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11-02 13:18 信息时报
以孙楠为代表的内地大牌歌手近来很少发行新作品。
刘欢已经长达4年没有新专辑问世。
年底将至,又到一年颁奖的高峰季节,前些年风光无限、星光耀眼且新闻不断的内地音乐颁奖礼,今年却走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曾经叱咤一时的“华语榜中榜颁奖礼”已经销声匿迹,“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也由颁奖礼改为记招会,时隔两年重开的“CCTV-MTV音乐盛典”早已没有了往日声势,即使一直存活下来的东方风云榜、东南劲爆音乐等颁奖礼的公信力也在一天天消弱。这些原本应该起着乐坛风向标作用的颁奖礼,为何一个接一个地消失或正走在消失的路上?
内地音乐颁奖礼步入熊市
岁末年初通常是乐坛一年一度颁发成绩单的高峰时期,音乐颁奖礼这一盘点式的“表彰大会”随着电子传媒的普及,一度成为众多歌迷翘首企盼的盛大节日。然而,随着近年来华语乐坛的不景气,内地音乐颁奖礼似乎已经走入低谷,如曾经叱咤一时的“华语榜中榜颁奖礼”已经销声匿迹;“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今年不举行颁奖礼,而是将颁奖仪式改为记招会;曾经盛极一时的“CCTV-MTV音乐盛典”停办2年后,在2008年重新开始颁奖,不过已从过去的一年一颁改为两年一颁。
虽然连续举办6年的东南劲爆音乐颁奖典礼将于11月举行,加上重新开始CCTV-MTV颁奖礼也将拉开帷幕,在目前内地音乐颁奖礼遭遇“寒冬”的时候,新一轮的颁奖礼将何去何从?这已经成为业界与歌迷都颇为关心的话题,同时大家也在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内地颁奖礼由众人争抢的“香饽饽”一下子变成“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p#副标题#e#
在去年的多个内地音乐颁奖礼中,尚不是大牌歌手的胡彦斌却多次获得最佳歌手奖。
孙悦在内地音乐颁奖礼有所斩获。
颁奖礼历史:最好年代已成追忆
音乐颁奖礼的雏形最早诞生在广州,上世纪80年代,受港台地区音乐的影响,正在蓬勃发展的广东乐坛萌发出要向港台学习创办音乐排行榜以及颁奖典礼。1987年,由当时的广东电台文艺部负责人白玲(现南方传媒集团董事长)牵头,“健牌创作歌曲大赛”诞生了,这也是内地最早音乐排行榜的雏形,而当年年底举行的“健牌创作歌曲大赛”总决赛就成为内地最早音乐颁奖礼的雏形。
颁奖礼真正的繁荣期则要从1992年算起。这一年,广东电台将“创作歌曲大赛”改造成“广东新歌榜”,正式形成了成熟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形式——每周、每季度进行金曲评选,年终举行音乐颁奖礼选出“年度十大金曲”。评选标准则由DJ推荐、专家评比和听众投票三块组成。这种成熟的模式也为内地其它地区排行榜及颁奖礼所借鉴,令排行榜在全国形成了一股颁奖礼热潮。
1994年8月北京音乐广播连同全国22个城市联播的“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中国歌曲排行榜”在首都体育馆举行,这场颁奖礼造就了内地颁奖礼历史上的一大高潮。在那场颁奖礼上,何勇的《钟鼓楼》、甘萍的《大哥你好吗》、刘欢的《千万次的问》、那英的《雾里看花》、张楚《姐姐》等金曲开始为人所熟知,这次颁奖礼对内地乐坛上影响深远。
在当时,音乐颁奖礼在媒体和歌迷眼中还是很神圣的,在那时的几个主要有影响的颁奖礼,例如“CCTV-MTV音乐盛典”和“华语榜中榜颁奖礼”中,谁能拿下最佳歌手或者最佳专辑,身价和唱片销量立刻跟着上涨。而在2001年创办的首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吸引了上百大牌艺人参与,300多家媒体争相前往采访的现象。同时,由于颁奖礼的关注度甚高,也获得很多的赞助商的垂青,当时一些主要的颁奖礼都能有国际品牌的冠名,因此颁奖礼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曾经有统计显示,在1998年,全国任何一家电台都可以做自己的年终颁奖礼,到了2002年当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排行榜颁奖礼总数已经达到了2000多个。#p#副标题#e#
周迅在内地音乐颁奖礼有所斩获。
颁奖礼现状:泛滥导致衰落
音乐颁奖礼的过度繁荣的后果之一导致颁奖礼的泛滥,这也导致了音乐颁奖礼的衰落。参差不齐、形形色色的音乐颁奖礼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和评选标准,总是各家颁出的得奖名单大不相同,引起了外界一系列造马、分猪肉的质疑,而不少歌手也纷纷以拒绝领奖、摔咪等手段表达对音乐颁奖礼的不满,一时间黑幕说、争奖说等是非令得颁奖礼在歌迷心目中的位置极速下滑。
就在颁奖礼内部尚未达到公信力,各种名目的颁奖鱼目混珠之时,又遇到整体经济滑坡、盗版不断、网络对传统音乐的巨大挑战,令整个华语乐坛遭受前所未有寒流,由于广告商赞助减少,加上好歌见少买少,不少内地的电视音乐颁奖典礼都压缩规模或者停办,如内地影响力最大的CCTV和MTV合作的“音乐盛典”一度打造成颁奖礼的品牌,“感谢CCTV,感谢MTV”成为当年流行一时的顺口溜。而在那个海外歌星极少能来内地与歌迷见面的年代,音乐盛典成为内地电视观众最大的盛宴,但随着文化部放宽港台歌手入内地的审批手续和音乐盛典多次预告的国际巨星的爽约之后,加上不少歌手拒绝领奖和越来越央视春节晚会的操作模式,在2006年音乐盛典突然停办。在停办了2年之后前几日宣布在北京重新举办,但将每年举办的颁奖典礼从一年改为了2年举办一次。
Channel[V]的“华语榜中榜”一度曾经启蒙过内地颁奖典礼,随着创办方新闻集团的策略改变,以及一直需要同内地电视台合作才能真正落地的被动操作等原因,“华语榜中榜”从2006年开始移师香港举办。而由光线举办的“音乐风云榜”一直备受争议,而其播出平台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经历一番歌舞升平的高峰,以及无情的大浪淘沙,内地硕果仅存的全国性音乐颁奖典礼已经寥寥无几。今年除了中央台重新举办的CCTV-MTV音乐盛典外,仅有东南卫视连续举办6年的“东南劲爆音乐颁奖典礼”和东广音乐频道的“东方风云榜”尚保持一定的影响。其中,今年的“东南劲爆音乐颁奖典礼”将于11月15日在福州举行,去年东南劲爆颁奖典礼的收视率达到8.16,市场份额占到了23.36,成为今年来音乐类颁奖典礼的全国最高收视记录。
从最开始无线的“十大劲歌金曲”引领我们听歌的潮流,到央视和MTV的半舶来品牌,再到全国各地各种电视音乐颁奖典礼的群雄并起,最后是如今仅剩有限几个有影响力的颁奖礼的尴尬局面,加上今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令娱乐圈再次受挫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华语电视音乐颁奖典礼愈走愈难已是不争的事实。#p#副标题#e#
颁奖礼衰落原因:大气候与自身缺陷导致
虽然内地颁奖礼衰落有娱乐圈大气候的原因,但令到颁奖礼关注度下降却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大部分颁奖礼奖项设置随意,在传统的颁奖礼中,无非也就是“X大金曲”、“最佳男女歌手”、“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最佳词曲创作、制作”、“最佳专辑”等基础奖项,现在这些在各大颁奖礼当中,就只能算是基础奖项了。更多的评奖名头开始涌现出来,一方面是奖项划分越来越细,按地域分,按风格类别分,这都还算是歌坛发展细分化的正常结果。像“最佳彩铃音乐奖”、“网络最受欢迎奖”、“无线下载奖”等等,这也算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至于那些所谓的“风云大奖”、“至尊大奖”、“劲爆大奖”,这些奖就不知道从何而来,又是根据什么来评的了。据业内人士称,某些奖项的设立,其实就是主办方为了照顾平衡合作唱片公司之间关系的“特别处理”。其实增设这些名目繁多的奖项并非主办者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对于唱片公司来说经常是大牌艺人带小牌艺人,如果说一个颁奖礼主办方要给某大牌或者稍大牌颁奖,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就会提出这种要求,得给小牌、新人一些小奖项或者表演的机会,这样大牌艺人才会到场。
尽管颁奖礼越来越多,可颁的奖项也是层出不穷,但这两年来各大颁奖礼的主办方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么多的奖项总是不能颁到真正获奖的歌手手上。在近年颁奖礼最为常见的一幕,莫过于宣布某个奖项的得主时,上来领奖的却是一个谁也不认识的人。正如在2004年的第四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上,来自Sony Music的一位女工作人员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人,她多次上台代表当时Sony Music旗下的歌手王菲、周杰伦、蔡依琳和周渝民等领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景,这就涉及近年谈得很热的一个“谈奖”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都存在,也并不只存在于内地;基本上是各大颁奖礼事先都会知会唱片公司,你家艺人谁谁得了什么奖,然后该艺人就盛装出席,这是音乐圈的潜规则。主办方这样也是为了颁奖现场的场面好看,星光耀眼,各有所得,来者有份,艺人和主办方面子上都风光。说白了,这个圈子都是为了面子活着的,所以,当知道自己没有奖项可拿,或者可能没有奖项可拿,没有多少艺人是可以有勇气在现场当众展示自己的尴尬的,就算他有,他背后的公司也未必有。所以大家就得事先都谈好了,这是一种谈法。还有一种谈法就是干脆直接要奖,你给我奖我就来,我不给我奖我就不来,而且,不光我不来,我们公司的艺人都不来。去年刘欢很无奈地曝出这个内幕,在这个圈子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这两年的音乐风云榜,香港歌手几乎一个不到,台湾歌手也到的很少(还主要是颁奖嘉宾),其中是来拿奖的就更少了。
大牌新作严重欠奉
令颁奖礼目前受关注度不断下降的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大牌新作欠奉,近年来内地乐坛一线歌手的那英、孙楠、韩红等几乎都处于半退休状态,例如刘欢自2005年开始至今都没有新作面世,而内地“天后”那英更是自2002年后,6年都没有新作品出现,而孙楠、韩红以及田震等歌手也是3年多没有发片了,所以近3年多来内地的颁奖礼已经没有看到这些“天王”、“天后”的面孔,但新一代的歌手又未能完全上位,所以每次颁奖礼都遭遇到星光黯淡的情况,不是这些大牌歌手不愿来,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新作,不可能还是把“最受欢迎男、女歌手”颁给他们。正如2007年举办的“音乐风云榜”、“原创流行榜”、“东方风云榜”三大颁奖礼的“内地最佳男、女歌手”总共六个奖项中,胡彦斌和金海心五度夺魁,但此二人无论名气还是实力均无法使人信服,有歌迷干脆在网上评论称:“难道内地歌坛没人了吗?”
在这种大牌尴尬的情况下,为了增加颁奖礼的“星味”,只好把这些大奖要么颁给一些新出道的高人气歌手或初试啼声影视红星,他们往往仅出道一、二年或刚发第一张唱片就能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男、女歌手”,这使到颁奖礼公正性大打折扣。而在去年的音乐风云榜“内地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提名名单中,选秀出身的歌手分别占据五席和七席,因为该奖项完全由歌迷投票产生,选秀歌手往往毫无悬念地夺魁。
颁奖礼变成红毯秀
很难考证出是从哪一场内地乐坛颁奖礼开始,红地毯秀被引进成为重要表演项目的。当然这是国际惯例并无可厚非,只是这两年似乎颁奖的主办方们,以及前来参加的艺人们,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红地毯秀上。红地毯上,明星们各个衣香鬓影,争奇斗妍,既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也满足了观众的眼球,更满足了主办方的收看率及背后相继产生的商业利益。
红毯上秀一秀本是好事,但最终还是秀出了问题。首先一个小问题是,明明是个音乐的颁奖,但红毯上看到的却总有太多跟音乐完全不搭界的人,什么演电影的、唱戏的、模特,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人都可能在这里出现。整个颁奖越来越像一场娱乐秀:把节目做得好看好玩是主要的,奖项怎么颁或者甚至颁不颁倒都成了次要的了。
另外,从音乐颁奖典礼最开始的公平竞争,到最后成为一些公司垄断奖项,其他公司歌手拒绝出席等普遍现象来看,不少音乐颁奖典礼变成了某个唱片公司的内部艺人演唱会,一个歌手常常包揽4、5个奖项的状况不在少数,数度登台演唱成为家常便饭。曾经在广州本地的一个颁奖礼上,刘德华一人独得5个奖项,而且都是大奖,都集中在差不多时间颁出,令刘德华疲于奔命,他笑言几乎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乐坛不景气,赞助商难觅
传媒机构主办音乐颁奖典礼,除了是繁荣流行音乐之外,最大的效应是争取广告和收视率。要举办一个颁奖典礼,权威性是个问题,而更重要的却是赞助是否能够到位,如果没有超过百万的赞助经费,一个音乐颁奖典礼是不可能举行的,众多歌手的吃住行、电视台的播出制作费以及前期宣传和舞台、灯光等等,均是实际问题。目前影响较大的几大颁奖礼,大多都是有商业赞助的,而且一些大的颁奖礼还是个别饮料赞助商赞助的,因此往往就出现该饮料赞助商的代言人在颁奖礼上风光无限,另外品牌饮料代言人则是颗粒无收的怪现象。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目前整个乐坛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颁奖礼的影响力逐渐衰退,令到不少赞助商止步,由于缺乏赞助令许多颁奖礼胎死腹中,例如本地一个音乐颁奖礼由于赞助商难觅,已经停办了两年。
颁奖礼未来:离格莱美还有多远?
即将于11月15日举行年度颁奖礼的东南劲爆音乐颁奖典礼的负责人于飞榕表示,他们的排行榜能够在乐坛不景气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是因为整个颁奖礼的流程机制非常规范,从高端的研讨会到与民共乐的拉票会以及常规的投票和MTV展播,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除此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例如东南劲爆音乐榜还根据自身的特色专门设立了“最佳闽南语歌手”等奖项。于飞榕还表示,在今年祖国各种大事件不断的情况下,排行榜摒弃了单纯的娱乐效应,今年的主题为“乐起东南,情满海峡”,并且将2008年的歌坛两大歌曲类型引领主流,一是公益歌曲,如《生死不离》《家园》等;二是奥运歌曲,如《北京欢迎你》、《我和你》等作为这次颁奖礼的主打。
另外,广东著名音乐排行榜“9+2音乐先锋榜”负责人周兵也表示,一个音乐颁奖典礼最重要的是能制定一整套的“规矩”。从歌曲首播再到拉票会,再到研讨会,最后再是颁奖典礼,有了一个完整规范的体制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扶持歌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有了公正、公开的机制,才有可能保证颁奖典礼得到认可,才有可能每年有赞助确保能举行,不过他也强调,颁奖礼也不能做到太商业,“颁奖礼始终是推动原创乐坛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无论是有钱与否都要做,这也是我们能坚持做颁奖礼做了20年的一条很重要的准则。”
在内地有广泛影响力的北京“中歌榜”已经在运作了16年,成为内地标志性的颁奖礼,对于成功的秘诀,该颁奖礼的负责人郑洋就表示,做好颁奖礼的原则就是“尽量淡化人为因素,力求做到有公信力,这个公信力就是表现在老百姓喜欢的歌或者当年流行的歌必定要在颁奖礼上有所体现,除此以外也要有一定的专业意见,这些专业意见是来自全国26家电台的专业音乐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以我们颁奖礼上一半的歌曲是老百姓喜欢的,一半的是专业评审的推荐的,这也是我们颁奖礼16年来成绩单能服众的原因。”郑洋认为未来“中歌榜”要将关注度拓宽到网络上,关注更多网络上流行的音乐作品,因为这部份作品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喜爱的。
“音乐风云榜”是最早打出“中国格莱美”旗号的内地颁奖礼,相信所有的内地颁奖礼都希望自己能像格莱美一样蜚声国际,但内地目前的颁奖礼离格莱美还有多远,内地著名音乐人金兆钧表示,目前最大的差距在于操作程序上,金兆钧认为,评奖模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这个项目产生的连带效应可以获得利益,如果说仅仅靠某些歌手获奖来决定颁奖活动的收益,那肯定要出问题。国外公司都是独立运作,严格意义上讲它只要广告上的利益,或者出版物的利益分配。第二,操作程序是否能做到有效地避嫌,它不是取决于人员的职业道德,而是程序的构成。没有一个结果是公正的,只要有人的主观意志在里面,就不会有公正,但要做到的是程序的公正。” #p#副标题#e#内地颁奖礼是非簿
1 田震怒摔话筒
2001年4月29日晚,田震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流行歌曲榜”的颁奖晚会上,公开指责主办方的大奖缺乏公正性并拒绝领奖。当时组委会事前通知田震,她以4000多票的优势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手”奖,但到现场后这个奖项却被颁给了排名第二的那英,结果田震获颁《爱不后悔》十大金曲奖时,在台上当众扔下话筒而去。
2 韩红空手而归
2002年雪碧音乐榜颁奖典礼即将举行之即,歌手韩红事先接到了组委会的传真通知,说她将获得最佳女歌手和一个金曲奖,然而当韩红抵达上海颁奖现场,却最终一无所获。
3 陆毅得奖不服众
2003年,第五届CCTV-MTV音乐盛典,刚刚踏足歌坛的偶像派明星陆毅获得了当年内地年度最佳男歌手奖项,引起一片哗然,质疑声音不断,有资深音乐人甚至指出:“他根本不会唱歌!”
4 王长田踢爆索奖
2004年,“百事音乐风云榜”总出品人、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突然“爆踢” 颁奖礼的黑幕,指多家唱片公司以“谈奖”方式要挟颁奖礼。并表示包括“风云榜”在内的内地几大音乐颁奖礼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内定奖项”的现象,不少拥有大牌歌手的国际唱片公司更是“要奖”成风。
5 孙楠失约最佳男歌手
2004年时任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的许晓峰,出面质疑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为何当年内地最佳男歌手奖项空缺,并由此引出了华纳旗下的歌手孙楠由于不在国内而被取消该奖项的风波,MTV方面认为孙楠欺骗主办方说去了日本,实际上还在国内,因而取消了原定授予他的奖项。
6 羽泉为黄征摔奖杯
2005年第7届CCTV-MTV音乐盛典,华谊兄弟音乐公司旗下歌手黄征受邀参加音乐盛典,并已确定黄征获得年度最佳音乐电视奖,但到最后该奖项却颁给了来自江苏武警部队蓝盾歌舞团的歌手柏文,不仅黄征和所在公司非常不悦,黄征的好友羽泉组合也愤而放弃了已经到手的最佳专辑奖,以示抗议。
7 陈好索奖未果不告而别
2006年第13届东方风云榜揭晓典礼现场,该奖策划人陈接章向现场媒体爆料,称歌手陈好所属公司向主办方要奖,在遭到拒绝后,原定当晚出席颁奖典礼,并且中午已经参加了节目彩排的陈好突然“不告而别”。
8 何炅辞主持抗议
2006年第六届百事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举行当中,主持人何炅当场宣布今后将不再继续主持这个节目,因为在这届“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项的票选公布的结果中,他的得票却少得可怜,只有2000票,事后何炅称对不起自己的歌迷,因为很多歌迷坚持一轮轮地给我投票,为了给歌迷一个交代决定不再主持风云榜。
香港:四大颁奖礼平分秋色
香港颁奖礼最早起源于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至今已经有30年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繁荣的情况下。香港商业电台以及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相继推出各自的颁奖礼“叱咤乐坛颁奖礼”以及“劲歌金曲”颁奖礼的品牌,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城电台的开播并推出自己的“劲爆”颁奖礼,自此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就一直延续到今。
这四个颁奖礼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年首先拉开帷幕的是新城电台“劲爆”颁奖礼,一般都是在年底圣诞节后一天,作为乐坛的“圣诞礼物”他们奉行的“皆大欢喜”的原则,因此每年颁出的奖项超百个,“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以娱乐的态度去对待颁奖礼。第二个登场的商业电台“叱咤乐坛颁奖礼”,他们奉行独立专业的音乐精神,所以许多小众音乐或独立非主流的音乐都会在这个颁奖礼涌现,所以这个颁奖礼往往都给歌手以及乐迷带来惊喜,而这种惊喜也常令歌手激动得落泪。紧接着就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劲歌金曲”,由于有电视台作为强大的宣传平台,因此该奖项年度的“最受欢迎男、女歌手”一直都是外界的焦点所在,代表当年乐坛的“一哥”、“一姐”。最后的上场的是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这个奖项主要与唱片销量挂钩,表彰全年最高销量的歌手。
香港四大颁奖礼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香港乐坛最繁荣的时期,曾一度风光无限,影响力辐射到内地乃至东南亚,但近年随着香港乐坛的衰落,四大颁奖礼也成为香港乐坛的小圈子颁奖礼,影响力式微。
台湾:金曲奖成镀金跳板
台湾乐坛最主要的颁奖礼就是“金曲奖”,它从1990年起开始举办,颁奖典礼约在每年五六月前举行,而从1997年开始将“唱片金鼎奖”与“金曲奖”两种活动合并办理,重新设计奖项,除保留原有流行音乐外,并涵括了古典音乐、民族乐曲、地方戏剧、民族曲艺、口语说讲及儿童乐曲等,并且首次接受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华语作品参赛,并将个人奖部份区分为“流行音乐类”及“非流行音乐类”。1998年主办者又修订了“金曲奖奖励办法”,取消参选者地区之限制,只要作品是于台湾地区首次发行的均可报名参选,并增设奖金。
近年来,金曲奖则成为台湾歌手提升知名度以及打入内地市场最佳途径,例如陈绮贞在获得金曲奖之后歌迷圈明显扩大;去年专辑引进内地时并没有太大反响的苏打绿,在获得了金曲奖最佳乐团后更是身价大涨。苏打绿和今年新鲜出炉的最佳女歌手蔡健雅所属的唱片公司均透露,目前他们的演出邀约达获奖前的一倍之多。
欧美:格莱美一统天下
格莱美是英文“格拉姆风”(留声机)的变异谐音。以它命名的音乐奖迄今已有40多年历史,其奖杯形状如一架老式的留声机。1957年,美国洛杉矶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及名为格莱美的音乐奖因此诞生。首届格莱美音乐奖于1958年颁发,以后录音学会每年举行一次颁奖仪式,奖项也由最初时的26项增加到28大类共101项。
格莱美所以能够为世界音乐人津津乐道,除了美国一直是全球流行音乐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乐的较高水平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是它的权威性。美国录音学会是一个由众多资深音乐人组成的机构,已在美国各地设置了12个地区分会和一个制作人与工程师分会,目前会员超过万人。歌唱家、演奏家、词作者、作曲家、指挥、摄影、解说词作者以及音乐录像片制作人等15类专业人员均可申请担任评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发行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此职。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莱美音乐奖的评选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荐的作品必需选自当年。作品推荐上来后,首先要经过来自音乐界各领域的150多名专家筛选和资格确认,而后进行分类。除需由特别提名委员会投票的作品外,初选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评委进行第一轮投票。但每个评委只能从其中挑选自己专精的9项进行投票,当然他们还要投票选出当年的年度唱片、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个奖项。初评后的名单再交评委进行第二轮投票,每个评委的投票权除4个基本奖外,只能选择8个奖项进行投票。这些严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评选的公正性。
最后是它广泛的影响性。格莱美奖问世之初并没有多大名气,是电视将格莱美原本刻板的颁奖仪式变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还通过向全球直播极大地提高了格莱美音乐奖的国际知名度。大量欧美歌坛巨星登台献艺,加上美国人擅长运用的舞台艺术和技术手段,更使格莱美的颁奖仪式成了风靡世界的娱乐活动。今年2月举行的第44届格莱美颁奖晚会就吸引了全球170个国家的约17亿观众收看。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