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上海交响乐团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亚洲最早建立有广泛影响的乐团 |
2009-07-29 14:49 东方早报 安婧
考生和考官面对面
考生和考官面对面
500多人竞聘105个座席——昨天,上海交响乐团迎来本地第一天大考。此次前来参加考试的既有初出校门的学生也有越洋而来的资深乐手,乐团总监余隆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职业的一次考核,而团长陈光宪则坦承:“我们不是重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早报记者安婧
场内:大考不拉幕
考题严防死守
4月初,上交发布了面向海内外招考演奏员的消息,按照国际惯例,除乐队首席沿用任命制,其余100多个演奏员岗位均面向社会开放。此次上海考点的报名人数共计290人(其中团外190人,团内100人),他们将在7天时间内完成考核。此外,团长及艺术总监此前曾赴柏林、纽约分考场初期考核了 200多人,这些应考者的影像资料也被带回上海,接受再次的过关审核。
昨天的考场设在上交二楼排练厅,音乐总监余隆、乐队首席潘寅林、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丹尼尔·弗罗绍尔以及柏林爱乐乐团低音提琴首席迈克尔·麦当劳坐在台前第一排,担当评判大任。和以往考核不同,此次大考并不拉幕,评委可以直接看到应考者的演奏表情。团长陈光宪告诉记者,当天只是弦乐组的考核,此后几天,考场还将迎来3位管乐评委以及一位打击乐评委。“总共8个评委,里面6个都是老外,不必拉幕。”
考试现场严防死守,据说连考题都装在密封袋里,临考才能取出。考题包括:指定的莫扎特协奏曲的一个乐章,一首自选的近现代作品以及乐团没有给出范围的乐队片段。“指定莫扎特作品,是因为它是古典乐的基础。它的技巧不是最难,但在风格上是最讲究的。我们招聘乐团演奏员,讲的就是风格。”陈光宪说。
场外:夫妻档回国应考新手忙不迭拭汗
考场外设有两个候考室供考者练琴备考。记者站在门外往里望,只见身上贴着次序号码的应考者,虽同处一室,却互不搭讪,各自找个角落抓紧操练,气氛紧张。终于,23岁的金香淑背着琴从考场里走出,小姑娘忙不迭地用手帕拭汗:“挺严格的,和以前不一样,(乐队片段)没有范围。”金香淑告诉记者,她抽到的乐队片段正好不熟悉,“当场昏掉”。比她小两岁的王星皓则自信过人,这位应考者中年龄最小的上音学生,一口气应征了首席、副首席、演奏员三个席位。
候考现场状态最轻松的可能就是顾雨舟、赵迎亮夫妇。他们从休斯敦回上海探亲期间偶然看到报纸上的招考信息,于是决定来“碰碰运气,体会一下与国外招考的不同”。其实,21年前,时年22岁的她曾是上交的一员,6年后赴美攻读硕士,并自此在美国多个乐团供职。经历过成堆考核的赵迎亮告诉记者:“ 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乐团会给出乐队片段的范围。这次考核,乐队片段没给出范围,对于我们经常在乐队里搞演奏的人来说,没什么难度,但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有点困难。毕竟拉乐队和拉独奏不同。”对此,评委潘寅林解释说,国外乐团招考,事先给出乐队片段曲谱,和临时给出曲谱视奏,这两种都有,“视奏更能考验乐手的灵敏度以及适应能力。”
◎上交回应
考核不求完美,只求适合乐队
团长陈光宪介绍,柏林、纽约分考场的激战程度不亚于上海考点。陈光宪表示,希望招考能吸引更多当年走出去的华裔乐手的回归。至于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换血率的问题,他回答说:“我们不是重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考核会给原来的乐团演奏员带来压力和危机感,督促他们更快地提升水准。我们不要求完美,只要演奏者在速度、风格等方面是对的就可以。很多人独奏是好的,但是并不适合乐队。”
参与考核的国际评委并未接受采访,陈光宪以他们提及的一个考核故事来说明上交考核的标准:“据说一个乐手考了11次澳大利亚交响乐团,但11 次都被开除了。因为他的独奏非常有杀伤力,不招他进去好像说不过去。可乐队讲究的是共性,不是个性,每次入团都发现他没办法与大家很好地合作。”
鉴于招考仅仅是第一天,总监余隆惜字如金,不愿多谈。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表态“整体不错”,并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职业的一次考核,大家准备工作都做得很充分;考生既有来自欧、美的首席、副首席,也有刚刚毕业的上音学生,层面丰富。“我看到了极大的希望。”余隆说,“上海正在重新燃烧对于艺术的热爱,这是极具凝聚力的时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