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9-23 22:53 新民晚报 杨建国
这边“红歌会”,那边“红歌赛”,自从江西电视台举办“红歌会”名义的大赛以后,这两年,“红歌”这个新词散发着一点时尚气息,又夹带着一些怀 旧感觉,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新中国建国60年来,我国产生过众多被人广为传唱的歌曲,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如今,沉寂 多年的歌声又唱响,祖国大地处处“红歌”飘荡,更添一份喜庆气氛。
重新认识 经典价值
“红歌”既代表着这些沉寂多年的歌曲再度走红于大江南北,也意味着经典歌曲的“红色”价值被人重新认识。中国的歌曲发展史十分短暂,古代文人喜 好循着格律曲牌填词吟唱,缺少能自由抒发情感的创作歌曲。100多年前,一批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归来,提出了音乐教育的理念,在学校开设音乐课,出于教学 需要创作了大量以励志为主题的“学堂乐歌”,也培养出了不少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流行歌曲在上海诞生,歌曲这种能怡情能哼唱的品种, 通过电影、电台、唱片,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抗日战争期间,歌曲创作渐趋成熟,作者队伍基本形成,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创作的大量抗战歌曲,激励着民众和将士同仇敌忾,由此形成了一批“红歌”意义上的早期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等等。这个时期的“红歌”,旋律简单上口、歌词直白有力,为抗战的胜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民歌旋律 中西结合
1949年至1979年期间诞生的歌曲,大多以歌颂党、祖国和军队,讴歌人民、赞美生活为主题,既有全新创作,也有根据民歌旋律改编,有许多作 品还融入中西结合的手法,非常注意旋律的优美动听,唱起来也琅琅上口,深受大众喜爱。歌曲的创作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不但专业词曲作者中出现了一大批 名家,许多普通老百姓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心中的真情实感。如才旦卓玛经常演唱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原是陕西一家煤矿的青年干部姚筱舟有感于新旧生活 的对比创作的一首诗,雷锋在报刊上读到后,根据自己经历稍作修改写入了日记。雷锋去世后,他的事迹感动了作曲家朱践耳,他从雷锋日记中选取了这首诗,一气 呵成谱写旋律,先后由任桂珍、才旦卓玛演唱,成了传遍大江南北的“红歌”。两位素不相识的作者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在上海第一次相见。
电影插曲 格外亲切
电影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红歌”的主要阵地之一。当时,《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由歌唱家郭兰英演唱后,马上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至今许多人已经记不清电影内容,却仍能完整哼唱“一条大河波浪宽……”绝大多数歌曲不但具有鲜明的爱国主题,还融入了沁入人心的感情旋律,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洪湖赤卫队》中的《小曲好唱口难开》等等,真是让人举不胜举。这些“红歌”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散发着民族民间音乐的芳香。如作曲家黄准应导演谢晋之邀创作《娘子军连歌》时,就多次到海南岛深入生活,从民间音乐中寻找创作素材,也使得这首歌到今天听起来还让人格外亲切。
舞台电影 难忘歌声
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 1965年的《长征组歌》,成了“红歌”集大成式的大型作品。《东方红》用30多首歌曲串起中国革命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从王昆演唱的《农友歌》到邓玉华 演唱的《情深谊长》,从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到胡松华演唱的《赞歌》,每首歌曲都是公认的红色经典。《长征组歌》由肖华将军作词,战友文工团演出,首唱 者中有军队歌唱家马玉涛、马国光和贾世骏,《红军不怕远征难》《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等难忘的歌声,让无数观众记住了红军北上抗日的伟大长征之 路。由于这两部大型舞台作品都拍摄了电影,所以,这些“红歌”也传遍全国。这些年,《东方红》和《长征组歌》还经常在国庆来临之际被搬上舞台,尽管演唱者 已是年轻一代,但听到这些熟悉的歌声,人们仍备感振奋。
承载记忆 期望未来
“红歌”唱出了千万人的心声,所以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曾经以不同的姿态掀起了几度高潮。上世纪80年代末的“红太阳”现象, 在老戏新唱的“南腔北调大汇唱”基础上,把一批经典“红歌”进行配器改革,由当时的流行歌星重新配唱,一时红遍祖国大地。而具有时代色彩的“红歌”,也在 源源不断地被词曲作者们“制造”出来。近30年来诞生的“红歌”,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红歌”一样,承载着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唱出了对历史的记忆、对时代 的认知、对未来的期望。“红歌”不仅唤醒了岁月的记忆,让中老年人口有所唱、心有共鸣,也让年轻一代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的歌声中认识过去、珍惜现在、创造 未来。本报记者 杨建国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