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闵惠芬 Min Huifen 著名二胡演奏家 |
2014-05-13 15:36 苏州日报 梅蕾
闵惠芬
□苏报记者 梅蕾
昨天(12日)上午,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病在上海逝世。这位生于宜兴的民乐大师开创了二胡演奏艺术的新理念,达到了情感气势与风格神韵完美统一的境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闵惠芬有数十年合作情谊的著名民族音乐家张晓峰是太仓人,昨天,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她的成就非同凡响,无论是为人还是演奏风采都无与伦比”。
“她这样的合作者一生难遇”
“她这样的演奏家,我们作曲家都很钦佩”,张晓峰说。1931年出生的张晓峰代表作颇多,《迎宾曲》、《山村来了售货员》、《新婚别》 等作品历经多年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他的古典文学题材作品《新婚别》迄今为止还是二胡界最好的作品,闵惠芬一人就将这首二胡协奏曲录了5次唱片。当时,《新婚别》的初稿完成后,张晓峰把主旋律唱给闵惠芬听,谁知道听到第三段“送别”时,闵惠芬就哭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很好。因为闵惠芬的演奏让《新婚别》扩大了影响,这样好的合作者一辈子都难得遇到一个”,张晓峰说。
在张晓峰看来,闵惠芬的离去是民族音乐界的重大损失。上个世纪80年代,闵惠芬不幸身患癌症,5年中动过6次大手术和15个疗程化疗,但她始终顽强乐观,并于1987年重返舞台。此后,闵惠芬以无比积极的姿态进行大量的民族音乐普及工作,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闵惠芬住院期间,张晓峰特意赶到上海去看望过。
“她是一个很重情重义的人”
“闵惠芬大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黄埭中学办公室主任焦永生昨天对记者说。回忆起2009年黄埭中学建校80周年庆典上与闵惠芬的短暂接触,焦永生颇有感触。
陆修棠、王乙都是闵惠芬的老师。为了追忆这两位从黄埭中学走出来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学校专门向闵惠芬发出参加80周年校庆庆典的邀请书。焦永生说,他们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才发出邀请函的,“这么久负盛名的演奏家,一定是十分忙碌的”。出乎意料的是,焦永生很快就接到了闵惠芬打来的电话,她不仅答应参加校庆,还表示要演奏曲目。
那个时候,闵惠芬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张,抵达苏州的时候天都黑了。第二天上午,她抖擞精神参加校庆庆典并演奏,下午就匆匆忙忙离开了苏州。在庆典上,闵惠芬率先演奏由恩师陆修棠作曲的二胡曲《怀乡行》。这首二胡独奏曲是陆修棠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传世之作。接着,闵惠芬又演奏了恩师王乙创作的二胡曲《丰收》。而最后一曲《阿美族舞曲》,则营造了校庆庆典的喜悦氛围。事后,闵惠芬还特意表示,“今天能够来到我的恩师王乙当年读书的学校,来到恩师陆修棠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心情无比激动。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载了两位恩师的青春韶华,以及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
“她特别愿意为年轻人花时间”
当时在黄埭中学的演出,还有几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的学生有幸与闵惠芬同台亮相。
昨天,当记者联系上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党支部书记苏春敏教授时,她告诉记者,音乐学院早在2002年就特聘闵惠芬为教授。“她在我们这里开过大师班,也辅导我们的学生,还特意办过一次演奏会。她对二胡民乐的挚爱,对年轻一辈的殷切期盼,令人动容。”而闵惠芬成为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的特聘教授,是当时学院老师吴红非牵的线。
原来,1999年,吴红非在被苏州列为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后有幸拜闵惠芬为师。闵惠芬不单指导她二胡演奏,还鼓励她创作。在恩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吴红非创作了《丽歌行》,并凭借这一作品赢得业内赞誉。在她眼中,恩师为人随和,二胡演奏水准高超不说,还精于创作作品。如今,吴红非在浙江工作,至今回忆起恩师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授课的点滴印象十分深刻,“她很愿意在年轻人身上花时间和精力”。
相关链接
让小泽征尔感动恸哭的演奏家
闵惠芬1945年11月出生于宜兴,8岁师从其父闵季骞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岁跳级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陆修棠先生;1969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在中国艺术团、上海乐团、上海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担任二胡独奏演员,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享誉中外的二胡演奏家。
从1975年起,闵惠芬开始了“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探索,着力开拓传统戏曲、说唱、民歌、古典音乐等各类声腔艺术的特色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均获高度评价。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1977年,她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案恸哭,说“拉出了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
(梅 蕾)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