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艺术管理 Arts Management |
时间:2016-09-25 23:29 中国文化报 柴小溪 唐志成 王 彬
近年来,我国剧院建设步入快车道,越来越多“高大上”的剧院在各地拔地而起,这股兴建热潮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这些在建或计划建设的国有剧院普遍体量庞大、设备豪华,然而其中不少常年闲置,一些要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运转,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无法发挥普及艺术、惠及民生的服务效能。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剧院落成后暴露出的问题引发各界思考:该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
剧院运营遭遇多条“拦路虎”
剧院“建得起用不起”,与各地政府“重建轻管”的思路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各地不少剧院项目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盲目上马,缺乏科学论证为后期的运营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剧院外观的新奇、设备的先进,推高了剧院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只关注剧院外观豪华与否,而忽略设备与实际需求的对接,有的剧院后期还要重新改造舞台灯光系统,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巨额的运营费用必然导致剧院要靠提高场租和票价来弥补。演出团体无力支付不菲的场地费,观众也难以承受过高的票价,剧院陷入演出内容单一、失去群众基础的恶性循环。
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同样困扰着剧院的发展。山东省烟台市胶东剧院在运营中就遭遇了闲置之“痛”:剧院2014年演出场次不足40场,2015年为52场,今年上座率仅为60%。据剧院所在地烟台市莱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纪照宇介绍,由于缺少专业团队,成本控制和剧目引进成为短板,“从保利和中演院线聘请的几位管理人员对本地资源和市场不熟悉,效果不太理想。”实际上,我国剧院管理人才的缺乏,令很多剧院难以走上现代化经营管理之路。
对二、三线城市和乡镇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区域演出市场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这些地区文化消费水平较低,也缺乏对剧目的宣传和对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意识的培养。另外,部分演出团体对乡镇演出市场的需求不甚了解,缺少演出动力。有数据显示,京津沪以外地区的剧院运营普遍困难,二、三线城市演出活跃率尤其低,年演出场次不足30场的剧院约占七成。
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剧院由各地政府自主修建,虽在工商部门备案后会到属地文化部门备案,但立项和修建过程中缺乏相关机构的专业意见;再加上各地剧院所有权、经营权的归属情况较为复杂,都给剧院建设管理和业务指导造成了一定困难。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运营模式
即使不少大剧院在建设之初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但其作为重要文化场所,仍有大量用武之地和诸多可以改善提升的空间。为改变新建剧院空置率高、运营维艰的状况,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剧院运营模式。
在演出市场较为成熟的城市,如上海、重庆等地剧院联手中国保利集团,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上座率、缓解运营压力。2003年,上海采用招投标方式面向全国寻找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管理者,首开国内剧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改革先河。剧院运营迎来质的飞跃。据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介绍,剧院自2005年投入运营以来,截至2015年共演出5000余场,累计接待观众520万人次。
另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旗下中演院线直营管理的广州大剧院运营成效颇丰。2015年,广州大剧院营收总额近1.4亿元,同比增长近100%。其成功的背后,是央地合作、演出院线模式的支持。通过与专业院线合作,大剧院实现了剧目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供应和管理,不仅降低了演出和营销成本,更能借助中演院线专业的品牌管理和高质量的演出资源,吸引并培育更多观众。
面对我国二、三线城市院线演艺资源匮乏、群众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的现状,一些自主经营的国有剧院走出一条“商业化运作、公益性惠民”的经营道路。2015年,包头大剧院全年演出107场,上座率达75%。百姓愿意看演出,源于剧院运营有道。据包头大剧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欣介绍,演出剧目设置多元,考虑不同消费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剧院积极与企业建立商业合作关系,社会赞助缓解了剧院的运营压力,实现了剧院与企业客户资源的共享,有助于票务推广。
国有剧院虽属于公共文化设施,但实际运营中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我国剧院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不能只充当“钱袋子”的角色。组合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无疑是盘活剧院资源的有力之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招标形式将剧院开放给企业、积极寻求社会赞助的做法值得推广,“这不仅能提升剧院管理方的市场意识,使之自发改善剧院上座率,还可以通过社会化运作降低设备维护费用等在剧院支出中的占比,剧院收入可更多用于降低票价和艺术推广,惠及群众。”
城乡互动实现剧院双效统一
建设剧院的热潮也影响到我国广大的乡镇地区。以前,农村虽然有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但大多在露天广场进行,条件较差,乡镇影剧院的出现极大缓解了这些现象。然而,虽然不少乡镇进行了影剧院建设,并积极提升硬件设施,但剧院上座率低以致关闭或改作他用的消息依旧屡见报端。究其原因,乡镇影剧院演出内容单一,群众观看热情不高;而从剧院的经营结构来看,政府补贴占主导,一旦财政吃紧,剧院生存难以为继。其实,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乡镇影剧院大有可为。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就借助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群众文化基础好等优势,率先走出一条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之路。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借鉴电影院线运作模式,在全区推行“1+X”城乡演出院线制。鄞州区将乡镇影剧院从政府直管项目中剥离,委托宁波剧院专业团队经营,整合城乡演艺资源。剧院还通过“演出+讲解”模式、剧目“点餐”式服务等提升群众观演意愿和欣赏水平,稳步培育市场。“截至目前,由专业演出公司管理运作的3家乡镇影剧院平均年演出场次逾50场,上座率达80%,接待观众逾10万人次。”宁波剧院经理、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敬文介绍。
不过,施敬文也表示了担忧:“目前,演出公司全面负责剧院经营,一些乡镇就出现了‘坐等靠’的倾向,自主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强。而且,乡镇政府也没有自己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干部队伍,内生动力不足。”对此,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认为,剧院业主方除了要关注营销、推广等环节,更需改变“等靠要”的心态,积极参加行业内的交流会,掌握更多资源,“目前国内就有经纪公司专门对接基层剧目资源,引进国外节目好、费用较低的院团,这就非常符合乡镇剧院的实际和发展需求。”
城乡互动的模式既盘活了资源,也符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城乡演出院线制的建立符合文化发展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趋势。“其将此前分散的、个别的,但业务相关联的剧院整合起来,破解了单个剧院引进演出会受到成本和收益制约的难题。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营使剧院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打通“建管用”环节 以需求为导向
一方面是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剧院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建成后的剧院利用率不甚理想,以剧院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热”“使用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使用的脱节。对此,潘燕表示,目前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正在牵头剧院建设、管理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标准,以期科学引导剧院建设。她还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今后能出台剧院建设报备相关管理办法,监督指导剧院建设,从源头上扭转‘建管用’脱节。”陈少峰也建议,剧院开工前需从当地人口总量、文化资源等角度综合论证建设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剧院的选址和规模;建设阶段应充分考虑剧院功能需求,业主方和经营方宜共同决策,以免造成剧院设计不合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剧院业主方以委托经营的形式将剧院托管给专业剧院公司。对于暂不具备运营能力的业主方而言,这有利于剧院明确定位、规范管理,但作为业主方的政府部门只当“房东”,托管后便不再管理,则背离了剧院的建设初衷。魏鹏举认为,业主方要避免不加论证,简单将剧院委托给其他单位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也要承担起文化责任,包括监管剧院的经营情况、对文化惠民类演出做出相关规定等。潘燕也谈到,在二、三线城市,一个大剧院往往就能容纳整个城市的消费体量,城市发展区域特色剧目的目标与托管单位的经营策略之间有时存在矛盾。地方文化市场培育与经营管理单位规划的冲突,未来或将制约地方剧院发展,“托管双方宜就地方文化发展和剧院社会化经营达成协商意见,寻找提高剧场使用率、培育特色文化市场的两全之策。”
“让剧院不再闲置,真正实现文化惠民,管理方应建立起综合考核体系,不仅统计上座率、场次等数据,还要探索市场化运营的考评方法,如是否与社会力量合作扩充演艺资源、是否有效对接群众需求等。目前,我国剧院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调动各方力量,打通‘建管用’环节,才能让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摆脱闲置困境,真正将惠民落到实处。” 陈少峰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