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蒙古族长调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古老的草原在兴衰枯荣中以文化的形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2009-10-15 10:24 北方新报 李广华

蒙古族长调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古老的草原在兴衰枯荣中以文化的形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其实,在冠以这个“名头”之前的千百年间,那绵绵不绝的天籁之音,便一直在草原上传唱了。

    长调苍凉悠远,淳厚辽阔,但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与之相伴的还有浩如烟海的蒙古族民歌。其中,有一类来自生活中的民歌,最能准确地体现音乐的功效,往大了说,能体现艺术的感化作用。

    每到初春,草原上繁忙的接羔季节开始了,一些初产的母羊,可能是首产的阵痛,使其刻骨铭心,也可能是没有心理准备,不懂得该如何做母亲,拒绝给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羔宝宝喂奶,要么顶撞,要么蹬踏,任羔儿怎么亲昵呼唤,就是不相认。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蒙古族妇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她们把可怜的羊羔抱在怀中,轻轻地靠近母羊,挤些母羊的奶水涂抹在羔儿身上,让母羊嗅出自己的气味,同时抚弄母羊的乳房让小羊吮吸。她们一边忙碌,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唱出忧伤凄婉的古老民歌。

    起初,母羊并不买账,坚持躲闪蹬踏。可随着曲调的渐进,哀凉悠远的旋律,如诉如泣,大有感天地、动鬼神之势。没多久,奇迹出现了,母羊开始收起先前的面孔,安静起来,显露出温顺善良的本性,仿佛意识到抛弃亲生骨肉的隐痛,两眼直视前方,豆大的泪珠从眼眶里滚滚流出……

    凄婉的歌声并没停止,而是一阵盖过一阵,飘出羊圈,飘向草原。羊妈妈开始舔舐自己的孩儿,一口接一口,从头到脚,亲昵渐浓,好似在为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悔恨。再看那初尝母爱的羔羊,颤颤巍巍地前蹄跪地,屁股撅起,拼命地吮吸母亲的乳汁。

    没有说教,没有强制,完全是音乐在感化着那温顺的生灵。一曲民歌,挽回一段母子亲情,这是音乐的功效。那么,这该是怎样的一首民歌呢?请看《劝羊歌》:

    呔、呔、呔、呔,

    既然你早就忘了,

    为什么还要咩咩叫?

    其实你那白额小羔,

    将来准是千只羊的向导。

    呔、呔、呔、呔,

    是什么蒙混了你的头脑,

    狠心抛弃你的小羔?

    其实你那玉面小羔,

    长大定能带领万只羊奔跑。

    ——摘自《呼伦贝尔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

    《劝羊歌》在大草原上广为流传,从呼伦贝尔草原到阿拉善草原,到新疆草原,以及蒙古国的喀尔喀地区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地区,在蒙古民族聚居区都有传唱和应用,哀婉忧伤的曲调各地基本类似,只是唱词有些变化而已,有的唱得更加直白:

    母羊啊母羊,

    羔儿明明是你生你养,

    这羔儿长的和你一样,

    你不该让它失望,

    你是它的亲娘,

    快来快来喂养……

    在草原上,《劝羊歌》(也叫劝奶歌)早已成为民歌的一个种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唱法。不只是劝羊,其他牲畜出现弃子或幼畜失去母亲的时候,草原上的妇女们便会唱出不同的劝歌。各类劝歌略有不同,仅开始一句,针对绵羊弃子的,唱“呔咯、呔咯……”;针对山羊弃子的,唱“切咯、切咯……”;针对牛弃子的,唱“喔卟、喔卟……”;针对马弃子的,唱“咕哩、咕哩……”;针对骆驼弃子的,唱蒙古长调或拉马头琴,忧伤凄凉的曲调,感天动地的歌词,总能打动那些曾经迷茫的年轻妈妈的心,使其回心转意。

    音乐不仅能感化人,同样也能感动我们的动物朋友。

    【链接】

    另一类音乐的功效

    西班牙菲力普王五世素有怪癖,他讨厌洗浴、刮须、更衣与换床单。他的衣服连续穿一年半都不让洗,生活极其紊乱。皇后无奈,便把当时有名的歌唱家法里奈利招进宫廷,并安排他在与皇帝寝室相连的房间里唱歌。菲力普在听到法里奈利的第一首歌以后,便大受震动。在法里奈利唱完第二首歌以后,菲力普就立即宣布召见他。菲力普对法里奈利大加称赞,并表示愿意满足他的任何要求。法里奈利便按照皇后的吩咐,要求皇帝立刻起床,更衣、刮须、洗脸,然后再去参加会议。这一切菲力普都高高兴兴地照办了。从这以后,菲力普的紊乱生活便有了明显的改善。(李广华)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