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 op. 64)是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献给当时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阿尔卑斯交响曲(德语:Eine Alpensinfonie),作品64,是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献给当时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虽然作曲家标示这首乐曲为“交响曲”,但在结构上,既不如《家庭交响曲》有明显乐章分段的构想,却保留如李斯特交响诗般的连贯性意念和情景,因此被归纳为交响诗。
介绍
这部作品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性作品。这位作曲家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交响诗与歌剧闻名于世。而这部《阿尔卑斯交响曲》既可以称为是交响曲,以为它是多乐章的作品,也可以称为是交响诗,因为它一共有 22个段落,描述了整个阿尔卑斯山的不同风景。就像是交响诗一样,蕴含着完整的情节。
理查•施特劳斯的这部交响作品音色对比明显,段落之间的音乐表现力突出,完美的刻画了不同段落所要描述的对象,所以这部交响诗也被后人用在多部电影之中作为配乐,所以这部作品也得名为“电影配乐”。
《阿尔卑斯交响曲》一共有22个段落,其中可以分为登山途中、完美登顶、平静下山三个部分。在乐曲初始,有两个段落作为引子,第一段音乐表现了黑夜即将结束,黎明到来时的情景。而第二段音乐,表现了日出时的美妙景象。从第三段开始,就进入了“登山途中”的第一部分音乐,这一部分音乐包含了从第三段到第十三段,分别表现了小溪、森林、瀑布、牧场、冰雪等阿尔卑斯山脉的景象,作曲家用不同的音乐素材以及配器,把不同景色刻画的淋漓尽致,逼真至极。我们可以听到,灵巧的木管乐器表现的鸟鸣;急促的打击乐表现忽隐忽现的雷声;优美的弦乐展现了林间美景;以及用尖利的铜管表现的冰川。把自然万物与管弦乐队完美结合,体现出大师深厚的功力。
第二部分“完美登顶”从第十四段到第十九段,首先作曲家利用管乐组表现了登顶后的场景。理查•施特劳斯用铜管表现巍峨山脉,用木管表现登顶人的激动,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主题对比鲜明,凸显了登顶后的激动心情。但是,随后,乐曲就进入紧张的情绪之中,狂虐的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时的木管与风琴表现了一种太阳即将被遮蔽的“悲歌”样的音乐主题,而弦乐也表现了云层迅速汇集的景观,在木管不断的紧张音色后,打击乐一声声沉重的敲击,管弦乐队纷乱的急速下行,暴风雨终于到来了。
最后一个部分只有三个段落表现了下山时的情景。在肆虐的暴风雨之后,木管又一次奏出了“悲歌”的主题,太阳缓缓升起,乐曲也从上一段的急促中逐渐回到平和,展现了与第二部分完全不同的情绪。随着一段幽静的管风琴旋律,新的一晚到来了,万物都隐约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之中。
这部作品是理查•施特劳斯作品中,被后世的音乐学者们认为最富有色彩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运用了绚烂的配器手法,而作品中穿插使用的管风琴,更被认为是点睛之笔。这种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已经渐渐淡出主流音乐舞台的乐器,被作曲家巧妙的搭配在乐曲之中。
这部作品被《企鹅唱片指南》评定为“四星带花”。在2006年后,《企鹅唱片指南》更改了评级标准后,对“四星带花”的评语为: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唱片。这足以说明这张唱片的演奏、录制等方面的出众之处。这张唱片是由波兰指挥家安东尼•维特指挥德国魏玛交响乐团演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唱片,仔细品味这位波兰指挥家是如何感悟德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作曲过程
《阿尔卑斯交响曲》创作于1911年到1915年间,时值作曲家搬到南德阿尔卑斯山麓别墅,相比起其他交响诗,用时最长,其间作曲家还创作了芭蕾舞“约瑟夫传奇”。该别墅景致一流,被拥于阿尔卑斯山壮逸的环境中,有可能正由于此,让作曲家立起了写作该交响诗的念头。
第一稿其实早于1911年便完成了,而在1914年施特劳斯则集中精力去进行修改。100天后即1915年2月8日完稿。首演于1915年10月28日在柏林,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标题
交响诗的主题是,通过音乐描述学生时期一次登阿尔卑斯山以及回程的经历,当时他在山上迷路,回途中又碰上暴风雨浑身湿透。施特劳斯试图通过该交响诗将个人感受和状物结合在一起。《阿尔卑斯交响曲》是一首典型的标题音乐。作曲家曾经说过,“我最喜欢指挥阿尔卑斯交响曲”。而由他所亲自指挥的录音,亦被唱片公司制成光碟发售。
交响诗所描述的登山从夜晚开始,接着是各个发展阶段,最后终于夜晚,共分为22个段落:
标题 | 开始 (以排练编号) | 叙述 |
---|---|---|
Nacht (夜晚) | 以下行的降B小调音阶为主导。 | |
Sonnenaufgang (日出) | (7)起 | 改以下行A大调音阶为主题。 |
Der Anstieg (登山) | (11)后起 | 由竖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奏出全曲的主要音乐动机,末段加入了置于台后的铜管乐团。 |
Eintritt in den Wald (进入森林) | (21)起 | 在弦乐的琵音中,圆号及长号带出主题动机,及后是木管乐和弦乐的对答。 |
Wanderung neben dem Bache (小溪旁步行) | (38)前两小节起 | 是木管及弦乐旋律及快速连音的对应。 |
Am Wasserfall (瀑布) | (40)后起 | 是高音乐器和钟琴的互相急速快音呼应,营造水花四溅的效果。 |
Erscheinung (幻象) | (42)起 | 是前一段的延续,并由双簧管、英国管及独奏中提琴奏出旋律。 |
Auf blumigen Wiesen (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 | (47)起 | 再次由木管和弦乐作主导。 |
Auf der Alm (在高山的牧场) | (51)前三小节起 | 圆号奏出具田园风的旋律,木管和弦乐则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 |
Durch Dickicht und Gestrüpp auf Irrwegen (穿过灌木丛和矮林,进入歧路) | (59)起 | 乐器间互相的旋律及伴奏穿插。 |
Auf dem Gletscher (在冰川上) | (68)前三小节起 | “登山”的变形动机再一次出现。 |
Gefahrvolle Augenblicke (危险的一刻) | (72)前起 | “登山”动机在弦乐的颤音、木管的长音及调性改变下变得不安。 |
Auf dem Gipfel (在山顶) | (76)前起 | 由长号的引子带入双簧管的独奏旋律,并在铜管的引领下,带出雄伟的气氛。 |
Vision (景观) | (88)前起 | 管乐以“登山”的另一个变形动机互相重叠,全段维持激昂的音量。 |
Nebel steigen auf (起雾) | (97)起 | 音色变暗,木管奏出三连音旋律,配上弦乐快速的上行音阶。 |
Die Sonne verdüstert sich allmählich (太阳渐暗) | (97)起 | 是前一段的延续。 |
Elegie (悲歌) | (100)起 | 弦乐带悲伤的齐奏,后段木管乐的三连音旋律重新出现。 |
Stille vor dem Sturm (风暴前的寂静) | (103)后起 | 在定音鼓及大鼓的远处雷声引领下,单簧管、英国管及长笛接连奏出短而简单旋律,双簧管及短笛则隐藏着雨点和风啸声,并重现“夜晚”的下行音阶动机。然后两点和风啸声越来越密集。 |
Gewitter und Sturm, Abstieg (恶劣天气和风暴,下山) | (110)前三小节起 | 管风琴及吹风机首次加入,在高音乐器的下行半音音阶下,“登山”的逆行音形及原形在铜管乐器中交替出现。并再次出现“瀑布”、“在冰川上”、“山 顶”等的音乐动机。雷鸣器的出现代表整个风暴的高潮,音量然后逐渐减弱,然后回复至散落的雨点和风啸及雷暴的残余。为全曲最长的段落。 |
Sonnenuntergang (日落) | (120)起 | 在乐队的长音下,小号及竖琴奏出宣叹咏般的旋律。及后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富有华彩乐段般的旋律。 |
Ausklang (尾声) | (134)起 | 管风琴这次奏出温柔而温暖的旋律,然后木管乐器重新带出“景观”及“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的旋律,而音量亦慢慢减弱。 |
Nacht (夜晚) | (144)后起 | 降B小调下行音阶重现,然后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结束。[3] |
学者推测,作曲家所讲的这次登山过程,或者只是他创作该作品的一个意像而已。施特劳斯所描写的登山,从“夜晚”起至“到山顶”然后再次下山,可以象征了一个人的一生。很可能是他受到哲学家尼采的感召,用《阿尔卑斯交响曲》去写尼采笔下的另一本著作《反基督者》。因而有人认为,施特劳斯的这部作品和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相近的联系。因为两曲都是以尼采的著作所启发的。无独有偶,在“山顶”一段,可以听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日出”主题。
另一种意见是,阿尔卑斯交响曲其实是古典戏剧的音乐表现形式。
编制
- 木管乐器:2短笛(兼任第3和4长笛)、2长笛、2双簧管、英国管(兼任第3双簧管)、赫格管(现代乐团可以低音双簧管代替)、高音单簧管、3单簧管(第1、2为B♭调;第3为C调,亦兼任低音单簧管)、3巴松管、低音巴松管(兼任第4巴松管)
- 铜管乐器:8圆号(第5至8圆号兼任B♭调和F调次中音号)、4小号、4长号、2大号
- 敲击乐器(共5名):2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铁、钹、锣、牛铃、钟琴、风音器、雷鸣器
- 键盘乐器:钢片琴、管风琴
-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2竖琴
另外,在“险境”段落,台后亦须安排一组铜管乐队:
- 12圆号(其中四支由乐队中的第5-8圆号担任,须预先走进后台)、2小号、2长号[4]
由于作曲家要求管乐手需吹奏长时值的连音(如维持超过十个小节或以上),为了方便乐手和保持音色的统一性,因此在总谱上标明管乐手应使用萨穆尔气鸣器(Samuels Aerophone)[5]。这是一个脚踏式的装备,原理有如簧风琴,其中一边套在乐器上,当乐器发声后,可透过脚踏来维持乐器发声。
整个演出需要超过一百人参加。而作曲家甚至说,在特定的段落,某些乐器最好倍增,再加上在舞台后的乐手。他认为,150人是比较理想的编制。
《阿尔卑斯交响曲》所需的演奏时间为大约50分钟。
欣赏
作品力求通过自身卓越的管弦乐情感色彩,使得听众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各个段落的含义。作曲家的原意是,听众犹如看到一幅幅音画,通过这些音画听众可以感受到阿尔卑斯山那种种瑰丽的景色和作曲家的心情。作品的确做到了,靠的是细腻的配器和丰富的音色。而那些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曲家将作品称为交响曲是很恰当的。就是单凭乐曲那庞大的感情容量就足以成为交响曲。有一些登山时的主题或是动机在下山时会再现。作品出现之时,就已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的终结和巅峰之作。
唱片
伯姆,卡拉扬,普列文和穆拉文斯基等指挥大师都录制过该作品。一些指挥强调其管弦乐色彩,而另一些则要力求再现作品形而上学的结构形式。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