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1-08-14 22:21 新华网 许晓青 苏展
新华网上海8月14日电(许晓青、苏展)13日晚,当上海交响乐团奏响令人耳熟能详的《告别时刻》,宋祖英那婉转的歌喉回荡在新落成的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厅,“2011上海夏季音乐节”圆满落幕。
在过去14天中,上海乐迷与全国各地的新老乐迷,分享了罕见的古典音乐盛宴。来自海内外的5支交响乐团、3支合唱团、6位指挥家,带来了15场风格各异、精彩绝伦的音乐会,累计18000余人次现场参与了音乐节,通过电视荧屏观看音乐节节目的观众更是难以计数。
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携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巴伦博伊姆携西东合集管弦乐团,还有宋祖英、波戈雷里奇、李云迪等轮番登场。而夏季音乐节留给乐迷们的印象和启迪还远不止于此。
大师与小乐手“零距离”
大师夏尔・迪图瓦挥动指挥棒,舞台上奏响了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是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的一幕。
令观众啧啧称奇的是,台上的世界级名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阵容中,竟然还“镶嵌”了26张略显稚气的中国面孔。实际上,这场别开生面的交响音乐会,是由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与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共同献演的。
在夏季音乐节的主办方牵线下,迪图瓦及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精心挑选出26名在乐感、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表现俱佳的学生乐手,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3岁。在经过两天的联合彩排后,学生乐手与西方职业演奏员共同为观众呈现了这场视听盛宴。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是一支由非音乐专业学生组成的业余乐团,目前共有108名成员。大师迪图瓦对这些中国娃娃的表现赞不绝口。他说,中国小乐手打下的弦乐功底令人眼前一亮,可见他们平时的训练充分而扎实。
一名入选管乐声部的学生乐手说,与世界级名团合作带给自己的收获不仅是技巧方面的提升,更是艺术气质与精神上的影响。
本届夏季音乐节上,名家与小乐手“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还有很多,平均年龄约16岁的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就得到了内地知名指挥林大叶的悉心辅导,并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合唱队员同台切磋。
“考级”不是交响乐的全部
“对我来说,交响乐是一种兴趣,‘考级’不是交响乐的全部。”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与上海学生乐手合作演出的那一晚,16岁的杜东梁在台下听得出神。
学拉小提琴已有10年的他,是上海学生交响乐团的一名新成员,尽管尚未获得机会与大师同台,但他很有信心地说,希望在下一届音乐节上,能与演奏家们合作。
杜东梁参加的是与夏季音乐节同期举办的“上海市学生音乐夏令营”。与他有相似经历的还有90多名热衷交响乐的青少年乐手。音乐节期间,他们一起赏析名家演奏、聆听大师讲座、观看音乐电影等。
杜东梁说,练琴之初也曾有一段时间“很被动”,而现在真正爱上了小提琴,能够从演奏中获得一种特别的满足感,“考级”也变得次要了。
夏令营营员、大提琴手颜宇翀说,因为是发自内心热爱交响乐,才会在日常艰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
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理事长翁铁慧说,夏季音乐节和同期举办的音乐夏令营是一种难得的艺术熏陶,希望学生们通过参加活动,跳出“为考级而考级”的音乐学习怪圈,真正增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交响乐“再塑”城市文化精神
上海是中国交响乐的重镇之一,上海交响乐团的历史在过去130多年里不曾中断,上海还拥有悠久的夏季音乐会传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每年夏季都会举行公园露天音乐会。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知名指挥家余隆说,交响乐对于上海来说,不仅是一项传统、一个品牌,更是这座国际大都市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8月,上海夏季音乐节与世博会同期举办。主办方将演奏厅搭建在闹市区的淮海路上,白色巨型篷房唤起了众多老乐迷的美好回忆。今年,夏季音乐节“梅开二度”,在新落成的上海文化广场下沉式音乐厅举办。
上海文化广场的前身是诞生于80多年前的“逸园跑狗场”。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块正式兴建文化广场,并逐步成为上海群众集会、文艺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改革开放后,文化广场一度成为证券交易的“卖场”,后又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花市。进入21世纪,上海市政府对这一历史文化地标的再利用进行重新研究评估,最终诞生了在上海文化广场建造地下巨型音乐厅的项目。
94岁高龄的歌唱家周小燕说,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不仅源自音乐建筑的“底气”,更重要的是观众艺术素养的培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音协副主席、知名作曲家徐沛东说,上海夏季音乐节是一个精致的品牌,古典音乐与民族、时尚元素巧妙融合,为培养观众搭建起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平台。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