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斯特拉文斯基 - 歌剧《俄狄浦斯王》 Stravinsky: Oedipus rex |
时间:2017-05-17 22:33 音乐周报 nolix
刊载于2016年9月14日《音乐周报》
1927年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是斯特拉文斯基在瑞士完成的代表作,这次让我们来聊聊它的录音吧。大家知道,索福克勒斯的原著讲述了一个备受命运捉弄、“弑父娶母”,最后自行流亡的国王。斯特拉文斯基的笔下,“歌剧-清唱剧” 是重新冠以的体裁,意在将剧中戏剧性因素尽可能地以静态方式展示,便于完成更宏观的叙事。据说实际演出中几乎没有动作表演,演员皆如雕塑般冷峻,所以佳吉列夫口中的“送给世人的一份冰冷礼物”的形容是确切的。
曾为奥涅格歌剧改编出 《 安提戈涅 》剧本的大师科克托正是此份剧本的贡献者,也是他决定了两幕的结构 ,并额外添置了一位叙述 者(对其要求是:“像一个演讲者般以超然物外的语调陈述”)。最初斯氏想让全部歌词都用上拉丁文,但科克托坚持叙述者还是用法文好一些。
于是,在古希腊戏剧庄重面貌的映照下,俄狄浦斯一角成了某种综合体——几分像巴赫的福音布道者,也有些许莫扎特式或英雄男高音的痕迹,无形间提供了很大的兼容度。剧中唯一的女声是母亲角色伊俄卡斯忒,她多处的回音唱法让笔者印象深刻,不过那种装饰音实在属于简单化的,比之浪漫主义歌剧里的炫技意识已淡化太多。
斯特拉文斯基本人共有三个录音存世,第一版1951年在科隆广播录制,音质较为一般,珍贵的是由科克托亲自担任法语叙述 ;第二版则是图中的、1962年在华盛顿的英语叙述版,魏斯特布鲁克的发音更为彬彬有礼。 凭初听感觉,科隆版的乐队更为顺滑,有一种内在的平衡控制,可惜合唱距离话筒太远;而华盛顿版的律动极强,斯氏的指挥感觉高高在上。
这一华盛顿版里,黑人女中音歌唱家维蕾特(Shirley Verrett)的伊俄卡斯忒用了较舒缓的美声唱法,男高音谢尔利(George Shirley)的俄狄浦斯听起来非常之谨慎,尽管他天然的嗓音其实是很适合俄狄浦斯的;科隆版中由男高音皮尔斯担纲了俄狄浦斯,虽然听得出他发音细节比较斟酌,不过他的拾音话筒稍微有点近,在轻柔歌唱的段落里有过响之嫌,而那个慷慨陈词的伊俄卡斯忒由重要的瓦格纳女高音莫德尔(Martha Mödl)演唱;至于第三个,则是1952年在香榭丽留下的非正式广播录音,由加拿大男高音西莫诺唱主角,他的音色漂亮,可是对细节的把握稍逊于皮尔斯,此时斯氏棒下的法国国家乐团与广播合唱团倒是精力充沛,反胜过了前两版不少。
其余人里嘛,卡拉扬自然不会错过这部杰作,何况有盖达这样的人选在手;安赛美1955年用了瑞士人赫夫利格 ,他的乐队一向纯净均衡;安切尔在1965年录过,宗教氛围尤强; 科林.戴维斯录制的两个EMI版(1965年和1983年)里,澳大利亚男高音道得饰演男主角,嗓音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棕褐色,衬托出浓烈的悲剧感,故在一些书里被评作历史上的俄狄浦斯最佳。
这部《俄狄浦斯王》在伯恩斯坦口中曾被称作斯氏在新古典主义时期“最引人敬畏”的作品,而伯恩斯坦本人的演绎因启用了美国口音浓重的叙述者米歇尔.瓦格纳,还曾被人批过一顿呢。他用的俄狄浦斯是瓦格纳男高音科洛(Rene Kollo)!算起来,科洛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位在录音里担纲此角的瓦格纳(假如不是太“英雄”)男高音吧;另一有争议的版本来自索尔蒂1976年的伦敦爱乐版,有人说它在所有版本里最接近巴赫受难曲的感觉。
接着聊聊配器。小号、单簧管与长笛频频露面,俄狄浦斯在第二幕后半段叹息自己宿命时长笛(第三把是短笛)上同音反复的短促鸣响就饶有斯氏风味。乐队部分的新古典主义特色,还体现在了较少出现浪漫主义常有的渐强、渐弱,更接近巴洛克时期所谓的“阶梯式力度”——那是一种仿若块状的力度对比。斯氏还不常动用乐队全奏,喜欢以不同的配器组合形成对峙性的音响,可能也是从旧时的大协奏曲里获得了参鉴。
最后说到合唱。 全曲中的合唱部分,真不逊色巴洛克的杰作呢,我想,它在剧中大约起到了“第二叙述者”的作用 ,以无常如天际云涌般的背景声音为主角的命运作出了铺垫;从另一角度看,它的庞大音场多少也削弱了主角悲切的个人苦难,是一种恰如其分的缓和,伯恩斯坦的版本就尤有脱俗之美。此外合唱里的威尔第影响也不容低估,包括俄狄浦斯个人唱段“嫉妒命运的安排”(Invidia fortunam odit),都如同对威尔第《安魂曲》影影绰绰的回应,而前后二个荣耀经(Gloria)唱段,则又开始像穆索尔斯基式的东正教合唱了。
我想,正是对高度清晰感与宗教性的强烈追求决定了这部歌剧-清唱剧的方方面面。在不全面的意义上衡量,《俄狄浦斯王》的立足点是以德奥受难曲与清唱剧为范本(诸如高潮部分既安排了单声部吟唱,也有众声之应和),精神上却非常地向往故土,在操作层面又因循着新古典主义之路。那几年,作曲家意识到自己回到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已然不可能,而与俄罗斯文化间的关系缺失又让他觉得烦躁。斯氏坦言,自己花了10年的探索期,才终于找到通往《俄狄浦斯王》与《诗篇交响曲》的那扇门。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