流出,虽然没有穿着戏服,但投入的神情让观众觉得,她就是在演绎歌剧。这是一首女高音必须在庞大乐队中脱颖而出的作品, 而和慧的表情是痛苦纠结,声音却轻松淡定。紧接着,《最后的四首歌》一开场就有很考人的超长气息,但和慧显得十分游刃有余,她的声音很高很飘,完全让人感 觉不到作品的难度,也绝对不会让观众在听的同时为她下个音能否唱上去而捏一把汗。既定曲目唱完,观众显然意犹未尽,而和慧也十分爽快地又加演了一首施特劳 斯的《明天》,广交首席张毅的小提琴和乐队后方的竖琴对话,一个悠扬,一个轻盈,更衬托出和慧歌声的空灵,在“于无声处,凝眸相望,我们沉醉在无声的幸福 中……”这样感人的歌词中,观众真的沉醉了。  

李云迪:

返场加演肖邦诚意十足

   2000年一赛成名的李云迪是很多观众翘首以盼的,而下半场他一亮相,音乐厅的欢呼声也证明这一点。贝多芬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无疑是一部巨作, 第一乐章从灿烂的快板开始,愉悦的声响听得观众几乎忍不住要摇头晃脑,而后半段完全是李云迪的独奏,大段的华彩,只见钢琴王子的十指在黑白键上大跨度地快 速游走着,指挥台上的余隆转过身,目不转睛地看着,而台下,也有貌似星海音乐学生的观众舞动着手指在腿上模拟弹奏。这么一长串高难度的演奏之后,李云迪明 显冒汗了。接下去第二乐章最缓版,李云迪奏出了十分优美的旋律,抒情、柔美,乐圣贝多芬虽以思想性著称,但他的作品从来不是刻板艰涩的。第三乐章如其名 “回旋曲”,李云迪不断重复着回旋主题,因为变化的错落有致,而显得轻盈、充满活力。当整曲在磅礴的气势中画上句号,全场沸腾了,欢呼、叫好声一片,甚至 有乐迷激动地起身鼓掌。4次返场之后,李云迪的加演曲目令人惊喜不但是他拿手的肖邦作品,而且是一般用作正式曲目的《辉煌的大波兰舞曲》。熟悉他的人对这 首作品绝不陌生,2000年参赛时,李云迪的演绎曾给多位国际评委留下极佳印象,难怪演出前在后台碰到李爸爸,他也透露加演曲目“很好听”。  

强强合作

广交表现也很棒

广州日报:今晚观众反响很热烈,除了两位艺术家,广交发挥也很不错,有特别准备吗?

   陈擎(广交副团长):今晚的歌唱家和演奏家的确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余隆指挥的广州交响乐团三方面都“碰撞”了。据我所知,和慧是第一次演出这两首德 国作品,她以往唱意大利歌剧比较多,但她的表现一点都不像第一次,这就是高素养的体现。因为强强合作吧,大家都铆着劲,其实,排练时间是很短的,也就两 天。但是优秀的交响乐团就应该这样,在短短两三天内也能显现出高水准。

广州日报:观众都特别希望和慧加演一首中国作品,之前有沟通过吗?

   陈擎:其实是特意选择一首施特劳斯作品加演的,因为这是一场专业音乐会,需要风格上的统一都是德奥作品。如果加演中国作品气氛就不太对了,所以余隆在演 出《最后的四首歌》前也特别提醒观众在每首歌之间不要鼓掌、不要破坏整部作品的诗意和现场气氛。至于和慧演唱中国作品,以后一定还有机会!  

#p#副标题#e#

本报专访

李云迪:用11天的时间挑战贝多芬

演出之前,李云迪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围绕着广州音乐会、新专辑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广州日报:为什么这次音乐会选择弹奏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而不是以前的肖邦呢?

   李云迪:这是去年和余隆总监一起合作时候,他的提议,希望我能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其实,在今年我的计划当中并没有包含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但是我非常欣赏 余隆的指挥和音乐,所以答应和他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的音乐,我一直很喜欢,只是过去都把时间放在了肖邦的作品上。所以,对我来讲是一种新的理解 和尝试。

广州日报:那此次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对于你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李云迪:其实,第一钢琴协奏曲挺简单 的,所以我决定这一次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去尝试它,这首作品我到演出那天为止,只学习了11天。所以,这次对我来说是演奏上的一个挑战,是锻炼一个演奏家 快速学习和演奏的一种能力。这种感觉是我需要在演出中去学习的,也会在未来的演出中进行这种尝试。

广州日报:你平常在演奏的时候,会着重于突出技巧方面,还是情感方面?

李云迪:演奏的时候,我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我相信,首先会是一种音乐的自然,然后这种自然也会包括这个作品本身所需要的一些元素。

广州日报:前一段时间,你和凯莉·米洛合作,第一次尝试爵士音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李云迪:这是音乐的一种融合,这也是文化的融合。去尝试不同的音乐,包括与不同乐器的合作,在这个时代来讲,也可以让钢琴发挥它更不一样的作用和使命。  

让全世界认识

了解中国特色文化

广州日报:今年,你发行了《红色钢琴》这张专辑,还将今年定义为你的“中国年”,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这种想法呢?

李云迪:之前我就有这个想法,我也希望通过这张专辑,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些音乐、旋律,让全世界的人了解、认识。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自己民族的音乐很重要,也需要大力去推广。所以,在未来我也会不断地去创作、去推广新的中国的钢琴音乐。

广州日报:《红色钢琴》这张专辑里,有黄河协奏曲,有红歌,也有民歌,你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李云迪:我认为“红色”在世界上,是代表中国的一种颜色,有吉祥、喜庆和热情的感觉。所以我在选曲的时候,为了能突出这种中国的代表性,既选了一些经典 的作品,也有一些地方的民歌,比如《彩云追月》,这是广东的音乐作品;还包括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陕北民歌;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比如我个人 很喜欢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除此之外,这张专辑里还有第一次向世界展示的《皮黄》,这是第一首用钢琴的方式去改编具有京剧元素的曲子。所以,在我的这张 专辑里,有着很多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中国音乐。  

音乐家都对美食

充满极大兴趣

广州日报:在你的微博上经常看到与“吃”有关的内容,你对“吃”很有研究吗?

   李云迪:“民以食为天”,我认识的所有的音乐家,都对美食充满极大的兴趣。我所了解的,肖邦也好,其他的音乐大师也好,在描述一个音乐剧的感觉的时候, 会用美食、美酒让你去感受。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一首协奏曲的时候,形容最后一句,要像香槟入口的口感和感觉。所以,这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都很重要, 在生活中一个非常正常的感受,也会带给你很多不一样的灵感。而且,生活与音乐息息相关,作曲家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还有整个社会的环境和背景,只不过 他们用音乐的方式来叙述。

广州日报:这几年,整个中国的古典音乐市场发展得很好,你作为钢琴家,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

   李云迪:从我2000年获奖到现在,热爱音乐的人士、琴童,还包括专业的音乐会增加了很多很多,专业的乐团也不断的成长。我相信,只有在国家不断进步、 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这样的条件。作为80后的这一代,我觉得非常幸运,能赶上这个时代。我也希望能在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下,更多地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作出自己的贡献。

广州日报:马上就到2012年了,你有没有什么新计划?

李云迪:明年对我来讲,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会以西方传统的古典音乐为主,会有很大的动作,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公布,我相信到时候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惊喜。 本报记者 范协洪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