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歌剧《咏·别》于10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集结了艺术总监余隆、作曲家叶小纲、指挥家张国勇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歌唱家,可谓群星璀璨,美不胜收。

2010-10-21 15:47 新民周刊 王悦阳

新民周刊:中国歌剧大美不言要让世界认可(图)
《咏·别》开启了中国歌剧的新起点

新民周刊:中国歌剧大美不言要让世界认可(图)
1945年首演的歌剧《白毛女》

中国人看歌剧,一般要靠字幕帮忙。《咏·别》却是例外。

  这部歌剧于10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集结了艺术总监余隆、作曲家叶小纲、指挥家张国勇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歌唱家,可谓群星璀璨,美不胜收。

  与前不久引起轰动的《指环》不同,《咏·别》带有浓浓的中国风韵与歌剧神采,它是中国的。然而,真正的艺术从来无需翻译,因为她表达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比如《咏·别》,纯爱在悲惨世界里走向毁灭的宿命,会取得超越时空的同情。所以,它又是世界的。

  那些推说歌剧“阳春白雪”、“听不懂”的人,这次需要另一个借口了。大美不言,语言不是人们疏离歌剧的理由。据说与一般想象的恰恰相反,歌剧的观众里年轻白领是最稀缺的族群,因为他们身心交瘁,没有更多的心力与美约会。

  这是高雅艺术面对高速变化时的共同困境。

《咏·别》:中国歌剧要让世界认可

通过《咏·别》,希望大家看到中国文化也能用现代语汇和现代方式自信地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让全世界的观众认同。

记者/王悦阳

“一场好戏正上演,霸王与爱人诀别……”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里,阵阵悠扬的歌声传出,舞台正中,一排排老式窗棂高大而压抑,背后夕阳下的前门显得 苍凉而孤单。数十位民国打扮的演员分列舞台两边,共同吟唱着一段表现看戏人心情的歌曲,沉重而美丽。在舞台的正中央,一男一女身穿戏服,正用歌剧演唱京剧《霸王别姬》, 他们的身上带着京剧所特有的舞台动作。“整冠、束带、抖袖、起霸……”伴着歌声,所有的演员处在集体痴迷的状态之中,仿佛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 “满城争说叫天儿”……就在这样的气氛下,带有浓浓中国风韵与歌剧神采的全新原创歌剧《咏·别》向世人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作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唯一一部原创歌剧大戏,《咏·别》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歌剧院及上海交响乐团强强联手,共同推出,于10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该剧集结了艺术总监余隆、作曲家叶小纲、指挥家张国勇,以及石倚洁、徐晓英、袁晨野等国内外知名的歌唱家,可谓阵容强大,群星辉映。

这是一部真正结合了中国传统与西方戏剧之长的现代歌剧,全剧以20世纪初的北平京剧界为背景,描写了一位理想主义者短暂而强悍的人生——天资聪 慧的剧作家唐麒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武生名角杨少山,立即被杨少山精湛的唱功和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所吸引,主动为其创作新戏《霸王别姬》,入戏太多的他 还把自己的爱慕之意完全流露于戏文之中,却因一厢情愿而深受打击,最终在新戏热闹上演之际,因忧郁落寞而告别人世,成了一部情感悲剧。全剧以男主人公的死 亡而告终,他用这种终极方式,偿赎了自己追求至爱的代价,也宣告了自己的生命立场——只有自我放弃与牺牲,才能为他的爱情和骄傲定义所有权,他把尊严与爱 情交付于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而这部作品也将他的心愿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于是,一段奇情造就一部作品,一部作品成就一个人生。

精神契合的同性之恋、纯粹唯美的爱情态度,构成了本剧与众不同的骨架,而激情感性、强调风格、理性平衡的音乐则是本剧的血肉。《咏·别》因其题 材的特殊性,得以在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音乐系统之间寻找合适的联结,沿着人物、情感的发展脉络,生发出无限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剧堪称一部近年 来不可多得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这个故事讲的是艺人们之间纠结的事业、情感以及与社会的冲撞,因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艺术正繁荣,各种流派、各 种派别都相继产生,与社会的矛盾、与艺人之间的关系纠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特别的时代。”该剧作曲、著名音乐家叶小纲表示,这部以中国古典文艺生存方式为 题材的现代歌剧,具有浓重的悲情色彩,“希望留有遗憾的结局,能让这部作品留给观众更多回味与反思。”恰如该剧音乐总监余隆所说的那样:“通过《咏· 别》,希望大家看到中国文化也能用现代语汇和现代方式自信地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让全世界的观众认同。”

  中国歌剧

“歌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了。可是在中国,却还不足三四十年。因此,歌剧在中国社会的认知程度真的是很低的。可是我们这批从业人 员却并不甘心,我们一直有一个心愿,不能总是在演唱外国的歌剧,那样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必须拿出能够立足世界的,属于中国自己的歌剧作 品。”在宽敞舒适的上海歌剧院院长办公室,面对落地玻璃窗下一大片空旷宜人的绿色草坪,《咏·别》的指挥,也是上海歌剧院院长的指挥家张国勇无心留恋美 景,说起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张院长怎么也笑不起来。“歌剧被称为音乐王冠上的明珠,谁都知道。它的表现力之丰富,是别的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可也正因为 此,它的制作成本很高,创作起来的难度远比交响乐大得多。因此,歌剧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艺术道路,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我觉得,这次的《咏· 别》让我看到了希望,因为它的曲子写得真是好!”

张国勇与叶小纲相识多年,两位各具性格的艺术家从最初的切磋磨合到如今的相知相敬,有一个逐渐了解的过程。叶小纲多次说过:“张国勇指挥我的 《长城》最出色!”而张国勇也在各种场合表示:“叶小纲可以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华人作曲家中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了。他的作品融合了可听性、艺术性和技巧性, 这一点很不容易。放眼全世界,现在的作曲家往往学院派味道太浓,太过讲究技巧性。可是一旦大众化了,社会接受程度是高了,却又与整个世界音乐潮流不符合。 可见做到三方面兼顾真的是很难,我觉得小纲真的处理得很好。”两位合作多年的老友,在此次排练上更是全情投入,惺惺相惜。在指挥过程中,张国勇不时拿着乐 谱询问叶小纲具体的修改意见,而叶小纲对张国勇也是充分信任,“怎么顺畅怎么来,确保演出质量最重要。”

第一次写歌剧,《咏·别》对于叶小纲来说,其投入程度真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了。正如他本人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时说的那样:“写歌剧很不容 易,那是非常个人化的创作,是内心非常强悍的艺术家,想要在这个时代里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写《咏·别》虽不能说呕心沥血,但确实花费了不少时 间。在这之前,有好几部定向创作或主旋律题材的歌剧邀请我谱曲,都被我回绝了。因为我希望把艺术家的自由度发挥到最大,不要受到任何干扰或规定。艺术创作 崇尚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做音乐几十年的积累,我希望有机会纯粹地为艺术而创作,并期待能写出一部留得下来的作品,而不是文化垃圾。《咏·别》严 格来说也是命题作文,因为这个题材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给我的,但是它的主题引起了我的共鸣,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叶小纲眼里,《咏·别》最大的吸引力恰在于故事背后揭示的人性光辉,以及大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通过一群戏班子里的演员,将人 生百态一一揭示。“在创作过程中,我的灵感完全来自中国传统美学,一定追求高品质。首先要涉及到很多京剧的东西,我这个年龄对京剧不陌生,我们从小是听样 板戏长大,并在戏班子里混熟的。此外,我还曾写过昆曲《贵妃东渡》,京昆是一家,也给了我很多参考和启发。比如男一号的唱,我借鉴了昆曲的元素。男二号则 取材自奚啸伯先生的京剧唱腔,女主角唱段的灵感来自李慧芳老师的京剧,男配角则选用了北京调的某些元素。第三个,那么多年来,我为影视剧写了大量配乐,这 让我此次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真的是占了很多便宜。总的来说,我坚持一个原则,要写精神,写艺术,写人文关怀,一切的技巧都不是最重要的,都要为内容服务。” 事实上,自诩为“古典理想主义”的叶小纲之所以如此全身心地投入于创作之中,关键还是在于其本人对于这个故事的认同感。尽管最后主人公以自杀告别人间,但 是他所阐述的人生观,一种精神相恋,不分性别的至爱精神,不仅在那个时代有,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精神主题,是可以超越年龄、性别乃至生 死的。在叶小纲看来,主人公对感情孜孜不倦的追求,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是如此高尚、高洁,可面对复杂的社会,一切美好的感情却又都在挣扎和矛盾之中,最终 只能撞击出一曲无奈的情感悲歌。

“这出歌剧的题目叫《咏·别》,在那个时代,为了忘却性别的真爱而选择告别人间是必然的,因为那种精神吸引的感情观完全不能容纳于肮脏、丑恶、 不人道的社会之中。人有几种追求,其中到了审美追求层次的时候,第一它本身具备很高的素质,第二它绝不妥协。《咏·别》表现的就是这个主题。我们这个时 代,如此开放、多元,面对真情,就更加应该为之感叹,赞美,这是艺术的使命和力量。”叶小纲正是带着如此悲悯的情怀,用自己的笔,谱写出一曲时代与人性的 悲歌,一曲属于中国的独特歌剧。

国际艺术

与外国歌剧有着显著的不同,《咏·别》在西方现代音乐的形式外壳里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意境美”融入其中。西方音乐注重“型”,中国故事则注 重“意境”,该剧则将两者取长补短,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舞台设计用一个中式盒子加以表现,整部戏遂成了“一个关在盒子里的故事”,尤其是第四幕 中,戏院内外的“镜像式”交替呈现,不仅将京剧元素巧妙地融合到歌剧中去,更运用了中国戏曲“间离”手法,凸显本剧“戏中有戏”的深长寓意。首演当天,这 一幕的特殊效果果然引起广泛赞誉。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舞台编排设计过程中,我们特别提取了京剧的一些元素和形式特点,同时在视觉审美上做到动静结合。”该剧导演曾 力、郑子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突出“中国歌剧”的主题,全剧特别加强了表演的成分,同时加入了不少现代意识,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强调形式感。例如群众场 面的处理,具有很大的表现空间,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与众生相一一展示,同时又不妨碍主角的表演,相反更加衬托出时代背景下的人性百态,有着从面到点的纵 深感和层次感,对比鲜明,主题突出。由于歌剧在演唱技巧上的要求很高,对于形体和表演则没有过多的要求,本剧特别在这一点上有所强化。“因为是表现京剧演 员,需要一些传统艺术里手眼身法步的基础,同时此剧感情起伏强烈,艺术张力大,甚至还要糅合现代舞等元素,因此对演员来说难度不小,又要兼顾唱腔在节奏 里,又要注意表演和情绪的到位,真是难为了大家。好在从排演效果来看,进步很大,有了质的飞跃。”总的来说,“美”是整部《咏·别》舞台呈现的最大特点, 决不能让观众有陌生感或是不适应,一切都要保持雅致、精美的气氛。

表演难度宛如大山一般压在所有演员的头顶,更何况还有高难度的唱腔。尽管剧组邀请的是袁晨野、徐晓英、杨小勇、迟立明等经验丰富、艺术纯熟的歌 唱艺术家,大家也都觉得叶小纲谱的曲“实在太精彩了”,可同时,高标准严要求的客观条件也摆在所有演员面前,丝毫不能怠慢。尤其是作为《咏·别》的第一男 主角,此次起用的是观众完全陌生的新人石倚洁,对他而言难度就更大了。出生于上海的石倚洁是近年来欧洲歌剧舞台上日益走红的“80后”歌唱家,此剧是他在 国内歌剧界、在家乡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对于他的表现,叶小纲颇为满意:“称他为目前声音最好的男高音,不为过!”

“这大概算得上是第一部描写同性之恋题材的歌剧了。的确很敏感很新鲜,对我而言,从没尝试过。可是演着演着,越来越觉得很有表现的空间。”在说 起此次加盟上海歌剧院演出《咏·别》时,石倚洁有着颇多感慨。“由于唐麒声与杨少山属于一种精神恋爱,因此对于他们的同性之情,表现得既要含蓄、温存,又 能让观众一目了然,这种分寸感的把握真的是很难。完全无法用肢体语言表现,只能靠细节,靠内心活动的轻微外露,这与一般歌剧唱‘咏叹调’很不相同。”例如 剧中唐麒声与杨少山的第一次见面,原本已经径直向前的唐麒声突然因为眼前的男人而驻足停留,相反还走了回去,静静地关注起杨少山来。这种戏剧化的表演既生 活又生动,是原先歌剧中所缺乏的。尽管在表演上的要求很高,但石倚洁依然对此剧首演充满信心。“这部歌剧的乐曲实在太美了,我很期待能在舞台上演绎它。同 时,我也非常期待《咏·别》能代表中国原创歌剧的整体水平,在国际舞台上与西方歌剧媲美。”

石倚洁的心愿或许很快就可以实现。据该剧艺术总监余隆透露,这部融入了中西方艺术元素的原创歌剧,已经引起了欧洲歌剧界的兴趣。余隆认为,演绎 这样一部文化积淀厚重、构思精妙的作品,对上海的歌剧演员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提升中国歌剧的艺术理解能力和文化品位更是至关重要。而对于该剧的 世界之旅,张国勇院长同样充满信心,“我们希望《咏·别》能代表中国艺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以此来展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整体实力。回顾自改革开放以 来,代表我国文艺界出访外国的多为杂技、歌舞或京剧武戏,娱乐性大于文化性。可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影响的扩大,如今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更大了,就更 应该要求高雅艺术作为文化使者,把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水平的艺术作品带出去。以此展示中国的整体实力、形象。歌剧是国际艺术,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 《咏·别》在此基础上又极大地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和戏曲的元素,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舞台载体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美。同时,从思想上来说,这部歌剧戏剧性强, 可发挥空间大,又没有什么政治说教,也没有严格区分所谓的好人坏人,不脸谱化、程式化。完完全全反映的是人性本质,歌颂的也是人性的美好,因而具有永恒 性。”作为一部原创歌剧,《咏·别》可以说承载了几代音乐人、歌剧人的共同梦想。

普及不易

尽管一大批顶尖的艺术家共同为《咏·别》的首演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劳动,但对于该剧上演后能取得多大的社会影响,大家心中仍然没有底。“酒香不 怕巷子深”的时代毕竟过去了,更何况歌剧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并不高,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并喜欢《咏·别》,也就成了这部中国原创歌剧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再优秀的剧目也要通过市场的检验,孤芳自赏难以成就参天大树。对此,做了一辈子歌剧的张国勇有着太多的无奈与不甘。“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提起歌 剧,十个人有九个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这很正常,我真的表示理解。”在张国勇看来,这一社会普遍现象的症结并不在于观众,歌剧的不普及与难接受,是中国文 化的软肋与缺陷,并非一时半会儿可以改变的。“心理排斥,那是根源,真的很难解决。歌剧本来就是高雅文化,需要引导和解说,观众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没有一定的空闲时间,真的是很难接受的。”在张国勇看来,歌剧在中国的生存现状正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阻碍老百姓了解歌剧的根源所在。

“从基础教育上来看,从对文化的投入度来看,我们目前没办法和西方比。”张国勇始终认为,歌剧无可厚非属于高层次文化,在目前的情况下普及起来的确困难重重,道路可谓漫长而艰辛。“用我的话来说,前有‘超女’ 堵截,后有‘快男’追赶。流行文化的普及度如此之高,留给高雅文化的空间有多少呢?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原以为欣赏歌剧最多的应该是白领阶层,结果恰恰相 反,观众群里最为缺少的就是白领!回过头来一想,也没错,他们白天要上班,要还房贷车贷,晚上还要应酬,要与家人相处,哪里来时间看歌剧?”张国勇对此表 示可以理解,可说着说着,无奈的情绪却又跑了出来,“我没有奢望歌剧轰动,但起码的知道或者了解应该做到。”相比较于京剧、昆曲这几年坚持走进高校普及, 并取得较好成绩的现状,张院长坦言歌剧院也多次积极参与普及活动,至今仍在举办周末歌剧沙龙,只有这样长期的不断引导与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歌剧普及难 的现状。从这一点上来看,《咏·别》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或许是中国歌剧走向民族化、世界化、普及化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道路。

“歌剧的长处在音乐,音乐的表现力是别的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欣赏经典需要有所准备,要有充分的积淀,要有宁静的心态。对我们来说,歌剧虽然是 小众艺术,但全国喜欢歌剧的人数相加,可能已经超过西方一个小国家的人口数量了!由此可见,歌剧并不是没人看,歌剧不缺观众,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我总觉 得,衡量艺术的标准不能单一化,经济价值是一方面,但并非全部。比如这次《咏·别》的演出,从票房上来看,很有可能一切努力都是白做的。可事实上,我们做 了一件中国歌剧史上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对于每一位参与这部歌剧的人,包括为之宣传、鼓劲、叫好的朋友们,都值得尊敬和感谢!”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