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古典音乐作为西方文明与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艺术门类,自然成为电影借鉴和融合的对象。

相关 About

影视音乐 film music

时间:2017-11-04 14:52 北京国际音乐节 竹由

 当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巨人理查德·瓦格纳提出合成“综合艺术品”的概念(Gesamtkunstwerk)、并将之实践在他创作的“乐剧”作品的时候,他所追求的无疑是一种将戏剧、音乐、诗歌高度融合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语汇来试图概括瓦格纳的创作,也许“造梦者”是一个较为恰当的选择。

但瓦格纳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离世仅12年之后,来自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窗,在其后一百年间,这种名叫“电影”的艺术形式真正成为了众多造梦者挥洒才情的舞台。被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毫不掩饰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汲取前人的养分并完成超越的雄心,让瓦格纳“包罗万象”的理想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而古典音乐作为西方文明与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艺术门类,自然成为电影借鉴和融合的对象。

莫扎特:高墙之中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

尽管在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惜败给了《阿甘正传》,但是在20多年来的各种“Top100”电影榜单中斩获冠军,足以证明《肖申克的救赎》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在主人公安迪在狱中度过的漫长岁月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并努力地把这种人生态度传递给身边的狱友,让那些早已在心灵中筑起高墙、以消极的态度“适应”乏味人生的人们,重新认识到世间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电影中有一幕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场景:在安迪的努力下,上级捐赠了一批图书与唱片以建立肖申克监狱的图书馆,安迪趁看守不备,通过狱中的广播播放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中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当曼妙的旋律飘荡在监狱上空,每个角落的人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仿佛真的有天籁飘入了自己的内心。

马斯卡尼: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如果说唐代诗人张若虚凭一首《春江花月夜》赢得了“孤篇冠全唐”的美誉,那么在音乐史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在36岁时完成的“参赛作品”——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便是其中之一。作曲家为一段并不复杂的情感纠葛故事赋予了众多美好的旋律,尤以那段以弦乐为主的“间奏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向浪漫的19世纪做最美的告别”,自然也被众多电影引用,从《教父3》到《浪客剑心》,电影创作者们总能赋予这精彩的旋律一种浓郁的情怀。

姜文在其电影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乡村骑士》间奏曲的运用堪称经典。男主人公马小军在刺眼的阳光下,蹿房越脊,寻找着自己在画中看到的女生——米兰,那是一种青春的悸动与等待中的不安,而这段美好的音乐却又像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怀恋,从某种意义上印证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已成为过往,带给受众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伤。

瓦格纳:意志与狂热

本文开头我们赋予了音乐家瓦格纳“造梦者”的称号,其实他的身份可不只是一位作曲家,与莫扎特、威尔第等同样擅长创作歌剧的作曲家不同,他的歌剧文本也基本上是自己创作的,而且绝大多数选择超现实的神话题材,将听众带入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情境之中。瓦格纳赋予管弦乐团更重要的位置,不再仅仅作为歌唱者的“伴奏”存在,音乐中蕴含的能量与张力自然格外令人瞩目。

在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于1979年推出的经典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反思了战争与杀戮对人性造成的扭曲与异化,在长达6分钟的美军直升机轰炸越南村庄的段落中,美军长官下令播放瓦格纳四幕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第二部《女武神》中著名的“女武神的骑行”,管弦乐奏出的紧张的动机,加上戏剧女高音在极高音域的演唱,为电影中这一幕残暴的“屠杀游戏”增加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讽刺感。沉浸在狂热中的军人们在肆意地炫耀自己的武力,却让冷静的人们深刻地思考了所谓“现代”文明的复杂与怪戾。

巴赫:千人千面,大道至简

早于“标题音乐”大行其道的19世纪一百多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器乐创作蕴含内容之丰富堪称世所公认。仅是那为小提琴与大提琴分别创作的多部无伴奏组曲,就令后世无数诠释者醉心着迷,在巴赫最擅长的键盘乐器上,这位“西方音乐之父”留下的经典就更是不可枚举。

在法国影片《沉静如海》中,担任钢琴教师的少女安娜与爷爷居住的老屋被占领法国的纳粹军队征用,住进来的却是一位彬彬有礼、尊重法国文化的德国军官。在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敌视与无声的抗议中,巴赫《平均律曲集》如水般恬静优美的《C大调前奏曲》让安娜与德国军官有了交流的可能,安娜甚至用巴赫的音乐“预警”这位名叫艾伯雷纳克的军官,让其躲过了炸弹的袭击。当战争即将落下帷幕,一对青年男女说出了他们唯一的对话——“再见”,而安娜房间内传来的依然是巴赫那不朽的旋律,堪称神来之笔。

而在恐怖电影《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中,同样质朴而美妙的《哥德堡变奏曲》却成为了暴力袭击与越狱出逃的“背景音乐”,足可见音乐可以从多少维度进行解读。

贝多芬: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在某种意义上,“贝多芬”即是古典音乐的代名词。他的音乐,布置是德国文化的骄傲,更是音乐艺术在数不胜数的艺术门类中当之无愧占有重要地位的坚定砝码。无论是电影《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面向英国民众发表抵抗纳粹宣言时引用的《第七交响曲》片段,还是电影《死亡诗社》中暖心的基庭老师鼓舞学生找到人生目标时播放的《第九交响曲》,甚至是在《发条橙》、《被解放的姜戈》中,贝多芬音乐中对光明与美坚定有力的追寻也很难被扭曲和遮掩。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