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试听 Plays
♬ Pavel Haas Quartet 演绎的斯美塔那《我的生活》第一乐章 | 腾讯视频 ( 视频 ) |
简介 Introduction
斯美塔那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我的生活》完成于1876年12月29日,此时他已完全丧失了听力。它首演于两年后的布拉格,由德沃夏克任第一小提琴。1.热情的快板:K1. Allegro vivo appassionato,2. 中速的快板:K2. Allegro moderato alla Polka,3. 持续的广板:K3. Largo sostenuto,4. 活泼的快板:K4. Vivace 。
背景
斯美塔那共创作了两首四重奏作品,本曲 f 小调,作于1880年,当时他已经失去了听觉。
本曲四个乐章分别表现了他一生中的各个时期,他说:
作品的目的纯粹是个人性的,为此我有计划地先用了四件乐器,这四件乐器恰似四位亲友,闲谈着深深触动我心的事物。
1879年由拉赫纳等四人组成的四重奏乐团首演。
乐章
共四个乐章:
- 第一乐章:热情的很快的快板,e 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斯美塔那说明,此乐章描写「艺术的青年时间,过多的浪漫感情,不懂得表现,还没能正确塑造意象,只有漠然的憧憬,与此同时出现将来不幸之征兆」。由中提琴呈示第一主题,主题开始音型表示耳聋前兆。降 E 大调反复后,移至小提琴形成高潮。在 G 大调小提琴呈示第一主题要素发展热情的曲趣,再现部省略第一主题构成的尾奏。
- 第二乐章:波尔卡舞曲风格的中庸快板,F 大调。斯美塔那说明,「年轻时的快乐回忆,那时我创作舞曲小品,给年轻人以音乐,自己也是舞迷。」波尔卡主题蹭乐节指定为「小号风格」,中间部降 D 大调,斯美塔那说明:「试图描写我多年来生活过的贵族氛围。」主题再现以不太快带入中间部乐念。
- 第三乐章:和缓的最慢板,降 A 大调,小奏鸣同甘共苦,斯美塔那说,此乐章为「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一位少女初恋的幸福记忆」。小提琴呈示浪漫的第一主题,转入 a 小调形成高潮后,小提琴以 g 小调呈示表情丰富的第二主题。没有发展部,大提琴再见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以降 A 大调处理。
- 第四乐章:活泼地,E 大调,奏鸣曲式。斯美塔那说明,表现「把握了民族音乐本质,对其形成过程与结果的欣喜」,在结尾「突然欣喜中断,耳聋开始,对未来的悲观失去康复希望,只是追忆年轻时的事物,充满悲痛感情」。以充满力量的合奏呈示第一主题,持续 E音是即将来临的耳聋前兆,小提琴在 B 大调第二主题,发展部由第一主题要素与第二主题构成,热情发展后,以第一主题变形而成为再现部第一主题。在欣喜再现中,突然休止,第一小提琴以 E 音连续震音,这是斯美塔那耳聋之初的耳鸣声,回忆第一乐章两个主题,第四乐章第一主题复活后,以绝望的抗压拨弦结束。
赏析
在世界著名的诗人、小说家、画家、戏剧家里,以自己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作曲家描写个人生活的音乐却不是很多,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e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曲作者为这部作品加的副标题是《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是斯美塔那用音符写的自叙传,乐曲的四个乐章表现作者从青年时代到老年的精神历程,是他一生经历的写照。斯美塔那的一生充满坎坷与艰辛,忍受过无数痛苦,但在这部自传性音乐里,却没有愤世嫉俗的紧张和怨天尤人的愁苦,有的只是一个艺术家在音乐世界里寻到的欢乐。
《我的生活》布局为四个乐章,但并不意味着遵循古典传统,斯美塔那自己曾表示过,他无意按照传统形式写这首四重奏,而只想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一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里主观抒情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音乐形式在逐渐向情感让步,所以,若以传统四个乐章的结构原则为线索去分析这首四重奏,将是徒劳的。这首四重奏自始至终注满了作者的情感,叙述自己从青年时期对艺术的追求以至一生中从音乐里获得的快乐,是斯美塔那一生的精神历程。
斯美塔那对《我的生活》四重奏有一些文字说明,提示在第一乐章里表现的是“青年时代对艺术的热爱,我的浪漫情怀”。 斯美塔那1824年出生在波希米亚的一个小镇,父亲是酿酒商,喜欢音乐,也能演奏一点乐器,他让孩子五岁起跟当地的乐师学钢琴和小提琴。斯美塔那极有音乐才能,一年后就能参加四重奏,演奏海顿的作品,还举办过钢琴演奏会,8岁在钢琴上即兴弹一些小品,这时他还不会记谱,由别人为他记下一首波尔卡舞曲。尽管斯美塔那的种种表现足以在家乡称得上是音乐神童,但是他没有接受过完整正规的音乐教育,最多只能算是个音乐爱好者。19岁迁居布拉格,在这座音乐名城,他眼界大开,听了李斯特的演奏之后,立志“在技巧上成为李斯特,在作曲上成为莫扎特”。一个热情初放的青年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在第一乐章里以浪漫欢乐的情绪表现出来,音乐开朗热情,充满生机,正是一个青年做出人生道路选择时的憧憬、向往、希望。音乐里丝毫没有表现他19岁只身去布拉格求学遭遇的苦厄、困顿,那时他不但没钱交学费,连租一架钢琴的钱也付不起。斯美塔那写《我的生活》时52岁,受着病痛的折磨,听觉完全丧失,生命力正在减退,再加上来自外界的讥谤,精神状态应该不算太好,在这种境遇下写出的音乐,有一些感时伤世、自怨自艾,当在情理之中,但他只表现生活中美好欢乐的一面,这也许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气度。
斯美塔那对四重奏的第二乐章的解释是,“波尔卡舞曲带回青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作为作曲家,我曾以舞曲点缀年轻的世界。”波尔卡是最初流行于波希米亚地区的快速二拍子舞曲,后来流行于全欧洲,作为民族主义作曲家,斯美塔那对捷克民间舞曲的整理推广起过重要作用,是他使波尔卡传遍欧洲,也是他最先把波尔卡这种民间音乐形式运用到艺术音乐中。《我的生活》的第二乐章以波尔卡的快速节奏表现作者青年时代在音乐里的快乐。事实上,斯美塔那的音乐道路并不顺利。他想成为李斯特的梦想永远没有实现过,直到23岁才为自己筹措了第一场钢琴独奏会,结果并不成功;25岁时开办自己的音乐学校,不过是惨淡经营;27岁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钢琴曲《六首风格小品》,在作曲上成为莫扎特的梦想也注定实现不了。但是斯美塔那终于能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1848年欧洲革命引发的民族主义运动使音乐里的民族意识觉醒,参加过波希米亚民族主义者起义的斯美塔那把毕生的音乐创作都集中在建立捷克民族音乐上,他被称做“捷克音乐之父”。
《我的生活》的第三乐章是悠长的慢板,斯美塔那在这个乐章里重温与妻子的恋爱,音乐充满温情,是对幸福的美好时光的追忆。斯美塔那与妻子的恋情足以令人称羡,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却很不幸。斯美塔那的妻子原本可能成为不错的钢琴家,嫁给斯美塔那以后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个家庭,在13年的共同生活里,生了四个女儿。1854年到1855年,四个女儿中的三个夭折,而灾难并不就此而止,1859年斯美塔那的妻子也撒手而去,只留下孤零零父女二人,这一年斯美塔那35岁。这一切在斯美塔那的音乐里都不留痕迹。
在第四乐章里才找到一点斯美塔那生活中不幸的影子,在这个乐章的末尾,有一个与音乐极不和谐的高音E,这个持续出现的刺耳的高音表示作者耳聋后在脑子里驱赶不掉的幻听音,这个刺耳的声音折磨得他无法正常生活。但是这个乐章的主要篇幅还是用来表现他对民族音乐的运用和从中得到的喜悦。
斯美塔那的晚年生活异常凄凉,50岁耳朵出了问题,很快就丧失了全部听力,为此他不得不辞去布拉格民族剧院的指挥职务,住到乡下去。但是他顽强的民族主义音乐创作却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写出了他最辉煌的作品——交响组曲《我的祖国》,这部作品使他享誉全世界。在写《我的祖国》的同时,他写了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这两部作品同样地积极乐观,充满热情,没有孤独,没有痛苦,更看不出那时来自同伴的中伤正包围着他。
从50岁耳聋到60岁去世的十年间,斯美塔那还写了三部歌剧、几部室内乐、一批声乐作品、14首捷克舞曲等大量作品,其毅力是惊人的。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异常孤独,《我的祖国》、《我的生活》、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我的家园》、合唱《我们的歌》这些作品他从没听到过,靠出卖作品的一点近乎于施舍的收入维持生活,住在乡下忍受寂寞,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写贺卡寄给自己。听觉没有了,持续的耳鸣长期折磨着他,绵绵秋雨的日子,站在窗前看滚落的雨滴,向空旷的庭院频频招手,幻觉中那里聚集着成群的崇拜者,他已经精神失常。他在一些废纸上涂写凌乱的句子,据分析那是写给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信,他想向天国中的贝多芬和莫扎特倾诉什么,无从知道,或许是预感到自己也很快要追随他们去了。1884年,斯美塔那死于布拉格的一家精神病医院,终年60岁。
斯美塔那的一生历尽坎坷与苦难,但是他总能在音乐里找到欢乐与安宁,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表现了一位音乐家在艺术世界里忘我的境界,音乐能给人以无限的慰籍。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