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汉堡易北爱乐厅 The Elbphilharmonie 位于德国汉堡 |
时间:2017-06-11 01:34 爱乐者 李澄
在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剧场建筑都凝聚了那个时代的建筑技术、材料、科技和艺术、思想的精华,汉堡易北爱乐大厅亦如是——在这座建筑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对历史、对历史建筑的态度,可以看到他们对欧洲剧院功能在基因层面的延续,可以看到他们在材料观念上的创新,在技术上的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在建筑美学和城市美学上的新追求,更可以看到他们对21世纪公共艺术如何传播的态度。
序
2017年1月,德国港口城市汉堡海边的一座格外耀眼造型奇特的高大建筑——易北爱乐大厅正式开张运营,这座附属于北德广播汉堡爱乐乐团的音乐厅在尚未完工的阶段,由于它的建筑声学设计师丰田泰久的名字,早已吸引了世界各地顶级乐团和顶级艺术家的注意力,甫一开张便是群星争辉。这座建筑从动工到完工几经停工,费时十年,因此当五六年前它那超炫的玻璃外墙初露峥嵘时,便迅速地取代了数百年来圣米歇尔大教堂城市地标的地位,成为了汉堡的城市新地标。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曾经的欧洲第二大贸易港,圣米歇尔大教堂曾经是德国海员心中的神圣之所,远远地只要看见了教堂的尖塔,就意味着回家了,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喜悦。而在21世纪的今天,易北爱乐大厅的横空出世和新地标的确立,更意味着这座以经济驱动了数百年的城市,最终也像德国乃至欧洲文化艺术历史悠久的城市一样,将音乐、将艺术回归到城市精神生活的中心位置。
从运河看易北爱乐大厅
汉堡的新地标
易北爱乐大厅最初的动议在十多年前,但由于最初的预算过低,到了非理性的不足8000万欧元,以至于开工不久就停工了。之后,汉堡市政府再次重新预算,追加到2016年底完工时整整翻了十倍。这座全玻璃外墙、大海波浪屋顶线条的奇特建筑,坐落在汉堡海港老仓库城最西端的一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已废弃的仓库之上,设计师保留了红砖建筑的老仓库外墙做内部加固重建,并向海底深处打桩以支撑上面这座巨大的玻璃外墙建筑。当五六年前玻璃外墙安装好之后,它迅速地取代了已逾数百年的圣米歇尔大教堂钟楼,而成为的汉堡新的城市地标。
保留老仓库在上面加盖材料、风格迥异的新建筑,是对“推倒重建”的一次鲜明的反思和反动,笔者在汉堡采访易北爱乐大厅的相关负责人时,他们也谈到了汉堡曾经历了把历史街区、建筑全部推倒重建的惨痛过程,在多年的反思之后,他们对外开放世纪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地标建筑,做了犹如考古年代地层叠压式的设计。无独有偶,在这个方案创意确定的阶段,这座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师丰田泰久的另一件作品——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新音乐厅于2006年底落成开张,这座音乐厅是保留了一座建于1900年的老商场火灾后的残垣断壁,将烧毁的部分以现代材料和设计恢复外墙,内部则是一个极具现代感、超一流音效的1100个座位的音乐厅。相同的设计师、相同的理念、在同一个时间点的方案选择,显然不是巧合,更应该看作是当今世界对21世纪如何传承、发扬光大文化艺术的一个时代新理念。
圣米歇尔大教堂
景观、观景与城市融为一体
易北爱乐大厅的蓝灰色玻璃外墙设计构思独特,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悬在半空中的、没有边框的“水族箱”,或者一个巨大的、固态的、带有波浪线条的“海立方”。最高处达到了110米,是汉堡城市新的制高点。作为城市景观,你几乎可以在城市的任何位置看到它,它的玻璃外墙的每一块巨大的玻璃都有不同的弧线而非真正的平板玻璃,由此,它所映照出的周边建筑景观、天空、大海、朝霞、落日,都像哈哈镜一样千姿百态,又像印象派绘画中的点彩派笔法,每一块玻璃都是一个“笔触”所点染的色彩……作为城市的新制高点,易北爱乐大厅的观景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老仓库与“海立方”之间设计了环廊式的观景平台,站在此处四望,汉堡的城市和海港一览无余。在这个免费开放的观景平台,看到的是真实的汉堡景观,而买票听音乐会的观众则可以在每一层的大玻璃窗内,欣赏到窗外以及不规则弯曲玻璃所映照出的室内景象叠加的“幻景”,与这座城市的所有建筑一样,全部的玻璃窗都会既有反映又有透射的景象叠加交融,让人有一种“恍惚”的迷幻感。
观景台景色
公共观景台
从地面的“老仓库”通过80米长的“隧道”滚梯,来到37米高仓库顶的公共广场,这个白色墙壁的“管道”装饰着众多的玻璃圆片,由下向上圆片越来越密集,象征着海底的气泡缓缓向海面浮升,通道的尽头是有巨大落地窗的观景餐厅。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餐厅并不在最初的设计中,但是在施工的这些年,所有的人都深为没有一个食堂的极度不方便而抱怨,为此,在完工后专门把这个区域开辟成了小纪念品店和餐厅,这一设计深受参观者和观众的喜爱。
高科技与环保理念结合的“炫”
如果长期关注世界上音效最好的音乐厅,你就会发现近三十年来新建的当中起码有一半跟丰田泰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其中包括已有二三十年历史的柏林爱乐大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美国的迪斯尼音乐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音乐厅……在中国,丰田泰久也是业内和古典音乐圈如雷贯耳的人物,深圳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即将完工的苏州交响乐团音乐厅和已经启动项目工程的北京工体中国爱乐大厅,也都是由丰田泰久设计的。眼下,丰田泰久在中国起码已经有五件作品了,这其中2014年落成开张运营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由于业主方是中国顶级的交响乐团,在材料、工艺和工程中更加完整地保证了丰田泰久的设计思想,从第一场音乐会开始就以“高度传真”而广受赞誉,也被丰田泰久确认为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标杆作品;而有1100个座位的马林斯基音乐厅更是以近距离、亲切、温馨和卓越的声学效果,令所有的音乐人和乐迷向往。可以说,在今天如果一座音乐厅有了丰田泰久的名字,也就意味着它的基因优秀,必有“好声音”。因此,易北爱乐大厅在宣布了丰田泰久的名字后,就已经引起了全世界音乐界的高度关注。
易北爱乐大厅结构部件模型
大音乐厅大波浪造型的反音板墙
丰田泰久的声学设计从来都不是仅考虑音效这一个层面的,在建筑学和美学方面都让人赏心悦目,令人赞叹。马林斯基音乐厅的木质内墙与百年前建造的商场红砖墙内外呼应,将木材切割成红砖尺寸,再堆砌成凸凹有致、韵律感十足的返音墙。这次他设计的易北爱乐大厅的500座位小厅的内墙也是木质的,而它的线条则与外墙大玻璃弯曲线条相呼应,有连续、舒缓的波浪造型;而大厅的内墙、顶棚和大蘑菇造型的材料,则采用了回收的废纸,以高科技工艺再生成声学效果堪比木材的特殊复合石膏板,再经过声学测试后通过建立声学模型,以毫米级高精度铣切雕刻出每一块板墙,而它的造型则与这座建筑屋顶有波峰的海浪线条、造型相呼应。据介绍,整座大音乐厅共用去了10000块这种石膏板,石膏板的重量是每平方米30至125公斤,最重的一块达到了200公斤的重量。因为每一块石膏板的形状和厚度都是独有的,因此安装时绝不能安错位置,而且精度要求极高,安装起来费时费力,有时候一天连一块都不能安装完成。由于石膏板材质比较脆硬易损,安装过程中一旦出现破损就只能回厂重新制作一块顶替。这简直是一次艺术、科技、环保理念的大炫耀。回顾欧洲城市大剧院建造的历史,大多是那个时代建筑技术、材料、艺术潮流的一次大炫耀,易北爱乐大厅的炫耀可以被看作是这一理念在21世纪的延续和与时俱进的发扬光大。
适合“漫步”的音乐厅
世界各地绝大多数的音乐厅或剧院都首先强调其欣赏艺术演出的功能,在设计上大多会把更多的空间用在观、演和后台区域,而门厅、休息区、通道都相对简单,功能都是极具针对性的。而易北爱乐大厅的走廊和楼梯的关系似乎不仅仅是为了进出音乐厅,每一层的廊厅和落地窗都是移步易景的观景区,更因为是移步易景,吸引了人们不会都停留在某几个区域,而是在走动中赏景的状态。
中场休息时观众在走廊观景聊天
廊厅与楼梯的设计因循了建筑内部复杂空间蜿蜒曲折、宽窄随“地形”而变化、颇有南欧那种依山而建的露天广场的感觉,如果你去过罗马,那个《罗马假日》中著名的一站——西班牙广场就是这种感觉。在易北爱乐大厅书店出售的那本低幼儿绘本中,这里是可以做马戏表演的区域,那么这些宽阔的台阶就可以是自然的观众席。这样的设计理念与欧洲的历史息息相关,在罗马十年前落成的圣·塞西莉亚音乐厅,你可以看到这种观念的原初,它的大中小三座厅扇形打开,向下是如古希腊、古罗马露天剧场一样的扇形台阶,最下面的“中心”是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可以作为露天舞台进行夏季音乐会使用,台阶就是观众的座位。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罗马的这座音乐厅坐落在一片古罗马建筑遗址之上,在破土动工时发现了两组花岗岩材质的古罗马建筑残迹,设计师巧妙地用它们等分了三座音乐厅的间隔,进而以封闭花园的形式将三座音乐厅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而汉堡地理偏北,适合户外演出的时间要短得多,把这个有两千年以上历史的露天剧院功能室内化,更加丰富了这座公共文化建筑的功能。看得出来设计师的文化底蕴深厚,还有汉堡这座城市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公共文化设施更具丰富内涵的追求。还是在那个低幼绘本中,记者发现这个区域竟然还有马戏表演,看来设计者的确是考虑到了户外式的广场功能。此外,这种让老建筑、废墟重获新生的做法,在同一时期涌现,也应该被看作是欧洲当下公共艺术建筑的一股潮流吧。当然,如果再向上追溯,柏林的帝国大厦玻璃穹顶和巴黎卢浮宫的贝聿铭玻璃金字塔,都应该看作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先驱吧。
小音乐厅内景
高度传真“刁难”音乐家
音乐厅为我们安排了3月26日上午11时的一场汉堡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从酒店步行不超过20分钟就到了易北爱乐大厅。走进大音乐厅,环绕式的观众席以及葡萄园式的座椅区位格局都相当具有观赏性,且保证了所有的座椅距离舞台都在30米内。2100个座位与“馄饨皮”——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座位数相当,不过整体空间要更大一些,顶端垂下看上去像个巨大的倒置蘑菇伞的“大蘑菇”反音罩,看上去会有些匪夷所思的神奇感,它能保证配送到每一个座位的声音质量效果都是一致的。而舞台背后观众席后墙一片镂空的墙面,在“大波浪”中显得很特别,走进一看,原来那里是管风琴,音乐厅的工作人员非常得意:“这架管风琴有4765根管子,非常巨大!它跟科隆大教堂的管风琴出自于同一家厂子——克莱斯,非常漂亮的声音!”可惜我们这场音乐会没有管风琴曲目,听不到它的声音啦!
易北爱乐大厅内的广场式阶梯
汉堡爱乐乐团是汉堡最好的交响乐团,这场音乐会由乐团艺术总监、意大利人洛伦佐·维奥蒂执棒,演出的曲目有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和科恩戈尔德的《F大调交响曲》,分量相当重。
尽管开张运营已经是第三个月份了,汉堡爱乐乐团在新家的演出场次也已不算少了,但很显然,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座音效极佳的音乐厅,除了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让人满意,理查·施特劳斯的《唐璜》和科恩戈尔德的交响曲都显得乐队稍有些条理上的杂乱和找不准应有的音色。与欧洲传统的好音乐厅擅于“美颜”或“温暖”相比,丰田泰久的作品偏干、偏冷,声音的延时短,混杂的回声少,也因此而极度清晰,反映精准真实,更像是今天的无损格式数码录音或4K、8K电视,如果不是一张完美无缺的脸和肌肤,任何一点点瑕疵都会被清晰精准、甚至立体地展现在观者眼前无所遁形。所以,在丰田泰久设计的音乐厅演出不能有“南郭先生”,因为声音的传真度极高,且定位精准,任何一位专注的观众都能够辨识出错的那一位,这对任何一位音乐家都是一个极大的心理考验。
80米长的管道滚梯
对于汉堡爱乐乐团来讲,这样一座声学效果如此卓越的音乐厅,首先需要时间去适应它的声场个性,找到在这里的最佳演奏方式。以这场音乐会的感受,他们更像是在巡演中做客的音乐厅中演奏。
没有年龄门槛,没有乐种门槛
在笔者看来,刚刚于今年1月正式开张运营的易北爱乐大厅,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特别之处——这座音乐厅欢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参加所有类型的音乐会演出!2100个座位的主厅的每一个座椅都是成人-幼儿两用的设计,它的座椅收起时向上这一面的宽度是通常座椅的三倍,非常适合婴幼儿坐靠。而在音乐厅出售的一本介绍易北爱乐大厅的低幼绘本上,记者发现他们竟然告诉“麻麻们”,在音乐会中,孩子们甚至可以在舞台边上爬来爬去……
公共平台上观晚霞
笔者注意到,专门设计的成人-幼儿两用座椅非常贴心,即便是身材矮小的成年人,也可以坐在儿童位的高度欣赏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老人居多,儿童也不在少数,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儿童位”,整场音乐会即便是处于无聊的状态,也都能够安坐。这与他们能够与成年人平等视野有相当大的关系。在音乐会前一天的参观中,音乐厅的人员介绍说,这种两用座椅的设计本身就明示了易北爱乐大厅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儿童参加任何一场音乐会,“我们的计划是,在一年的时间里,要让汉堡所有的孩子都进一次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在音乐会现场,我见到的最小年龄的观众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孩,妈妈选择了靠近出口的座位。果然,在音乐会中大家听到了婴孩弱弱的哭声,没有场务人员出现,年轻的妈妈迅速抱着孩子离开了音乐厅……的确,也正是这个时候,笔者环顾音乐厅才发现,场内竟然没有一个场务人员,更不会有咱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激光笔像打鸟一样的指指点点,“搅扰”着人们的心情。
“大蘑菇”反音罩
还有一个经历值得一提,在参观易北爱乐大厅的大音乐厅时,正好遇到了一场流行音乐会在试声。笔者好奇于如此精彩设计的、专门为古典音乐高度传真的音乐厅竟然允许“插电”,音乐厅工作人员的回答是,这座音乐厅属于汉堡所有的人,因此,无论他们是喜欢古典音乐的还是流行音乐、爵士乐,甚至是摇滚乐,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易北爱乐大厅不但没有乐种的门槛,还专门为这些音乐开设了专题序列,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喜欢的音乐。
大音乐厅内景
易北爱乐大厅下面的老仓库其实内涵也相当丰富,除了停车场、办公区、排练厅,还有一个150个座位的第三音乐厅:一号音乐工作室;这里还有很多承担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音乐舞蹈教育、体验的教室,音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面向所有汉堡的孩子的青少年音乐教育部门,里面的工作人员近百名。笔者立刻追问易北爱乐大厅的工作人员有多少,回答是:一百多点儿。剧场工作人员与青少年教育部门的人员几乎是一比一,可见他们对于观众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着眼于未来。(文/李澄)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