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4-03-11 11:41 青年报 陈宏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新芭网 配图)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2300万常住人口的大上海,猜猜有多少能消费的古典乐迷?6000人左右!这个惊悚的数据,或有争议,但上海的各大剧场,都在绞尽脑汁做艺术普及推广,以期能培育出一个更大的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事实上,限于条件,推广讲座、活动,经常是仅能接待百人左右,看起来爆满,却仍然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小众行为。”上海文化广场节目总监费元洪告诉记者。新的时代,普及者们也在想着新招,但新招,制约的瓶颈并不少。
上海剧场数据的尴尬对比
去年5月份,上海文广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报告中,有一些不错的数据:全市剧场演出场次1.3万,观众人次700余万,演出总收入14.9亿元。2013年的统计,估计也将在5月份左右出炉,数据应该会比较接近。
然而,即使这样在全国算顶尖的数据,在上海的各大剧场看来,仍然是小得可怜。在发布该组数据的时候,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就曾说:“如果按照上海常住人口2300万计算,人均观看演出支出65元。上海人看演出的支出,仅为纽约人的20分之一。”
确实,虽然上海也会出现《剧院魅影》在文化广场连演六十多场、票房达五六千万的奇迹,但大部分的时候,各大剧场的演出尤其是真正的古典演出,都谈不上什么好票房。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曾经援引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王勇博士的话说:“上海真正能欣赏、能买票的真正古典乐迷,也就6000人!”
艺术推广经常变成小众行为
包括上海大剧院在内,东艺、文化广场、音乐厅、艺海、大宁、城市等上海较知名的剧场,都知道市场真正繁荣,靠的可不仅仅是一两个火爆的剧目,让懂艺术的人多起来,才是长远之计,所以各家都在艺术的普及、推广上,下了不少功夫。
费元洪说:“文化广场搞了"剧艺堂",两年多了,将全年公益项目整合推出,形成"艺术推广活动季"。像2014年,我们就有读书品鉴会、音乐剧体验工作坊、亲子宝贝"艺"起来等等。”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各大剧场类似的活动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文化广场2013年做了88场普及活动,吸引了17772人参与;东艺做的“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300人左右的小厅,平均每场上座率9成。
“效果看起来很不错,我们已经累积了六千名左右的会员,,但是,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它变成了小众行为,像我们很多活动,我们的会员知道,但外面大部分人基本都不知道。”费元洪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网络公开课的出路和瓶颈
谁都知道,真正的普及推广,是要有受众基数的,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才算普及。
在文化广场“剧艺堂”开了《王老师歌唱教室》讲座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剧专家王作欣,也对艺术普及推广,提出了两大建议,其中一个,是传统的进大学,而另一个,则是“网络时代,应该把一些课程,拍出来放在网上,公开流传”。
青年报记者了解得知,很多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视频,点击率超高。王作欣说,这样可以让现场人数受限的弊端,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王作欣的提议,得到了费元洪的响应,他说:“有些课程,确实具备网上流传的条件。”
然而,费元洪同时也认为,新渠道只能作为补充,它自身也面临着很大的瓶颈:“很多课程,对设备要求很高,所以拍摄一次价格不菲。我有一位朋友,专拍精品课程的视频,有的甚至一次要一两万的投入,但没有产出,这对公益普及来说,难以承受其成本。”
在青年报的各方采访中,众多专家也都提出,艺术普及其实并不仅仅是为演出市场培育观众这么功利的事,它还涉及到市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所以,很多时候,政府也应该积极参与,除了给补助,还应该在学校里,渐渐设置艺术的基础课。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