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悲歌》又名《处世难》,为刘天华于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无泪难以名状。但此曲却非一般,它不是个人或家庭遭受什么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
乐曲简介
《悲歌》又名《处世难》,是刘天华创作于1927年的一首二胡曲。该曲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是对时局的不满,悲伤之情的展示,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但悲愤之余,又深感报国无门,深深地包含了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无奈和刘天华本人的愤懑之情,是一首悲凉之曲。
创作背景
该曲创作于一九二七年冬,正值作者任教于北京大学、女师和艺专时期,当时军阀混战割据,奉系军阀赶走了皖系段祺瑞,占领了河北,进驻北京。军阀张作霖手下政客刘哲充当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大肆对教育事业进行摧残,将北大,师大,工大,医大,农大等9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强行合并成一所不伦不类的“国立京师大学堂”,接着又以“音乐有伤风化,无关社会人心”为由,勒令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女大音乐系停办,后经刘天华与音乐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奔走呼告,女大音乐系才得以幸存。而萧友梅主持多年的全国仅有的高等音乐教育就这样被毁于一旦。在这种形势下,刘天华先生悲痛欲绝,处事艰难之感尤其强烈。他说:“目睹艺专音乐系及北大音乐专科的停办,凡我同人无不疾首痛心。”在这种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他写出了《悲歌》一曲,在生前一直反复推敲修改此曲的板眼于弓法,知道1932年4月准备出版不久,刘天华先生却与世长辞。至此,此曲乐谱的板眼和弓法未能定型。流传的有两种版本,是其弟子沈仲章和陈振铎根据会议和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的乐谱。
乐曲赏析
《悲歌》是刘天华创作的第四首二胡独奏曲,如果说,前三首主要是“继承传统音乐”的产物,那么,这一首则有明显的借鉴西洋技法的印记。大量使用变化音(#I)(#5),甚至把五声音阶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变成大三度(3#5)(6#1),这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洋味,但听来却比较自然,并无怪诞别扭的感觉。乐曲开头几小节象是西洋音乐的大调式,中间出现了"#5",又象是和声小调。其实它的基本调式仍是中国五声音阶商调式。出现得最多的一个音“2”,是它的主音,乐句不论长短,总是围着这个音转,最后由邻近音导入主音结束,全曲总体上仍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
演奏技巧
刘天华一贯主张从“东西方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这首《悲歌》正是他创作思想的体现。从作曲技法上看,这是一首单段体散板式的宣叙调,节奏很自由。它没有引子,没有铺垫,一开始就单刀直入,进入了“角色”。旋律线随着情绪的起伏上扬或下落,完全不受人声音域的限制,而是十分“器乐化”的。此曲现存资料有两种弓法,都是刘天华亲传。其实从此曲产生直至刘天华先生逝世,弓法一直未最后确定,甚至连小节线也是为便于初学者而勉强划分的。这样的情况,在二胡曲创作中可以说很少见,在十大二胡曲中是唯一的一首,这或许是由于此曲情绪跌宕,使作者很难确定一种唯一合适的弓法来加以表达。两种弓法在连奏断奏上有不同的处理,从而产生不同的呼吸和语气。初学者可选择一种,照谱练奏;成熟的演奏者则不必太拘泥,可以将两种弓法加以溶和,自由运用和发挥。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