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此曲为李斯特最早出版的交响诗,灵感来自于法国文豪雨果的诗集「秋叶」。
雨果的诗写到:
「诗人听见两种声音,一种是献给神的庄严的赞美和欢呼,另依种则充满苦闷、悲痛、邪恶和诅咒。前者是大自然,后者是人生,这两种声音,像争斗一般纠缠着,最后成为神圣的沉思而消失」。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表现大自然的神秘与无现,接着出现甜蜜的、类似于黄昏旋律,;然后是赞颂大自然的雄伟,。面对人生的苦恼,描写人类情绪的乐音,显得很 不安,;当人面对大自然而领略到神圣之后,庄严的旋律立即响起,第二部分是强而有力的音响,象征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而最后音乐再度回到缓慢 的速度,象征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并献上永恒的颂歌。
山间所闻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 第一交响诗
交响诗 Poème Symphonique 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体裁的代表,又称音诗,是标题音乐的重要类型,由李斯特首创。其形式不受拘束,通常为单乐章结构,作曲家通过文学诗歌、历史事迹、戏剧、神话等艺术形式的题材的内容和他们的想象来自由安排音乐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了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音乐与文学相融合的体裁,以诗的内容为出发点的,所以它在音乐形式与技巧上也有着诗一样的自由。这充分体现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无拘无束和大胆创新精神。通常保留了奏鸣曲式的一些特征,各段落速度的变化与对比又似把交响曲套曲浓缩在一起,以主导动机贯穿变化达到音乐的统一和戏剧的发展。
李斯特共作有十三首交响诗,其中最著名的有:以拉马丁的诗为依据的《前奏曲》,根据哥德的同名戏剧而写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和《普罗米修斯》,根据雨果的同名诗创作的《玛捷帕》,从考尔巴赫的壁画得到灵感的《匈奴之战》,以席勒的同名诗为基础的《理想》,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的《哈姆莱特》。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虽然李斯特的交响诗所依据的诗歌、戏剧、美术和神话故事都有具体的内容,但是他在写作交响诗时却总是在总体上避免对此进行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在他的交响诗中很少有叙事所要求的细微末节和率直表现,而是从诗意的角度体现原作的精神,人们称之为“诗意多于视觉”的“想象力”。而在他的追随者中,除了极个别的作曲家(如柴科夫斯基)外,很少有人遵循他的这条“原则”。
李斯特的交响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 1. 将奏鸣曲快板和奏鸣交响套曲的特点结合在单乐章的作品中。交响诗的主要部分一般是由一系列各种性质的插部组成,从奏鸣曲快板的角度来看,它们与主部、副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正相适应,而从套曲的角度来看,则又符合予四个乐章(快速的第一乐章、抒情的第二乐章、谐谑曲性质的第三乐章和终曲性质的第四乐章)的布局。
- 2. 交响诗中插部之间的对比往往比奏鸣曲快板中的对比更强烈,而插部本身往往多于三个这就给予作曲家体现标题构思、反映各种种类的题材以很大的自由。
- 3. 使用单主题及主题变形的原则来发展所有的主要主题,使结构较为庞大的、多段落的交响诗非但不显庞杂和松散,反而因此加强了戏剧性。李斯特的主题变形手法,是以一个主题核心为基础,派生出一系列表现不同音乐形象的主题来,同时又保持着音调上的联系。从表现意义来讲,李斯特的主题变形和柏辽兹的固定乐思以及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主导动机都不一样,它并不始终代表某一形象,主题在变形后所表现的是不同的形象或意境。李斯特的主题变形有两种手法,其一是从一个核心主题派生出一系列新的主题,新主题从原来主题的核心音调蜕化而出,但改变了原来主题的结构,如《前奏曲》的疑问动机派生出充满青春活力的主部主题、安静明朗的连接部主题、抒情性格的副部主题和牧歌风格的插部主题;《塔索》船歌主题结尾的三连音音调派生出典雅的小步舞主题。又如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取材于雨果的《秋叶》第五首)表现人和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其中表现自然的四种音调(即引子中表现自然界的广漠、神秘、平静的境界的旋律;唤醒世人起来赞美世界的美好与和谐的呼声;主部中像晚歌一般温柔的旋律;副部中表现自然界庄严雄伟的旋律)是全曲构成的基础,其他主题都从它们变化出来。其二是从一个主题变形为另一个主题,改变体裁,改变形象,但不变结构,如《前奏曲》的连接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变形为再现部中的两个威武雄壮的战斗进行曲主题;《塔索》在尾声中,船歌主题变形为辉煌的颂歌,小步舞主题变形为胜利进行曲等。
#p#副标题#e#
李斯特的第一部交响诗《山间所闻》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的创作冲动产生于李斯特早年生活在巴黎的时期。当时他和诗人雨果常常在巴黎年轻艺术家的圈子里会面。一次,雨果动情地朗诵了他的诗作《来自山上的声音》 (后来编入他的诗集《秋叶》中)李斯特大受感动。他很想用音乐来描述诗中的意境和自己的感受,但这个愿望被暂时埋在心底了。或许他觉得当时他的主要工具钢 琴尚不能满足这首诗带来的一切。直到1848-1850年他逐步掌握管弦乐队的创作后。在管弦乐队的巨大潜力面前,李斯特充分施展了自己想像力的新天地。 当管弦乐队这块色彩丰富的调色板在他面前铺展开来,雨果的诗情画意立即涌上了脑际。
《来自山上的声音》极富灵感。雨果描述了他在大自然中听到的一切:神秘的絮语、奇妙的和谐,令人肃然起敬的宏伟。在这无可比拟的声音面前,人世间的 嘈杂,因痛苦和欲望而产生的种种叹息,显得多么卑微。雨果在诗中描绘了自然于人类的差别与战争,最终是大自然的力量使人类归于安宁、和谐。李斯特历来对彼 岸世界有着无尽的向往,他心目中的自然界是神圣的,是在上帝光照下的至高境界,因此他和雨果的思想有着强烈的共鸣。
1849年,《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Symphonic Poem No.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在魏玛完成,随后分别于1850年和1854年进行两次修改,最终于1857年定稿出版,题献给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arolyne zu Sayn Wittgenstein)。作品为降E大调,李斯特写在乐谱上面的序文明确解释了作品的结构:
“诗人听到了两种声音,其中之一是强而有力、条理井然的欢乐颂歌,另一种则是充满抑郁、苦闷、泪笑交并、兼带诅咒的声音。两种声音彼此掺和、交错出现,又相互融合。最后,经过清明的观察,才逐渐解脱,继而消失。”
音乐一开始是浑然一片的嗡嗡声,也许这就是雨果诗中所写的“森林之声”。李斯特在总谱上的音乐术语标明为“神秘而平静的”。就在这片朦胧的林中絮语 之上,倏然飘起一条柔美的旋律,它由双簧管在竖琴的陪衬下奏出,令人心旷神怡,李斯特把这条旋律称作“恬美的黄昏之歌”。它令人联想到这样一幅图景:山上 深深的林子里,秋叶静静的等待着风的来临,落日金红色的光芒透过浓密的枝条照进来,它引起草木衷心的赞美,它们摇曳起枝条,让叶片发出和谐的声响。这时, 群山也加入到这合唱之中,铜管庄严的音调使人不由得对自然产生无限的崇敬。与自然之声的美相对照的,是疑惑重重、琐碎的人世之声,灵魂的不安定,欲望的涌 动,在李斯特的笔下显得这么可怜、渺小!诗人和音乐家此时就像但丁一般,对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斗争观察着,思考着。一把小提琴脱魂出窍的独奏,带听着遁 入冥想之中,飞升到神圣的自然界里。此刻,人类终于悟出了真正的美,悟出了作为自然而存在的人生意义。
搏斗又一次开始,也许这一次不再是自然与人世间的竞争,而是灵魂在借助自然的力量寻求自由和解放。打击乐和铜管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营造了紧张的气 氛。就在这嘈杂与纷乱中,响起一首庄严和谐的赞美歌。它的纯净简直要使人落下泪来。这是对崇高境界的由衷赞颂,是洁净了的灵魂的歌声。当“恬美的黄昏之 歌”又一次飘然而至时,神秘的自然之声重新回荡在诗人心中,他们欣喜地听到,在夕阳的辉照下大自然奏响了凯旋进行曲。结束整部交响诗的是圣洁的赞美歌,落 日的余晖在静静地照耀着,耳畔没有一丝杂声,只听见心灵和着山上林间的微风在歌唱。
崇高与卑微、彼岸与世俗、和谐的赞美与琐碎的烦恼,始终是李斯特思想中两个相互对立又不可分割的因素。他让它们在斗争中获得的最后的结局,常常是以 人的皈依和升华告终。这是理想主义的体现,也是他的宗教沉思的必然结果。无论在什么时候,李斯特都是个乐观主义者,与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相比,这一点上他 是倾向于古典精神的。
于1854-1857年间,李斯特又把这首交响诗改编成双钢琴版,编号为S.635 。另有编号为 S.589 的四手联弹版,改编于1874年。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