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
时间:2017-03-19 21:24 音乐周报 李瑾
文 | 李瑾
一说到钢琴协奏曲,人们立刻会想到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以及古典作曲大师们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但是这里所说的“十大”钢琴协奏曲,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传统“十大”,而是那些不为人所知或者说被业界忽视的钢琴协奏曲精品。英国BBC电台最近将这“十大”钢琴曲公诸于世,还真让人惊喜。
就像家常菜天天吃,也会有腻味的时候。不如这个时候,我们一同跟着英国人的步伐,也尝尝鲜,看看这十大钢琴曲缘何如此别致。
TOP 1
奇斯霍姆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Chisholm: Piano Concerto No. 2)
这首作品又名“印度斯坦”,是苏格兰作曲家、指挥家、管风琴家埃里克·奇斯霍姆于1949年创作。奇斯霍姆被誉为苏格兰的“巴托克”,人称“被遗忘的苏格兰作曲家”。正因如此,他的这部作品很少人知晓。他在创作中对于民间素材有着非常独到的“巧用”。这部作品是他去远东旅行时的所感。作品犹如庞大世界音乐的蒸馏——将印度的拉格和苏格兰音乐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色彩丰富、充满动力感且颇富异域风情,又非常钢琴化和乐队化。
Top 2
圣-桑的《第四钢琴协奏曲》
(Saint-Saëns: Piano Concerto No. 4 )
这部c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被评论家誉为最富有创意的一部钢琴协奏曲。其独特形式在于这部作品的结构布局:快板中板-行板和快板活泼的快板-行板;实际上这是一个两乐章叠加构成的两个部分、四个段落的钢琴协奏曲。它让很多人联想起他创作的《第三交响曲》。这部作品在独奏部分的钢琴化和乐队部分的展开都相当有层次感。遗憾的是,它被钢琴家们搬上舞台的机会并不多。但实际上,这是一部颇有圣-桑创作个性的钢琴协奏曲。
TOP 3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第二钢琴协奏曲》
(Medtner: Piano Concerto No. 2)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被公认为俄罗斯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与当年的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一样,属于极具影响力的精英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和杰出的音乐思想家。然而,他的一生却富于悲剧性。
他一生创作了三部钢琴协奏曲,可谓是集德国古典和浪漫乐派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充满智慧、深度和力量,也深受拉赫玛尼诺夫、富特文格勒、科索夫斯基、普罗柯菲耶夫的敬重。拉赫玛尼诺夫就将自己的《第四钢琴协奏曲》题献给他。然而,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作品几乎不为公众所知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赤贫之中。这部《第二钢琴协奏曲》旋律优美、主题宽广且富于动力性的展开,充满高度的戏剧性张力。听惯了老柴、普、拉的协奏曲,再听听这部协奏曲,爱乐者定会感慨万千:你可以听到贝多芬英雄式的主题展开,拉赫玛尼诺夫的悠长、宽广和炫技,也能听出勃拉姆斯的逻辑和深邃。
TOP 4
卡巴列夫斯基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Kabalevsky: Piano Concerto No. 2)
卡巴列夫斯基一共创作了四部钢琴协奏曲。这部三个乐章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卡巴列夫斯基1935年创作的,当时他只有23岁。后来他又在1973年重新修订了该作。这部作品有着极为简洁的主题和弹性的节奏,音乐舒展、色彩明快,同时也颇有动力感、空间感和戏剧张力。
TOP 5
哈拉尔·萨弗鲁德的《钢琴协奏曲》
(Sæverud: Piano Concerto)
这是挪威作曲家哈拉尔·萨弗鲁德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早年萨弗鲁德的创作深受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的影响,但随后他的创作转向了实验主义。这部作品尽管用现代派手法创作,但是主题布局和发展以及乐队的层次都相当清晰且有结构感。
因此,是一部近现代时期不可多得的、可听性非常强的作品。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领略到挪威秀丽的山峦以及那些黑暗的洞穴,其叙事性、戏剧张力及和声色彩感,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
Top 6
瓦迪斯瓦夫·泽伦斯基《e小调钢琴协奏曲》
(Wladyslaw Zelenski: Piano Concerto)
瓦迪斯瓦夫·泽伦斯基同样是一位被遗忘的波兰作曲家。出生于18世纪末的泽伦斯基被认为是波兰新浪漫派作曲家的代表,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惟一一部钢琴协奏曲:优美的旋律、高难度的双八度技巧以及第一乐章引人入胜的华彩段落,构成了这首协奏曲华美的特质。这部协奏曲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钢琴家推崇。人们在这个充满斯拉夫旋律的协奏曲中可以看到勃拉姆斯式的结构和肖邦诗意的挥洒。这部协奏曲对于那些演奏了太多“流行协奏曲”并且愿意接受新作品挑战的钢琴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且有意义的尝试。
TOP 7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第一钢琴协奏曲》
(Medtner: Piano Concerto No. 1)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很少被演奏。但这部作品却是钢琴大师霍洛维茨最钟爱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他甚至计划专门为这部协奏曲录制唱片。拉赫曼尼诺夫这样评价:“我认为,你(梅特纳)就是我们这个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
这部协奏曲充满戏剧性的动力,第一乐章就以一个不协和的和弦进入呈示部。这部作品可以听出非常明显的后期俄罗斯乐派的特征:戏剧性张力、悠长的旋律和辉煌的技术段落。然而,或许是因为太过密集的张力展开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不少专业钢琴家也会对这部作品望而却步。当然,由于这部作品在技术上极难,抒情性旋律性被弱化,这恐怕也是它没有被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
TOP 8
阿瑟·布利斯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Bliss: Piano Concerto)
这部协奏曲是作曲家1938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首演于1939年。钢琴家彼得·多诺霍说这是他演奏过的协奏曲中最喜欢的一首。有人形容这部协奏曲是英国版的“皇帝协奏曲”。作品的确有着威风堂堂的气势,能看出这也是一部集浪漫派传统于一身的炫技之作。钢琴家尼古拉斯·斯洛尼姆斯基如此形容这部作品:“有着李斯特式的炫技、肖邦的诗意抒情和拉赫玛尼诺夫式宽广的和声。”
整部作品38分钟,技术高难,不仅钢琴化的协奏非常到位,乐队部分也色彩斑斓恢弘至极,并且很有结构感。可惜这部作品没能够得到广泛的演奏。
Top 9
费鲁乔·布索尼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
(Ferruccio Busoni: Piano Concerto)
时常70分钟的钢琴协奏曲可能在西方钢琴文献中寥寥可数,费鲁乔·布索尼创作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便是其中之一。这部协奏曲不仅长,还在最后一个乐章加上和男声合唱的段落。这让人联想起贝多芬1808年创作的《合唱幻想曲》——那就是一部钢琴与乐队、同时带有人声合唱的作品。
这部协奏曲共有五个乐章,首演于1904年10月的柏林。布索尼担任独奏,卡尔·穆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以及威廉皇帝教堂合唱团担任合唱部分。首演后即褒贬不一,或许是因为作品本身太过冗长、乐队太过庞大(合唱和乐队)、音乐织体太过繁复,使得这部作品没有得到更多的演出机会。
当年,钢琴大师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曾经形容这部作品“冗长得恐怖”。然而,钢琴家皮尔斯·莱恩却在繁复和冗长中发现了诸多亮点:很多段落都很有想象力,在光彩下显现出高贵的风范。就像混合了这位德裔意大利作曲家所受到的文化熏染,其华彩之下透着理性和尊贵。
TOP 10
费迪南德·席勒《第二钢琴协奏曲》
(Hiller: Piano Concerto No. 2)
费迪南德·席勒是19世纪德国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他写了差不多200多部作品,其中有三部钢琴协奏曲。然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被人遗忘。舒曼尤为推崇席勒,称他的钢琴协奏曲是“钢琴文献中集华彩灿烂的乐队和钢琴写作于一身的典范篇章”。前几年,指挥家霍华德·雪莱发现了他的三部钢琴协奏曲,并开始录制这三部作品。英国《留声机》杂志也开始大力推广席勒的作品,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他的音乐。雪莱颇为推崇席勒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他认为,这部作品无论是钢琴化的炫技、乐队的色彩性、作品的戏剧张力还是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对话平衡等方面都堪称杰作,丝毫不逊色于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这部钢琴协奏曲也被认为是颇有英雄风范的代表之作。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