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作于1907年夏1908年初。作为该曲的副产品,斯克里亚宾还创作了《第五钢琴奏鸣曲》,这两首作品因此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试听 Plays

♬ 斯克里亚宾 - 狂喜之诗(萨洛宁指挥) 腾讯视频 ( 视频 )

简介 Introduction

狂喜之诗(Poem of Ecstasy) Op.54

作于1907年夏1908年初。作为该曲的副产品,斯克里亚宾还创作了《第五钢琴奏鸣曲》,这两首作品因此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09年,《狂喜之诗》在萨封诺夫的指挥下在莫斯科首演,获得了以格林卡命名的音乐比赛的二等奖(一等奖由拉赫玛尼诺夫获得)。

这首作品为大型三管乐队而作,全曲结构仍为斯克里亚宾偏爱的序奏加奏鸣曲式加尾声的模式。详细结构分段如下:

(1)序奏,行板,慢板;
(2)呈示部,快板,总谱第9页开始;
(2)展开部,快板,总谱第29页开始;
(4)再现部,陕板,总谱第58页开始;
(5)尾声,快板,总谱第88页开始。

在该曲中,作曲家想要表达无拘束的创造行为带来的内心狂喜。在序奏中,有两个主要动机:①人类为理想而奋斗:③逐渐实现自我。呈示部是从“精神飞翔”的主题开始,序奏中的主导动机也常和这个主题相结合。第二主题转为慢板,有多重性。上方声部的小提琴独奏唱出了“人类之爱”,低声部主题显得庄重而严肃。第三主题由小号奏出,是对“意志的召唤”。第四主题用附点节奏和上行四度的跳进刻画出“真正的创造力量”,这种创造力量不断增强,把听众带进万花筒般的各种情绪体验之中。时而是迷人的梦境,时而是极度兴奋的高潮,甚至还有暴风雨般的狂野瞬间。心理上所承受的重压和片刻的安宁最后都被具有反抗气质的乐句打断。再现部先完整再现了前三个主题,在一个迷人而温馨的片断后,愉快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进入狂喜状态的尾声。这时,用小号演奏的第四主题以其特有的力度、丰满的管弦乐织体和自然调式和声的良好共鸣形成极度兴奋的高潮,达到作曲家所期望的那种通过创造活动而进入的狂喜境界。

该曲的和声手法是斯克里亚宾和声风格变化的分界线,神秘和弦是这个分界线的标志:自然调式和声的运用也很有特点。主题很多,但各自的发展和相互的结合都很精采。加上强烈的对比,符合逻辑的结构设计以及丰富的管弦乐色彩,《狂喜之诗》无疑是最有创造性和高度诗意的作品之一。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斯克里亚宾 - 狂喜之诗 Op.54
作品信息
作曲 :斯克里亚宾 1905-1908
编号 :Op. 54
时长 :0:20:00( 平均 )
体裁 :交响曲 / 交响诗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5-28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