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梅西安 - 时间终结四重奏 Messiaen: 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
时间:2017-12-22 14:41 新民晚报 朱墨青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朱墨青
1941年1月15日,在一个纳粹德国的战俘营里,四位法国战俘在刺骨的寒风中上演了一部新创作的四重奏,他们的狱友和德国军官们一同坐在下面,手捧节目单听得全神贯注,不久,创作这部新作的战俘就被释放了。这个故事听着令人难以置信,但它确为真事,这位幸运的战俘就是后来被称作“先锋派音乐教父”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
二战爆发后,已是巴黎天主圣三教堂管风琴师并且在实验作曲领域名声渐隆的梅西安应征入伍,由于视力差成了个医务兵。法国陷落时,他在凡尔登被德军俘虏并送至格尔利茨附近的战俘营(今属波兰境内)。他在狱友中结识了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各一,于是就地取材地创作并演出了《时间终结四重奏》这部20世纪音乐名作。
在乐谱的扉页梅西安引用了《新约·启示录》第十章中的语句,其中那踏海踏地的天使所说的“不再有时日了”便是曲名的出处。在二战初期德军闪电战的强大毁灭力量下,作为虔诚天主教徒的梅西安借用《圣经》中对毁灭与救赎的阐释,表达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平安的祈祷,在当时获得共鸣是自然的。“从来没有人如此全神贯注地聆听我的音乐,并且如此心领神会。”这是梅西安后来对战俘营首演的回忆。
最近读了单簧管演奏家丽贝卡·里辛的《为时间终结而作》一书,感叹名作背后总是有那么些被作者光芒盖过的贡献者。对这首四重奏而言,若没有这两个人,它可能都不会存在。首先是首演时的单簧管演奏家——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亨利·阿科卡,梅西安在被押送途中就遇到了这位私藏着单簧管的“奇侠”,他让梅西安跟他一同越狱,但梅西安却说此番被囚乃上帝旨意,阿科卡说既是上帝旨意他就应为狱中乐友作曲,于是催生了这部名作。
另一人则仿佛真是上帝的安排,战俘营看守卡尔·阿尔伯特·布吕尔是一个热爱音乐且鄙视纳粹的德国军人,他为梅西安准备纸笔,还安排了可用来专心创作的房间。他搜集乐器,努力促成演出,并且用土豆制作的假公章伪造文件使梅西安很快得到释放。几个月后,梅西安顺利成为巴黎音乐学院和声学教授。
阿科卡虽也在释放名单上,但因于其犹太人身份又被扣留,最后他终于在一次战俘转运过程中带着单簧管跳火车脱逃成功。可惜的是,阿科卡的父亲因在巴黎被捕时梅西安不愿出手相助而最终葬身奥斯威辛,两人的私交就此终结。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战后,恩人布吕尔专程前往巴黎拜访梅西安,他也拒而不见,直到晚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主动联系对方,但布吕尔已去世。
回到作品本身,对它的“反法西斯”特质进行过度解读其实没有必要,作曲家所在的战俘营和人们印象中的集中营还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有两个乐章其实是改编自战前作品。真正使作品傲立于20世纪音乐史的是音乐构思的独创性,在这里,“时间终结”有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传统的节奏被打破了,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手法来达到这一目的,比如第一乐章的构建方式是这样的:钢琴上由29个和弦组成的几乎无节奏感的序列叠加大提琴上用相似方式构成的15个双音的序列,由于两者总时值不等,每反复一次就产生一定的错位,要最终回到初始状态可能需要几小时。乐曲取了其中一小部分,然后再配上用单簧管和小提琴模仿的鸟鸣,这是认为“鸟类比人类更适合做作曲家”的梅西安首次在音乐中使用这一标志性笔触。这种看似无序和随机的手法,使人为构建的音乐能够接近自然界的声响,从而契合他对这个乐章关于“清晨三四点间鸟儿苏醒”的描述,这也是梅西安心目中“天国的和谐之声”。
改编自战前作品的第五乐章(大提琴加钢琴)和第八乐章(小提琴加钢琴)气质一脉相承,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脊梁。钢琴上的和弦伴奏听似有节拍却无节奏感,独奏乐器听似有旋律但走向令人难以捉摸,音乐不知流向何方、止于何时,暗合了作曲家对全作八乐章结构的解释——由于七在西方已是最完美的数字(上帝用七天创造世界),八就代表了永恒。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