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为中提琴与乐队创作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完成于1834年,是应小提琴演奏大师帕格尼尼之约而写的,伯辽兹未能按照帕格尼尼的希望写出一部中提琴协奏曲,而是以英国伟大的浪漫派诗人拜伦的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情节片断为题材创作出了由中提琴与乐队演奏的四乐章交响曲。
柏辽兹在爱情的疯狂中创作了《幻想交响曲》,然后,他在绝望中和一位年轻的女钢琴家订了婚,而后去了意大利。但是不久之后,这个女钢琴家却嫁给了别人。柏辽兹原本想报复新郎和新娘,但是他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再赴意大利四处游荡。
终于,哈丽特·史密森被柏辽兹所感动,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中情人成为了柏辽兹的妻子。但是,热情很快冷却了,因为柏辽兹爱的是莎士比亚,而不是史密森,他的理想在音乐当中。婚后最初几年,柏辽兹完成了《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背景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根据拜伦的诗歌《恰克斯·哈罗尔德游记》而作,原诗描写了一位厌倦了贵族生活而离家出走的贵族青年的经历,宣扬了反抗专制的思想和对自由的向往。音乐同时也记录了失恋中的柏辽兹在意大利之行中的感受,他曾说过,这部作品描写了他在意大利阿布鲁齐山区的观感。它可以说是一部自传性作品,疯狂世界中孤独的哈罗尔德实际上就是柏辽兹自己的缩影。
这部作品是以中提琴主奏的交响曲,最初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之邀而作,但完成后的作品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协奏曲。全曲总共四个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口诵晚祷的香客们的进行曲”、“一个阿布鲁齐山民对他的情人所唱的小夜曲”、“强盗们的宴饮”。作品中以中提琴演奏出的宽广而极尽轻柔的忧郁旋律,就是哈罗尔德的形象。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依旧是以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奏为最佳,其特色是充分揭示了忧郁的气质,散发着丰富的色彩,展示出华丽的音响,而这些也正是柏辽兹随后更多作品的特点。戴维斯曾两度录制这一作品,在philips录制的唱片编号为416431-2,在EMI的录音由梅纽因演奏中提琴,可惜目前没有再版。
乐章介绍
哈罗尔德在山中
- 第一乐章是“哈罗尔德在山中”。开头略带忧郁的赋格段展开,如同一个漫步在山中的人的思索,大自然的美景抚慰了他的心灵,他逐渐感觉到周围一草一木的温柔,最终感受到心中平静然而巨大的欢乐,中提琴演奏的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念,最终也加入到象征了另一段欢乐的赋格段当中。
朝圣者的进行曲
- 第二乐章标题是“朝圣者的进行曲”。乐队描绘了唱着晚祷缓缓行进的朝圣者的队伍,中提琴固定乐念在中段的进入,就好像一个在旅馆中辗转难眠的旅行者,听着外面的歌声,独自默念的祈祷。这一个乐章静谧如同夜的音乐,很多人都认为是伯辽兹最动人的音乐,连幻想交响曲中描绘的夏日黄昏都无法超越。
登山者的小夜曲
- 第三乐章是登山者的小夜曲。乐队演奏的是意大利民歌风格的旋律,纯朴浓郁的木管模仿了意大利的风笛。田园风光,固定乐念形成了对位,相互缠绕,结束在一片迷失的安宁当中。
强盗的纵酒狂欢
- 第四乐章是“强盗的纵酒狂欢”,类似于幻想交响曲当中的巫魔会。中提琴回忆前面乐章的动机,屡次被粗野的打断,乐队逐渐陷入了疯狂和混乱,但是中提琴坚定而勇敢地回到了朝圣者的进行曲的主题。中提琴在结尾演奏的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念,但这一丝乡愁,结束了整个旅程。
赏析
李斯特对伯辽兹的这部作品极为赞赏,曾撰有专文《伯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这是一位伟大作曲家对另一位伟大作曲家杰作的最深入、精当的分析,以下关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介绍文字即摘引自此文。
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中,明显的革新和发明是:诗意的标题和性格化的旋律。关于作品的标题,人们常常问:我们现在所谈的这部交响曲什么叫作《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呢?这个名称是否与某种特殊的意义或回忆联系着呢?其实,我们只要一听完这部作品,即使我们不知道它的标题,也不难相信,主人公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这部长诗虽然名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实际上却是写拜伦自己。这个伟大的、在意大利漫游的人,他珍视古代的一切遗物,尊崇每一位天才,他的心对每一个勇敢、坚决、崇高的人的叹息都有所感应。他深切地关注一切令人痛苦的问题,热烈地同情每一个受难的人,为人们失去了的光荣而挥洒同情的热泪……毫无疑问,伯辽兹正是被这个有些有肉的形象所吸引,并产生出这样的想法:如果哈罗尔德能够摆脱那些沉重而痛苦的思想,投身到虽然较为平凡、见闻狭窄,却是更为朴实、热情的人群中,那么,他那颗充满剧烈痛苦和力求在动人的诗篇中寻求自我表现的心就能自由。
伯辽兹和那位骄傲的英国勋爵大不相同,后者悲叹世风日下,他愁郁地站在伟人们的墓前,像是站在他祖先的葬身地一样,他宁愿暗自感伤而不顾现实生活的召唤。可是伯辽兹,这位即使在极端痛苦、厌倦的时刻也从未消极、悲观的人,完全有理由反对这种对美好的大自然和美好的感情缄默、忽视的态度,正是美好的大自然和这些美好的感情使得意大利永远充满了活力,正是它们输送给意大利的美妙身躯以新鲜的血液,是它保持着隽永的、从不衰竭的青春活力。伯辽兹舍去了主人公姓名中‘恰尔德(Child)’这个封号,它虽然十分简单,却是封建时代贵族的标志。……伯辽兹在自己的音乐中塑造的哈罗尔德是一个弃功名富贵如敝屣的人,他忘却了‘Child’这个封号,他只记得吞噬着他心灵的无边的痛苦和难以排解的忧伤。
主人公思索着种种矛盾的问题,这些矛盾由于直接与意大利的蔚蓝晴空相联系而不能不触动他那颗充满失望和痛苦的心,但这颗心终于摆脱了深思积虑的羁绊,忘却了往日的哀愁,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加入到那些宁愿领略生的欢乐而不愿享受死后荣耀的熙攘人群中。
交响曲名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作曲家正是想以这个标题表现意大利美好的大自然,表现意大利人豪放、敏捷、热情的性格在主人公充满痛苦的心灵中留下的印象(主人公的心灵是由中提琴奏出的那个无伴奏乐句表现的),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美妙的大自然怀抱里四处漂泊的流浪者。
第一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柔板,转快板)。没有更好的开端比这段开头更适于表现即将出现的主题旋律所表达的感情了。起初是一个由弦乐演奏的赋格乐段,它与管乐奏出的答句交替出现,造成一种特殊的、阴郁的管弦乐色彩。之后出现的几个和弦音域跨度达到三个八度,由小提琴的颤音衬托出来。这几个和弦像是透过乌云的阳光一般,预示了代表主人公哈罗尔德的主题,此时只是表现他的临近。音乐在小调上它随后经过多次变奏,但并未反复过。赋格引子的节奏保持着半音上行,仿佛是笼罩着大地的一片迷雾。最初的几小节以极弱的力度重复着,令人想起隐没在雾色中的景物。最后的小调和弦过渡到竖琴上,随即竖琴奏出了异常清晰的大调琶音,引导出中提琴的独奏:
哈罗尔德出现了,忧郁的独奏乐句似乎体现着诗人如下的诗句:
别人的船遍处航行
而他的船却无处停泊。
……
生活在人烟稀落的地方,
只爱那大自然,岂不美妙?
……
我好像已经忘掉了自己,
而和身外的大自然连在一起;
高山使我感到欢乐,
喧嚣的城市却够使我厌腻。
大自然的一切都不会令人厌恶,
只怨难以摆脱那讨厌的肉体,
它把我列进了生灵的队伍,
虽然我的灵魂能够飞翔,
在广阔的天空遨游。
中提琴象征着哈罗尔德的声音,表现着他的内心世界,不管听起来多么郁闷、低沉,却始终在整个管弦乐音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就像一个情感丰富的人的叹息声在空中飘荡一样。在四周神奇的景色中,宛如大海中的海豚,他在无边的太空中飞翔,一直飞到仿佛是水底暗礁般时隐时现的、雾气弥漫的天的尽头。
忽然旋律变得更为黯淡,声音逐渐远去,崇高的心灵收起了它的羽翼,种种幻觉令哈罗尔德感到无比倦怠。而大自然把发自内心的叹息声重又送还给我们,把它变成千百种美妙、和谐的声音。随后的快板仿佛将我们带到了灿烂的晴空下,领略明朗、鲜艳的色彩和奔放、狂热的激情。作曲家以卓越的手法给一切都罩上了双重色彩:周围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无边的痛苦交替地攫住主人公的想象和心灵。
第二乐章香客进行曲(小快板)。这首脍炙人口的进行曲的节奏每隔八小节后就被一幅音乐画面所替换,表现了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晚祷的赞美诗。中提琴的独奏乐句表现了哈罗尔德的到来,他并不为眼前的情景所动,沉浸于冥想之中。但在作为插段出现的宗教颂歌中,哈罗尔德的主题变得激动起来,我们听到独奏中提琴以优美的琶音伴和着宗教颂歌的庄严和声。最后,香客的进行曲逐渐消逝于远方,我们同主人公一道置身于愈来愈暗、愈来愈静的温馨的黑夜之中。
在第三乐章阿布鲁兹山民的小夜曲(很快的快板,转小快板)中,哈罗尔德以爱情场面的目睹者身份出现,正像在前一乐章里曾经是宗教场面的目睹者一样。乐章一开始即以火热的谐谑曲节奏引人注目,在这一背景上出现了一首温柔的小夜曲旋律,这是意大利乡间那种由牧民乐师演奏的小夜曲,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乐趣和幽默感。哈罗尔德的声音,说得更准确些,他的目光——这个忧郁的、目睹着眼前的充满柔情的场面的目光——和由英国管如絮絮细语般奏出的极为动人的主题柔和地结合在一起,音乐本身的进行具有了某种庄严气息,像是罗马乡间那一座座拱桥,当夕阳西下时分在霞光辉耀的地平线上显出一个个优美的轮廓。
第四乐章强盗的酒神节(疯狂的快板,转柔板,转快板,回到原速)表现哈罗尔德加入了强盗们的欢宴。以此作为结尾,作曲家这样选择是否恰当呢?许多富有同情心的人都不愿看到一个高尚的人在阴暗的魔窟里苟延时日,就此堕落;也有的人深切地关注着哈罗尔德,被他地遭遇深深感动,他们就像哈罗尔德一样一反自己的意愿来到这个阴暗的地方,强使自己加入这个令人厌恶的酒宴。乐章从酒神节的动机开始,一段相当长的音乐仿佛是在回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这些回忆或给哈罗尔德带来良心的谴责,或让他忏悔。香客的进行曲,阿布鲁兹山民的小夜曲,哈罗尔德的主题,一切都被酒神节主题的疯狂喧闹所淹没。
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开山之祖,他独创了标题音乐“固定乐思”的创作手法,他的举世闻名的《幻想》交响曲和这首《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等作品即是使用“固定乐思”的典范而成为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重要贡献。柏辽兹自称:“我的音乐的主要特点是富于激情的表达方式,强烈的热情、有生气的节奏和出人意料的转折。”
柏辽兹受好友、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的委托,完成了这部为中提琴和乐队而作的、有标题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他在《回忆录》中曾写道:“这部作品就是写一系列由乐队演奏的场景,而中提琴在这里就像一个闲游的回忆之中。我要把这个乐器当作一个忧郁的梦幻者,就像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的风格。因此把这部交响曲叫做《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意大利的山区风光和拜伦长诗的传奇色彩仅仅成为创作的素材。本曲实际上更象是作曲家本人的传记。这部形式特别的交响曲是各地音乐会经常演出的交响乐名曲之一。
乐曲由四个乐章组成,中提琴独奏呈示的哈罗尔德主题即“固定乐思”,在整个乐曲中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第一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忧伤、幸福与欢乐的情景”,由从容的序奏和充满生气的主要部分组成。独奏中提琴富于表情地唱出哈罗尔德主题。第二乐章“唱着晚祷的朝圣者在行进”,是富有诗意和描绘性的慢板乐章。中提琴演奏固定乐思,表现哈罗尔德眺望正在唱着虔诚的赞美诗徐徐前行的朝圣者行列。第三乐章“阿布鲁齐山民献给情人的小夜曲”,急促的、诙谐性格的合奏过后,英国管在弦乐伴奏下,奏出质朴的小夜曲。第四乐章“山上强盗的狂宴、对过去情景的回忆”,在激烈的主题之间,前三个乐章的部分段落回忆般地奏出。中提琴则时而悲叹、时而狂乱,表现哈罗尔德自暴自弃进入了强盗的洞穴。最后,乐曲在狂暴的气氛中结束。
音乐故事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阵容里,法国作曲家赫克特·柏辽兹是开风气之先的一位。他是大胆的音乐革新家,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开拓者。他的那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抒情是浪漫派音乐的主要特征,他的新颖独特的配器法使交响性音乐获得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音乐道路的踬顿和生活的困厄还把他造就成音乐评论家和小品文作家。
柏辽兹的第二部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一部在交响作品中物出其类的怪杰之作。在法国音乐史里评价柏辽兹"是那么一种罕见的人,既无古人,又无来者,自弃于传统之外,乖戾奇特,时而平庸低下,时而出类拔萃,简直是一个畸形怪物。"但是在欧洲音乐史上,对柏辽兹的评价要高得多。做为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艺术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他把主观感情世界放逐于大自然,以非理性的梦幻世界亲近大自然。这样的艺术特性受到各国浪漫派音乐家的认同,被认为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艺术特征。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正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柏辽兹写《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缘起于19世纪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作曲委托。根据柏辽兹的回忆,1833年12月的一天,柏辽兹指挥演出他的《幻想交想曲》,这部交响曲当时在巴黎的舞台上正在走红。演出结束后,柏辽兹正要离去,一个肩披长发面色苍白的意大利人在音乐厅的前厅与他会面,这就是声震一时的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帕格尼尼先是热烈地赞扬了《幻想交想曲》,接着又热情地鼓励柏辽兹在艺术上的探索。柏辽兹回忆说:"他那炽烈的赞辞把我的心灵和我的头脑都点燃了。"使两位艺术家一见如故的是他们在浪漫派音乐上的志同道合。几星期以后,帕格尼尼到柏辽兹家里拜会了作曲家,正式向柏辽兹提出了作曲委托。帕格尼尼当时得到了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制作的中提琴,他想用这把中提琴开演奏会,但是没有合适的曲目。巴罗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典音乐文献里不乏中提琴名作,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大师都为中提琴写过不朽的名作,但是以帕格尼尼的艺术个性,他不会去演奏这些已成绝响的古典作品的,他要求的是有时代特色又能展现他那出神入化的弦乐技巧的作品。他看中了柏辽兹的艺术个性,所以请他为自己写一部中提琴协奏曲。柏辽兹对帕格尼尼的邀请当然感到荣幸,但又没有把握。帕格尼尼的演出他是看过的,对于这位魔法师一般的演奏家的音乐要求,柏辽兹心里很清楚。他向帕格尼尼表示为难,因为自己不会拉中提琴,对这件乐器的个性和表现形式没有必要的了解,恐怕难以胜任。事实上岂止是不会拉中提琴,柏辽兹连一个作曲家必须会弹的钢琴也没学过。而帕格尼尼却认定了此事一定要由柏辽兹来做,他本人的性格和艺术特性使他对柏辽兹这样浪漫无羁的作曲家寄予厚望,他期待得到一部狂放热情的协奏曲,像一匹烈马一样由他来驾驭驰骋。柏辽兹接受了作曲委托。
柏辽兹立即开始工作,为了迎合帕格尼尼的要求,他起初努力向中提琴独奏的方向靠近,但是又要注意不能减弱乐队的重要性,柏辽兹做为交响性作曲家他重视的是乐队的整体音响。经过不长时间的摸索,柏辽兹很快就找到了表达方式,他迫不及待地写出了第一乐章。帕格尼尼得知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已经完成,便提出要看看。他一看到乐谱里有大段的音乐由乐队唱出,独奏中提琴退到一旁"消息",便大呼不行,并且指出,让他这么长时间地沉默是绝不能接受的,中提琴声部必须从头至尾都在歌唱。帕格尼尼显然非常失望,而柏辽兹只得表示这样技巧性的协奏曲还是由演奏家自己来写为好。合作不成功,但两位音乐家并没有不欢而散,至少,在音乐上帕格尼尼没有提出任何批评性意见。不久,帕格尼尼从巴黎回意大利去了,两个人再次见面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帕格尼尼离去以后,柏辽兹继续完成手头的工作。这一次,柏辽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音乐不能符合帕格尼尼的要求,索性不再费尽心机为炫耀中提琴的风采而伤脑筋。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想起了一个念头,就是写一系列由乐队演奏的场景,而中提琴在这里应该像一个闲不住的人那样,参与其间,而又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把中提琴用于我在阿布鲁齐山区漫游的诗意盎然的回忆之中。我要把这个乐器当做一个忧郁的梦幻者,就象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风格。因此把这部交响曲叫做《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柏辽兹最初接受委托是写中提琴协奏曲,最终完成的是一部四个乐章有中提琴独奏的交响曲,乐曲标题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启蒙运动的文学有着很亲近的姻缘关系,柏辽兹的音乐尤其如此,他的几部主要代表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托生于文学名著。"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这一文艺学判断无疑是一语中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情感资源来自于英国诗人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拜伦的这部长诗共分四个部分,既是游记,又是抒情诗,诗中的旅游者哈罗尔德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神秘人物,其实是拜伦自己的精神面具。长诗叙述了哈罗尔德在欧洲各国游历的所见所闻,不仅提供了富有诗意的异国情调和风土人情,还吐露了一代人的悲郁心情和对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代的幻想破灭。诗里表达了浪漫主义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悬殊。《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一、第二部分发表以后立即使拜伦获得声誉,在文学界赢得了"多愁善感的自我主义者"的名声,他的名字既是最深刻的浪漫主义忧郁的象征,又是追求政治自由的象征。
柏辽兹给自己的交响曲标题为《哈罗尔德游记》,并不是想为拜伦的长诗加以音乐的诠释,而是借用哈罗尔德这个忧郁浪漫的感情符号,仅此而已。音乐上除了忧郁的抒情性以外,与拜伦的长诗无任何关联。所以有人说,这部交响曲不如叫做《柏辽兹在意大利》。柏辽兹虽然没有像当初的承诺那样写一部中提琴协奏曲,但是他把交响曲里的主要主题全部交给独奏中提琴,由中提琴在整部交响曲里反复歌唱,中提琴那特有的阴郁音色突出了忧郁的浪漫抒情,当中提琴一出现,就仿佛看到了哈罗尔德即柏辽兹登场。强烈的主观情感是浪漫派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感情的泛滥必会打破音乐的均衡与统一,所以浪漫主义作曲家不可能按照古典音乐传统作曲,在情感作用的支配下,音乐是没有严谨的形式限制的。
1834年11月,《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在巴黎音乐厅首演,柏辽兹没有亲自指挥,中提琴独奏由小提琴家优兰担任。演出没有获得期待中的成功,事实上,如果不是优兰的精彩演奏,几乎就是失败。首演之后,获得声誉的不是作曲家本人,反倒是演奏家优兰,人们称誉他是"中提琴的帕格尼尼"、"乐队的拜伦"。
直到两年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再度公演时,柏辽兹亲自指挥乐队,独奏者仍是优兰,这次乐队在柏辽兹的指导下演奏得符合作曲家的艺术构思,作品才获成功。此后,在柏辽兹的有生之年,只要演出这部作品,他都要坚持亲自指挥。
几年以后,帕格尼尼听了这部本该属于他的交响曲,他被作品的强烈抒情性所震动,他不吝辞藻地热情赞扬这部交响曲,丝毫也没有因为自己当初意见不合而有任何保留。但是,帕格尼尼却从来也没有演奏过《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帕格尼尼以作曲酬金的方式给了柏辽兹两万法郎,因为柏辽兹此时已贫困得不成样子了。
(北京文艺广播 《经典音乐故事》)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