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9-20 19:53 中山日报
核心提示
150 多年前,还是清朝政府统治的道光末年,三乡乌石村的东石祠内诞生了中山最早的一个音乐社;70 多年前,民乐大师吕文成曾对它倍加赞赏,“金乐”、“银乐”曾引得香港、澳门同胞惊叹不已,1935 年的香港街头,悠扬的中山民乐为东方明珠增添了一抹光辉;抗日战争期间,它的十余名会员放下锣鼓乐器,拿起步枪、大刀,前往香洲抗敌……“它”就是中山早期最负盛名的民间音乐团体——小雅山房。
如今,站在三乡乌石村东石祠的旧址处,岁月的尘埃早已将数十年前的繁华覆盖,耳畔却似乎还回响着锣鼓、三弦、胡琴等交织成的悠扬乐声,小雅山房的余音,还缭绕在许多 “老中山”的耳边、心上。
小雅山房的第五代传人郑珠,见证了小雅山房从巅峰到消退的全过程。今天,82 岁的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怀揣着重办小雅山房的梦想,耐心地期待着美梦成真的一刻。
据郑珠所说,当乐手表演离身弹奏的花式时,手中乐器更如金蛇狂舞,只见乐器不见人,令人大开眼界,"金乐"之名便由此而来。小雅山房为木制乐器包上镀银的薄铜片,因此被誉为 "银乐"。"银乐"的观赏效果极佳,但包上铜片后,乐器太重,弹奏不便,音响也较低哑,所以后来在赴香港作演出之行时,就对此作了改良,将包铜片改为涂油漆,颜色也改为金色。
“金乐”让香港人开眼界
这是一张1935年的老照片,那一年,小雅山房应香港政府之邀,前往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庆祝活动。
在一些香港文人的笔下,那场盛典是许多老香港人无法忘却的记忆,更难得的是,这场盛典还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个名为《英皇银禧大典香港会景》的影像资料,一睹当年盛况。
那时的香港,因这场“银禧大典”而火热喧嚣,马路上的电灯牌楼色彩缤纷,街上人山人海,哪怕是停泊于港口的渡轮上,也挤满了观看的人群。那时的香港,为后世留下了跑马地阅兵、童子军表演和群龙瑞狮大会等无法忘却的回忆。
很多很多年后的今天,曾现场见证当年盛况的小雅山房第五代传人郑珠,又用手中的照片向记者表达自己的回忆与激动情绪。
如果那是一场狂欢,小雅山房的表演就是狂欢中的一抹动人亮色。在采访中,郑珠反复告诉记者,因为灯光不够、摄影设备所限,加之时日太久,照片很难完全展现出当年的场景,可是,在翻查了众多资料后,那亮色却分明呈现在记者眼前——小雅山房的“金乐”之名,恰恰是现场的灯光所成就,当时,小雅山房的全部乐器均镀上或涂上金色,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中闪烁。更令人神往的是,据郑珠所说,当乐手表演离身弹奏的花式时,手中乐器更如金蛇狂舞,只见乐器不见人,令人大开眼界,“金乐”之名便由此而来。
而在之前的一次澳门演出中,小雅山房为木制乐器包上镀银的薄铜片,因此被誉为“银乐”。“银乐”的观赏效果极佳,但包上铜片后,乐器太重,弹奏不便,音响也较低哑,所以后来在赴香港作演出之行时,就对此作了改良,将包铜片改为涂油漆,颜色也改为金色。
——好马还需配好鞍,那时的中山人已经深谙此道理。
至于“好马”,小雅山房的现场表演甚至迷住了中山籍著名民乐家吕文成,这位上世纪20年代位列广东音乐“四大天王”之首的“二胡王”,竟跟着小雅山房的表演队伍走了3天!
后来吕文成回忆,令他印象最深的乐手是三弦手郑淑良,老郑“以熟练的技巧拨动三弦,踏着稳重的节拍前进,时而将三弦放在肩上弹,时而举过头来弹,时而摆在身后弹,有时甚至倒转来弹”,后来,小雅山房在这次表演的评奖中夺冠,吕文成又与其他几位广东音乐名家一起送上了绣有“一聆雅奏”四个大字的锦旗。吕文成还亲自登门拜访,他对乐手们说:“你们不要丢疏习艺,更要把技艺传给下一代。”
香山粤韵凝结百年风霜
小雅山房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它的变迁轨迹本身就是近百年历史的见证。郑珠老人的回忆,可以勾勒出小雅山房在历史中留下的笔笔浓墨重彩的痕迹。
小雅山房的前身,是晚清的三乡乌石乡山头坊(荔枝园)“工余阅书报社”。与“工余阅书报社”同址的,还有“义勇消防队”和“民团馆”。这3个民间组织,“三位一体”地设立于东石祠内的左侧长廊。为了应付每年农历五月的“列圣巡游”,“阅报社”设有音乐锣鼓柜,称为“工余音乐社”,并从港澳聘请乐师前来教习。后来名气渐大,竹秀园村等地纷纷邀请前往演出,就郑重地给音乐社起了个名字叫“小雅音乐山房”。1934年夏,应澳门社团邀请,他们第一次组团赴邑外演出。正是这次赴澳演出,令他们名气大振,这才有了1935年由香港会所出面,邀请他们参加“英皇银禧大典”庆祝活动之举。
郑珠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小雅山房成员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组织起农民协会。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镇压共产党和革命人士的时候。当时就有国民党军队到乌石清剿。他父亲郑焯虽然是国民党党员,却因有同情共产党之嫌,也被列入逮捕对象,幸得村民通风报信,才得以逃走。
翻开发黄的文献,记者了解到小雅山房还参与了抗日战争。日寇登陆时,郑焯等十多人曾前往香洲抗敌,后来中山沦陷,他们又组成“ 灭火局”,以“工余体乐会”的名义继续外出参加篮球比赛和音乐演出,以此掩护他们配合五桂山游击队的抗日行动,他们还曾利用农历五月“列圣巡游”的传统,在锣鼓柜巡游时,以“地色”(即化装游行)讽刺当时的日寇统治和民不聊生的景象。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与建国后,“工余体乐会”依然活跃。解放前夕,他们曾从澳门请来锣鼓音乐师傅协助排演,准备迎接解放军入城。1953年以后,他们又以石桥村文娱组的名义,自编、自导、自演,排演出《儿女婚事》(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领到选民证》、《互助合作好》和《四婶养猪》等时装粤剧,一时闻名于全省。这一切,直至“文革”方告停顿。
雅奏余音在民间回荡
曾多次接受本报采访的郑珠老人,每次都会说一句相同的话——“希望小雅山房的粤曲艺术后继有人”。他的父亲郑焯,便是当年小雅山房的社长,也是率团前往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的“带头人”,这份渊源,让他对小雅山房有着深厚的感情。
为了延续小雅山房的乐脉,郑珠一直在默默努力。他凭着自己的记忆,把小雅山房的锣鼓古谱整理出来了,并录制成光碟。记者打开他录制的VCD看过,郑珠自己一人执掌锣鼓铜钹三种乐器,一个板式一个板式地进行示范。据说,他在香港还招了不少弟子,以这种形式延伸自己的记忆。
同样采取这种形式的,还有中山的众多粤剧社、曲艺社和“私伙局”。如果说小雅山房是中山曲艺在历史上的一个记号,那么,粤剧社、曲艺社和“私伙局”就好比历史中那些名不见史书的平凡人,默默无声却创造着历史,“静悄悄”地开在中山的每个角落。
据说,中山现在有150多个乐社(包括粤剧、曲艺社)以及50多个“私伙局”,每年有1000多场粤曲演出,平均每天有三场,特别是曲艺社和“私伙局”,他们的成员纯粹是粤曲的“发烧友”,并且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自己掏钱装备的“行头”也是少则几万元,多则二十几万元,影响力已经辐射省港澳。
比如 “年纪最大”的联声曲艺社,它 “生于1980年”,今年,迎来了“29岁生日”,作为中山曲艺界一家业余性质的曲艺社,联声也算得上是一位“老前辈 ”,虽然经历了十几次的搬家,但曲艺社还能坚持每到星期一、三、五晚8点半就开锣奏乐,粤韵声声,回荡着半个世纪前小雅山房的余音。
曾在历史上留下悠悠粤韵的小雅山房,中山人至今仍然津津乐道。谈及它过去的辉煌,郑珠老人深有感触。他说,去年他从香港回乡探亲,曾上门找过一位已经失明的当年乐友,乐友说,他曾在梦中重办小雅山房。郑珠说,他真切地希望这一梦境成真。
■记者手记
从民乐到交响乐乐脉绵延不息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山的民间音乐团体一度蓬勃发展,涌现出乐乐、浪声等一大批民间业余音乐社。不过,当时由于生产力和经济的落后,远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山,升斗小民对西洋乐理和古典交响乐,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他们的唯一选择就只有粤剧和广东音乐。
直到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广州乐团等一再到中山公演,才给中山人补上了交响乐的启蒙课,正是在这种氛围中,才孕育出了乐力音乐协会这样的业余民间交响乐爱好者团体。
从 1979年成立至今,30年来,“乐力”举办了近200场音乐讲座、欣赏会,邀请中外音乐家举办了数十场音乐会,同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爱好者,最初的乐力音乐社,也升格为乐力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再扩展为乐力合唱团,直到如今的乐力音乐协会。这一现今省内唯一的业余民间交响乐爱好者学会,目前已有 400多位会员。
如今的中山,曲艺社与合唱团并存,民乐与交响乐交汇,中山的民间音乐团体早已走过了曲艺一枝独秀的年代,迎来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时期,唯一不变的是会员们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
最令人动容的,也许是陈远在1979年4月13日第一期《乐力社刊》创刊号中的一句话——“将来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图景呢?我想,应该像十年前带着乐观的心情展望现在一样的,以同样的乐观心情展望将来。”
三十年过去了,他依旧乐观,“音乐的力量”将伴随陈远们一路远行,重新延续70多年前源自小雅山房的乐脉。70多年来,美妙的音乐一度从中山流传到香港,直至回荡在北欧的音乐国度中,余音久久不息。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