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郭淑珍 Guo Shuzhen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
2009-03-23 14:24 新芭音乐网 景作人
—记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
景作人
郭淑珍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几十年来,郭教授身体力行,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带给人们无比的欢乐,以诲人不倦的精神为祖国声乐艺术的百花园培育了无数美丽的花朵。最近,我有机会与郭教授进行了一番交谈,使我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投身歌唱艺术是她天才的表现
郭淑珍于1927年生于天津市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儿时的她开朗活泼,喜爱跑跳、打球等体育运动,而更突出的是,她从小就喜爱歌唱,由于嗓门儿大,声音好,人们便送给她一个“大喇叭”的绰号。郭淑珍在上小学时遇到一个非常好的音乐老师,唱歌总在班里名列前茅。据郭淑珍自己说,她的音乐才能的发展得益于小时家庭﹑周围环境以及学校教师的教学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年天津卫流传的戏曲、曲艺等,都在她的记忆中留下过深深的烙印。由于母亲喜爱这类民间艺术,她便得以在母亲的影响下接触到了当时许多戏曲名家的表演,而这些具有丰富养分的中国传统艺术,对于郭淑珍早年的音乐学习乃至一生的歌唱艺术追求,都起到了极好的积淀与熏陶作用。上中学后,郭淑珍参加了当时的青年会合唱队,在这里,她开始真正接触到了歌唱艺术的训练,并参加演唱了亨德尔的《弥赛亚》、张肖虎的《圣诞曲》等作品。
郭淑珍真正学习声乐是从上北平艺专音乐班开始的。1946年,19岁的郭淑珍考取了北平艺专,但父亲认为学音乐是”下九流”、当”戏子”,说什么也不让她去。第二年,郭淑珍到北平报考助产士学校,正赶上艺专也正在招生,她便随别的同学一起去报考。主考教师赵梅伯一眼便发现了她,他对郭淑珍说:”你就不用唱了,就算录取了。”考试通过得倒是顺利,但父亲仍是死活不让她去,最后还是郭淑珍的表舅帮了忙,经过一番苦劝,父亲终于松了口说不管了。
郭淑珍进入艺专后,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启蒙老师,一个德国学派的美国女中音歌唱家,名叫珍妮•汉基,她有着很好的教学方法,精通歌剧和室内乐,使郭淑珍在声乐上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后来汉基夫人离开了学校,赵梅伯先生又成为她的主科老师,如今郭淑珍在提起这两们老师时,总觉得在他们身上受益匪浅。
1949年秋,北平艺专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她开始在沈湘教授的门下学习声乐,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声乐爱好者发展成为一个富有全面修养和演唱技能的专业歌唱家。1952年,郭淑珍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第二年,又被选派为国家第一批赴苏留学的调干学生,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在留学期间,郭淑珍在当时苏联最好的教师之一,苏联人民演员﹑莫斯科大剧院声乐艺术指导叶•克•卡杜尔斯卡娅教授的门下学习声乐,同时跟随著名表演艺术家格•克里斯奇和穆•梅里特采尔学习歌剧表演。受到了最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和极其严格、正规的训练,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多学东西,郭淑珍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自己,她对每门功课、每种声乐基本功和技巧训练及每次艺术实践都毫不怠慢,总是一丝不苟地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练习,授课的苏联教师们都交口称赞道:“这们中国学生的精神真是了不起。”
郭淑珍的勤奋和刻苦没有白费,当她还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读二、三年级时,先后参加了第五、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音乐比赛,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一等奖。当时国际上最大的音乐比赛就是世界青年联欢节比赛,因为只有这样的比赛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选手才都来参加。在1957年举行的第六届比赛上,意大利著名歌唱家迪托•斯蒂帕代表评委会向郭淑珍授予一等奖奖状和金质奖章,他同时向郭淑珍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预示了这位中国年轻歌唱家的远大前程。#p#副标题#e# 1958年,苏联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和乌克兰里沃夫市立大剧院要先后上演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此时的郭淑珍还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五年级学生,最后她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战胜了众多的竞争者,成为了这两部歌剧主要角色的首选演员,十分成功地塑造了这两部歌剧的女主角塔姬雅娜和咪咪,她的精彩演唱和表演,受到了苏联各界艺术人士的高度赞扬。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郭淑珍又受苏联文化部的邀请,到苏联其他城市的歌剧院演出这两部歌剧,所到之处均取得了同样的成功。
郭淑珍1959年学成回国,分配到中央歌剧院当演员,同进她也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几十年来,她一直坚持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频繁露面,在无数次重要的音乐会上用中、俄、德、意、英等多种文字演唱世界著名歌剧选曲、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歌。1962年,在中央歌剧院上演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她再次出色饰演了该剧的女主角塔姬雅娜,从而使中国的观众有机会一睹她威震国际乐坛时的风采。她曾多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举行独唱音乐会,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除此之外,她还随中国艺术团、中国青年音乐家代表团等,先后出访过苏联、德国、奥地利、瑞士、波兰、加拿大、美国、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朝鲜、菲律宾、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将她那优美的歌声带给了这些地区的广大观众。她还曾为电台、唱片社录制了许多音乐节目和唱片。
郭淑珍是一个在艺术上极为认真、执著和要强的人,她总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部音乐作品。每次演出,她首先选择的是忠实于原作的态度,主张在充分、准确理解和表达作曲家原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唱者本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即走一条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道路。当年在饰演塔姬雅娜时,她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了中、俄文版的普希金著作,同时借助同时代其他文学家、评论家和画家的作品,努力在原作、大量的史料及自己的想象中寻找契合点,反复比较揣摩,终于找到了既与原作相吻合又符合自己想象特征的塔姬雅娜形象,从而在演出实践中取得了被公认的成功。
郭淑珍学的是西洋唱法,但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她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也同样取得了令人属目的成就,她将西洋发声方法与中国语言的声韵特点科学地结合起来,同时融合了中国诗词歌赋的吟诵的韵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了字正腔圆的效果。例如《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歌,本是一首很难唱好的歌曲,以前好几个人都将它唱“砸”了,但郭淑珍便将它一炮打响,靠的就是她多年深入钻研中国歌曲演唱方法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再有就是《黄河怨》,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歌曲,郭淑珍的演唱不仅表达出了一个在日寇铁蹄下惨遭蹂躏的中国妇女的痛苦心声,更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继而唤起了人们内心强烈的悲愤之情。记得当年“文革”中我在纪念聂耳、冼星海音乐会上第一次听郭淑珍演唱《黄河怨》时,曾被她悲愤凄美的歌声感染得激动不已,那真是一次令我永生难忘的演唱,此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明白郭淑珍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那样催人泪下的音乐效果的。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郭淑珍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借鉴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母亲哭儿媳时惨烈情感的表达方法,从而找到了演唱这首歌曲时应表达的强烈而真实的情感。#p#副标题#e# 从事教学是她艺术人生的又一丰碑
在中国声乐界中,郭淑珍不仅以才华横溢、技艺高超的歌唱家闻名,还以一位卓越的声乐教育家而赢得了备受人们尊敬的地位。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先后教过数百位中外学生,而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则先后在国内外乐坛上大放异彩。这其中包括邓韵、郭燕愉、温燕青、孟玲、方善初、王秀芬、周亨芳、韩芝萍、杨瑞琦、么红、黄静、郑莉、潘淑珍、张立萍、吴碧霞、刘小莉、孙东方、张国敏等。
郭淑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在教学中主张狠抓基础训练、建立正确的歌唱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及精神素质,同时讲究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全面修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郭淑珍在教学中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分析判断力,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演唱中的各种问题并以针对性很强的方法予以解决。当时的邓韵唱了多年的花腔女高音,然而正当她最走红时却发现自己的声带有了问题,每唱完一次后总要休息两天才能再唱,邓韵为此很着急,就托人找郭淑珍,希望能成为她的学生。郭淑珍起先怎么也不答应,而邓韵却软磨硬泡了很长时间,终于入到了郭淑珍的门下。郭淑珍经过对她的重新判断和施教,竟然发现邓韵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女中音,由于以前声部判断上的错误,才导致了她演唱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此,郭淑珍对邓韵进行了技术上的重新改造,使邓韵很快成为一们优秀的女中音歌唱家。现在邓韵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签约演员,每当提起郭教授对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帮助时,总是怀着无限的、感激不尽的特殊心情。郭淑珍在教学时非常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事业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地培养,她主张要做一名好的歌唱家,道德要做一个好人,要真诚、朴实、与人为善、不哗众取宠,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限热爱,继而认真严肃地对待它,再有就是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学业,她认为这些都应该是做一名优秀歌唱家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郭淑珍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了非常灵活、生动和丰富的特点,她十分善于观察、分析和诱导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为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更重要的事,她能够通过自己富有成效的教学,启发学生用心唱歌、用心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演唱时都能投入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中,而不仅仅是不动脑筋的为唱而唱。为此,她常常身体力行,以自己全神贯注、完全投入到艺术境界中的教学来感染学生,以身教重于言教的实际行动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对于她的满腔热忱,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感叹道:“郭老师是在用心血来浇灌我们。”
郭淑珍多年来在声乐教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此她曾获得过人国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多种奖项和称号。近年来,她多次担任国内、国外重大声乐比赛的评委,同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任研究生导师。
回顾她的歌唱人生,前半生歌声飘四海,后半生桃李满天下,真可谓实实在在的双丰收。如今,已经七旬之上的郭教授仍然活跃在祖国声乐艺术事业上,她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平生所学及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再为自己所珍爱的声乐艺术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尽一份力。这,也许就是她心甘情愿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绪。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