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高为杰 Gao Weijie 作曲家 |
时间:2018-06-11 20:55 音乐周报 卢旸
高为杰:我要继续追赶年轻人的步伐,贡献我的余生
高为杰
文 | 卢旸
5月29日,中国东盟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夜曲——白马印象之三》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响起,作曲家高为杰大步走上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舞台,向观众致意。他张开双臂,全场沸腾。
老先生看上去有点激动。《白马印象》原是为双胡与交响乐队创作,这一天他第一次听到自己这首作品的小提琴版本,丰富的情感表达令他非常满意。但是激动的原因不仅于此。这一天也是他80岁生日。音乐会上,他收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音乐分社社长周松送来的新书《智者、严师、乐人、挚友——高为杰80寿辰庆贺纪念雅集》,这是儿子高平为他策划的礼物。正式成为“80后”的高为杰,开启了人生的新旅途。
用饼干箱制作放大机
1938年,高为杰出生在一个上海家庭,排行老二。在他孩童时期,电台里还能听到大量的评弹,他为此着迷不已。高为杰的母亲在上海是一位活跃的京剧票友,她激发了高为杰对中国戏曲的兴趣。高为杰的外祖父喜好交友,朋友中就有一帮知名的古琴演奏家,高为杰时常会聆听他们的演奏。
“他在学校里一直品学兼优,在生活中待人彬彬有礼、斯文得体,长辈们都常夸他是好孩子。在我眼里,他是富有幽默感、具有超强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人。”高为杰幼年好友、妹夫黄季明记得儿时去他家玩耍,高为杰总有各种出人意料的表现。一次,高为杰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突然手动脚动,嘴里还哼哼哈哈起来。问他做什么,他回答道,“我在构思《超级马桶交响乐》”,引得弟弟妹妹们哄堂大笑。
“哥哥从小聪明睿智,在我的印象里,他什么都懂,会摄影、会装无线电,读书也出类拔萃,人长得又帅,斯斯文文的样子十分讨人喜欢。”弟弟高为雄说。读初中时,高为杰曾自装矿石收音机。他爱好摄影,不但自己用照相机拍,还能自己冲洗、放大照片,为了冲印、放大,他用饼干箱制作了放大机。“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会睡到半夜突然醒来,说是梦到一段美妙的旋律要马上记下来。连妈妈都说他是一个音乐狂人。说老实话,我们都不大相信他真能成为一个音乐家。”高为雄说。
为音乐放弃保送清华
“虽然一直喜欢音乐,但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学专业音乐。”高为杰对音乐“走火入魔”是从上高中遇到数学老师俞利生开始的。俞利生曾在上海国立音专师从俄罗斯声乐艺术大师苏石林学习声乐,因家里反对其以歌唱为生,转读上海交大毕业后,在上海交大文治中学教授数学兼音乐。“你还是多花点儿时间精力去学音乐吧。”俞利生鼓励他,并带他到家里听唱片。
1957年,数理化全优生高为杰高中毕业,保送清华。但是他不顾学校、区团委的劝说,放弃了上海徐汇区仅有的3个名额之一。“实际上我从高二开始,已下决心要学音乐了。音乐是我应该一生追求的目标。”外表温和的高为杰,内心很倔强,拿定主意的事不会改变。他学习和声,恶补钢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远在成都的西南音乐专科学校(1959年改名为四川音乐学院),成为作曲系1957级学生。预计5天的考试,他刚考了3天,川音作曲系主任刘文晋就正式通知:“你不用再考了,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录取你了。”
“我就是一个教书匠”
1958年,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黄虎威担任1957级和声课教师。他发现,高为杰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悟性超强,作业经常出现亮点,显示出创造性。四年制的作曲系,让读完三年级的高为杰提前一年毕业留系任教。
1981年9月4日,黄虎威走进高为杰的课堂,虽然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坚持抽出时间,随班级听高为杰讲授曲式学。“上课的1980级只有范乃信、罗新民、姚亚平等6位同学,但教室已被旁听的师生坐满。听完这个学年的两个学期后,1983年9月5日,我又开始听高先生给1982级讲授曲式学。该班级同学只有贾达群、田刚等5人,但偌大的教室仍然基本上坐满。”黄虎威说。
“当年高老师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简直是学校每周的大事件,一早各路学生蜂拥而至我们上课的教室占座,而我们几位正式授业的学生则通常跑到门口迎候先生。每当我们拥着高老师进入教室时,心里自豪感油然而生。”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贾达群回忆。
黄虎威说:“高先生讲课的特点是:立论明确,观点鲜明,不时有独到的见解。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精练而生动,富于吸引力。将他的讲课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教材和文章。我的听课笔记相当完整地逐字逐句记录了他讲课的主要内容,直到3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使用的教材和查阅的资料。”
1989年9月,高为杰调到北京工作,举家迁往京城,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和作曲系副主任,后来任系主任。如今,高为杰依然战斗在教学一线,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此外,他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流动站联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特聘研究项目主持、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60年至今,高为杰从事教学58年,他常说:“我就是一个教书匠。”在他的率领下,“高家军”的队伍日益壮大,除了瞿小松、陈远林、何训田、贾达群、朱世瑞、田刚、唐青石、卓芮士、沈纳蔺、崔文玉、陈丹布、赵冬梅、芮雪、崔权、朱琳、卢璐、吴军、黄美玲、吴非等,近年来又涌现出了王广宇、袁昊昱、朱赫、王丹红、贾瑶、李美佳、黄凯然等青年作曲家。
“作曲是两个我在博弈”
“四川是我第二故乡,我的很多创作与四川有关。”2017年9月,高为杰作品《思蜀——大提琴与钢琴》,于2017年12月在美国辛辛那提首演。这是他看到一篇写《蜀宫夜宴》创演35周年的文章,怀念起合作过的两位师友俞抒、朱舟,用《蜀宫夜宴》中的一些曲调素材写成的。曲名反用成语“乐不思蜀”,因伤怀故人而思蜀。
“作曲是两个我的博弈,一个是充满激情的、诗人的我,一个是非常理性的、匠人的我。音乐的表达靠诗人的我激发,写作靠匠人的我完成。一首曲子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音符,不可能每个音符都是灵感冒出来的。我喜欢用数字控制、音高设计等理性方法创作。虽然不是很高深的数学,但是要有数学的观念、方法,音乐创作不懂科学是不行的,音乐创作也是科学发明。”目前,高为杰正在以新疆龟兹壁画为题进行创作,该曲将于今年完稿。
追赶年轻人的步伐
1958年,高为杰遇见人生伴侣罗良琏。以歌唱第一名考入西南音专声乐系的罗良琏,在下乡演出时,和作曲系的高为杰同演一个节目。“他不像一般的男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谈吐不凡,规规矩矩。走路时手甩得直直的,每次见到我都是喊着我的名字,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罗良琏的父亲去北京开会经过成都看女儿,见到这个不一般的男孩子,投了赞成票,“书生气十足,可以当我女儿的男朋友。”回想当时最浪漫的事,也许是那一天,高为杰约罗良琏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咖啡店见面,拿出一个练习簿送给她,里面从头到尾写着罗良琏名字的首字母“LLL”。
“生活有很阳光的时候,也有很灾难的时候。我们在艰难岁月里生了两个宝贝孩子,组成完整的家庭,我很感谢她。我和罗老师相识60年,结婚56年,如今我们都进入‘80后’,我不敢说我还要继续老当益壮,但我要继续追赶年轻人的步伐,贡献我的余生。”高为杰说。
“父亲母亲今年都80岁了。父亲对我在音乐上影响最大。母亲则更多在养育上付出心血。就说我学琴,从我六七岁至12岁考入川音附中,历时7年,她每日琴房陪伴,无论风雨。我虽无甚成绩,但今天尚可自食其力,多半归功于他们早年给我打下的一点儿基础。”生于成都的高平上世纪90年代留学美国,现任首师大音乐学院作曲教授。2017年夏,高平决定为父亲80岁寿辰做些什么。这个想法后来变成了文集《智者、严师、乐人、挚友——高为杰八十寿辰庆贺纪念雅集》。“做这样一本文集,当然因为他是我父亲。老人家八十寿辰,给他一份礼物,表我敬意,表我谢意。但原因又远不限于此。父亲于我,亦师亦友,还另有一番同道中人的知己、知音般的交情。我想这种多面的亲情未必是天下父子关系都有的常态,故而很珍贵。”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