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命运之力》,四幕歌剧,皮亚韦编剧,威尔第谱曲。1861年6月,威尔第受俄国彼得堡王室剧场的嘱托,为他们写一部歌剧。

试听 Plays

♬ 威尔第 La forza del destino《命运之力》序曲 腾讯视频 ( 视频 )

简介 Introduction

《命运之力》 (La forza del destino)是由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作曲的4幕歌剧。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Francesco Maria Piave)编写。歌剧剧本乃改编自里瓦斯(Rivas)公爵萨维德拉 (Angel de Saavedra)编写的西班牙戏剧《Don Alvaro o La Fuerza de Sino》(1835年),而其中一幕是改编自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作品《Wallensteins Lager》。

歌剧于1862年11月10日在圣彼得堡Bolshoi Kamenny Theatre首演。歌剧几经修订后,于1863年在罗马演出(剧名为《Don Alvaro》),不久后于马德里上演(戏剧原作者萨维德拉亦有出席欣赏)。1865年,歌剧于纽约及维也纳演出。1866年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及1867年于伦敦上演。

奇世蓝多尼 (Antonio Ghislanzoni)后来对剧本增加了部份内容,再由威尔第修订乐曲。经修订的版本于1869年2月27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此最后修订的版本亦被是现时的标准版本。《命运之力》有多个录音版本,经常重演。

Verdi’s 'La Forza del Destino' from the Gran Teatre del Liceu in Barcelona.
Verdi’s 'La Forza del Destino' from the Gran Teatre del Liceu in Barcelona.

歌剧取材于西班牙的浪漫派诗人里瓦斯公爵德·萨阿维德拉的戏剧《唐·阿尔瓦罗》,剧情是:男主角阿尔瓦罗爱上了门第高贵的侯爵卡拉特拉瓦的女儿莱奥诺拉,但遭到侯爵的反对。他们相约私奔,又被侯爵发现。意外中,阿尔瓦罗打死了侯爵。为躲避侯爵之子唐卡洛的复仇,这对恋人只得出逃。仓惶中,二人走散。为了避开其兄的追踪,莱奥诺拉女扮男装。四处寻找爱人未遇后,她逃到一家修道院附近的山洞中隐居。阿尔瓦罗找不到莱奥诺拉,只得更名从戎。在战争中,阿尔瓦罗救了唐卡洛一命,但由于两人都换了名字,而又从未见过面,因此互相没有认出来。直到后来阿尔瓦罗负伤,唐卡洛从其书信中才发现这个救命恩人原来正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仇人。阿尔瓦罗伤愈后,寻莱奥诺拉至修道院,唐卡洛追踪前来决斗。在决斗中,唐卡洛身负重伤,阿尔瓦罗找人救援,意外地在山洞中找到了莱奥诺拉。莱奥诺拉来到她哥哥身边,但是怀着愤恨的唐卡洛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她刺杀,兄妹俩双双倒卧在血泊中。最后,阿尔瓦罗在附近悬崖跳下自杀。

此歌剧的序曲颇为有名,是威尔第的代表作。它虽然被称为序曲,实际上更接近前奏曲的形式,其演奏一般也不是在启幕前,而经常是在第一幕的第一场之后。乐曲以铜管乐器类似号角齐鸣般的强奏做为开始,暗示出了命运不可逆违的力量。

创作背景

La Forza del DestinoLa Forza del Destino, in Pisa. Fotos: Massimo d´Amato Firenze Review by Fabio Bardelli. Fotos: Massimo d´Amato Firenze

《命运之力》,四幕歌剧,皮亚韦编剧,威尔第谱曲。1861年6月,威尔第受俄国彼得堡王室剧场的嘱托,为他们写一部歌剧。威尔第想起李梵斯公爵,曾以此为题材写了以 18世纪末期西班牙的舞台戏曲《唐·阿尔瓦罗的命运之力》,威尔第乘此机会,请弗兰杰斯科写成剧本,并与之共同从事工作,1862年8月完稿。

1862年11月10日,于圣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次公演,1863年2月27日《命运之力》在西班牙首演,演出时,原作者李梵斯公爵虽然年老体衰,仍亲临剧院观赏,对作曲家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1869年2月27日,改订版的《命运之力》初次演出于米兰拉斯卡拉剧院。首演时由威尔第亲自指挥,使听众如疯似狂,轰动一时。

歌剧简介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西班牙塞尔维亚,混血青年阿尔瓦罗爱上莱奥诺拉两人意图私奔时,被父亲卡拉塔华侯爵发现。 阿尔瓦罗放弃抵抗,丢下手枪到地上,却反因枪枝走火而误杀侯爵。侯爵临死时诅咒莱奥诺拉。莱奥诺拉的哥哥唐卡罗决意为父报仇,但在一次意外中被化名从军的阿尔瓦罗所救,两人结为好友。唐卡罗后来发现阿尔瓦罗身分,两人在决斗时被驱散,阿尔瓦罗便进入修道院忏悔。几年后唐卡罗又找到藏匿在修道院的阿尔瓦罗,并激怒阿尔瓦罗与他决斗。唐卡罗受到重创,阿尔瓦罗急忙到附近寻找一位隐士的协助,却赫然发现失散多年的莱奥诺拉。莱奥诺拉赶去探望哥哥,不料唐卡罗仍未原谅她,临死之际奋力刺伤她。最后兄妹俩双双死去。

但在这阴暗的剧情中,却插入快活的修士梅利托内,以及普雷齐奥西拉两个跟故事展开几乎无关的准主角,增添了明暗的对比和厚重感。

演奏时间:序曲7分、第一幕18分、第二幕50分、第三幕55分、第四幕36分

剧中人物

  • 卡拉塔华 侯爵 男低音
  • 莱奥诺拉 侯爵女儿 女高音
  • 唐卡罗 侯爵之子 男中音
  • 阿尔瓦罗 混血青年 男高音
  • 瓜尔迪亚诺 神父修道院长 男低音
  • 梅利托内 修士 男中音
  • 库拉 雷奥诺拉之侍女 女中音
  • 普雷齐奥西拉 吉普赛人 女中音
  • 特拉布科 赶驴人 男中音
  • 克拉 莱奥诺拉的侍女, 次女高音
  • 村长 男低音
  • 军医 男高音
  • 农夫、士兵、村民、修士等。

故事发生于18世纪末,地点在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和意大利

剧情解说

la forza del destino verdi opera holland park
Mark Stone, left, and Peter Auty in La Forza del Destino. Photograph: Tristram Kenton

序曲:e小调。《命运之力》是威尔第附有完美、充实序曲的歌剧之一,而且是其中最通俗的名曲,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这首序曲几乎跳脱了从前的曲式,自由地驱使剧中的主题,暗示出整部戏剧的内容。

首先铜管乐器强烈吹奏出快板,显示出莱奥诺拉的命运之力。之后,木管插入吹奏小快板的柔和优美主题旋律,这是阿尔瓦罗与唐卡罗在第四幕的二重唱。接着乐队弦乐器转入行板,奏出第二幕莱奥诺拉的咏叹调“仁慈的圣母”的主题曲后,乐队速度变为急速板,使人联想到戏剧性的命运之力。在这一兴奋过去后,单簧管吹奏出华丽快板。这是取之于第二幕,莱奥诺拉与瓜尔迪亚诺二重唱的主题旋律。不久又以铜管为主,吹奏修道院庄严的音乐,最后以强有力又充溢悲剧性的乐调结束。

第一幕:赛维利亚的卡拉塔华侯爵家

西班牙侯爵卡拉塔华最疼爱的女儿莱奥诺拉,有一位名叫阿尔瓦罗的情人。她向父亲隐瞒着这件事,因为大家怀疑阿尔瓦罗是混血儿,父亲决不会同意他们的结合。所以她悲叹地唱着《何等的悲哀》,她计划今晚和情人私奔。夜深人静后,侯爵亲切地要女儿早点休息,但她却坠入悲伤的沉思中。侯爵以为女儿只是为了那个外国人而意乱情迷,要她信赖父亲的忠告后,就走回自己的房间。

侍女克拉正为莱奥诺拉的私奔做准备。但是当莱奥诺拉回忆起父亲充满亲情的话后又苦恼起来,唱出浪漫曲《将离开父家的我》。虽然她热爱着阿尔瓦罗,但如果抛弃这个家,势必将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谴责,于是热泪满眶地和老家告别。

这时传来马蹄声,阿尔瓦罗出现了。由于两人即将厮守,阿尔瓦罗催促她尽快离开。可是莱奥诺拉一想到必须抛下父亲,不禁悲伤起来,对于私奔一事反而犹豫起来。阿尔瓦罗说马已准备好,为了在教堂中举行婚礼,神父已经在等候。

不料莱奥诺拉却请求说,为了再见父亲一面,希望延到明天再出发。然而阿尔瓦罗却误解她的心已变冷,怀疑起她的爱。由于他的语气变得强硬,她就发誓不论天涯海角都要紧随不离,终于决心离开这个家。

两人随即一起唱出:“即使是命运也无法拆散我们”,就在走出家门时,听到侯爵走动的声音。紧接着侯爵挥舞着剑出现了,阿尔瓦罗也拔出手枪自卫。看到侯爵怒不可遏,阿尔瓦罗就为莱奥诺拉辩护,表示她纯洁得像天使,同时承认自己才是罪魁。此时的阿尔瓦罗深感愧疚,要求侯爵把责罚加在他一人身上,为了表示不抵抗,阿尔瓦罗把手枪扔到地上,没想到手枪却因此走火,射中侯爵。侯爵气愤地诅咒着女儿,随即便断了气,这对年轻人立刻逃离现场。幕落。

第二幕

第一景:村庄旅馆

村里的人吵吵闹闹地在用餐。卡拉塔华侯爵的长子唐卡罗乔装成学生模样,到处寻找妹妹莱奥诺拉和诱拐她的青年,这时刚好来到这个村庄。村人们欢迎他,在村长的邀请下走上餐桌。很凑巧的是,莱奥诺拉和阿尔瓦罗失散后,穿着男装逃到这里,当她发现哥哥在场时,快步躲进旅馆中。

唐卡罗走到一直不曾进屋用餐的驴夫特拉布科跟前,查问有关刚刚骑在他的驴子上前来的年轻人。这时在饮酒作乐的男人们面前,出现一名吉卜赛女人普雷齐奥西拉,她说如果谁想获得幸运,就参军前往意大利前线,这就是她唱出的快活的战争颂歌《鼓声隆隆》,大伙儿也跟着唱和,高喊着:“战争万岁!”

接着会算命的她,就替唐卡罗看手相,然后说“你不是学生”。这时外面有一队朝圣者走过去,村人立刻跪下来祈祷。走到屋外的莱奥诺拉也祷告希望不会被哥哥发现,在朝圣者和村人们的合唱上,她的歌声悠扬地流泄着。等朝圣者远去后,莱奥诺拉又悄悄回到屋里,村人又回到餐桌上。

唐卡罗看到刚走入旅馆的年轻人便觉得很可疑,于是又走到特拉布科跟前,追问他那个骑在他的驴子上的年轻人是不是女人,但驴夫却机警地不肯照实回答,伺机逃到马廐里。看到这情景的村长和普雷齐奥西拉不禁大笑出来,然后强迫唐卡罗说出他的来历。这时他就唱出叙事曲“我叫培烈达”,曲中把自己家中发生的悲剧说成是朋友身上所发生的。

他说:“朋友的妹妹和爱人和谋把父亲杀了,朋友为了报仇随后追去,却未能发现他们的踪迹。我替朋友到处寻找,也把这悲惨故事传扬出去,朋友已经航行到美国去找仇人。”人们听了深受感动,而普雷齐奥西拉文则凭直觉判断这是他本人的遭遇,于是她狂笑着,戏弄着唐卡罗。听完故事后,村人互道晚安,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景 修道院

在月光引导下莱奥诺拉来到了山上的修道院中,原先她以为阿尔瓦罗已死,但从哥哥的话中得悉他还活着,便误以为他已经遗弃自己逃亡而痛不欲生。这时她在戏剧性咏叹调《仁慈的圣母》中,祈求圣母宽恕自己的罪孽,请求神不要把她遗弃。

这时从修道院中传来修士们的祷告合唱,她的精神才逐渐恢复。不久她便拉响修道院的钟,向走出来的修士梅利托内恳求让她拜见修道院长。当神父瓜尔迪亚诺出来时,她要求单独和他交谈,神父就命令梅利托内离开。修士嘀咕说“秘密只有圣者才能知道,我们只是傻子罢了”,然后不太情愿地离开。

只剩下两人时,莱奥诺拉才表明自己其实是妇女,并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全盘说出,表示决心把一生献给神,请求神父救她。神父听完莱奥诺拉叙述后,就亲切地引导她依靠十字架,心情逐渐平静后,她请求独自静静隐居在山洞里,度过向神祷告的岁月。

神父因考虑她很年轻,劝她进入修道院,但她强烈地拒绝,神父终于认清她有坚定的信仰,便答应她的请求,这就是二重唱《心情已平静》。神父跟她约好有关己的身份会代为保密,并把食物运送到山洞附近。

神父把梅利托内叫来,命令所有修士都集合到中央祭坛,催促莱奥诺拉换穿圣袍。她向神献上谢意,然后走到修道院里。这时修道院的大门开启,神父在全体修士面前,为换穿圣袍的莱奥诺拉祝福,同时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近山上的庵房。接着神父又宣称,如果有人想查探她的姓名和秘密,将受到诅咒,接着所有修士都发誓遵守命令。

最后神父吩咐莱奥诺拉说,如果发生重大事故一定要敲响钟声作为信号,并代向圣母祈求保佑,这就是终曲合唱《仁慈的圣母》。

第三幕

第一景:意大利战场

阿尔瓦罗和莱奥诺拉失散后,就化名从军以士官的身分在意大利战场上度日。他以为莱奥诺拉已死,哀叹自己尽管还活着,却极为不幸,回忆起莱奥诺拉俏丽的身姿,他哀伤地唱出浪漫曲《天使般的莱奥诺拉》。

这时,突然传来拼杀声和战友的呼救声,他马上跑过去,把一位战友救了过来。不料这个人却是冤家唐卡罗。唐卡罗坦率地告诉救命恩人说,他是头一次赌博,不料发生争执,差点送掉性命。由于两人都用假名,所以并未察觉对方的真实身分,紧接着两人就发誓友情永存不变。

战争开始,各处炮声隆隆,枪林弹雨。阿尔瓦罗受伤,被送到军医处。阿尔瓦罗做出最后请求,把一只小盒交给唐卡罗,拜托他在自己死后代为烧毁,两人唱出二重唱“最后的拜托”。唐卡罗发誓一定照做,阿尔瓦罗说这样他就可以安心死去。

阿尔瓦罗被送进帐棚后,唐卡罗想起刚才和军医交谈卡拉塔华勋章时,阿尔瓦罗显得很激动,突然觉得很可疑,尽管会受内心谴责,他还是偷偷打开小盒子。当他发现里面放的是妹妹的肖像时,唐卡罗便知道了阿尔瓦罗的真实身份:原来他就是妹妹的情人,也就是杀父的仇人,唐卡罗立誓要杀死阿尔瓦罗。这时,军医正好出来告诉他阿尔瓦罗得救了。唐卡罗听了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报仇了,于是唱出咏叹调:“这里面有我的命运”,然后接到跑马歌“还是得救了”。

第三景:战场的野外营地。

黎明,巡逻兵来回走着在巡视营地。当坠入沉思的阿尔瓦罗登场后,唐卡罗紧随而来。他把一切都和盘托出后,要求和阿尔瓦罗决斗。阿尔瓦罗起初因友情的誓言被他破坏而发怒,但从唐卡罗口中得悉莱奥诺拉还活着就快乐起来。于是建议一起把她找出来,但唐卡罗却说:“妹妹也想杀你!”阿尔瓦罗绝望之余拔剑就决斗起来,但被巡逻兵制止,阿尔瓦罗感到命运实在可畏,他的心里惊恐无依,决心去修道院中祈求平安和救赎。

早晨一到,小贩就来到营地,士兵们又热闹地喧嚷起来。从西班牙来的普雷齐奥西拉开始为士兵和女人们算命,为新兵们打气。变成商人的特拉布科在士兵间收购又转卖装饰品。这时修士梅利托内也从西班牙来到,看到这快活的喧闹感到惊讶,开始说教,并谴责圣礼拜天变成像异教徒的节日。西班牙兵虽然袒护他,但意大利兵则想把他撵走。

不久,战鼓急擂,以人们哼唱的《拉塔普兰、普兰、普兰》为背景,普雷齐奥西拉唱出华丽的《拉塔普兰》之歌。

第四幕

第一景:修道院后院

五年的光阴过去了,来求赎罪的阿尔瓦罗已成为拉斐奥神父,他已经在神手里得到平安。

这时修士梅利托内在发放贫民的救济食物。贫民们争先恐后地想先领取,当梅利托内表现很吝啬时,拉斐奥神父就挖苦说: “你不是像天使般仁慈的吗?”修士听了勃然大怒,吼叫说:“我已经忍受这工作有八天了!”然后把这些说风凉话的人赶走,在吵吵闹闹中做完施拣工作。 出来散步的瓜尔迪亚诺神父,规劝梅利托内工作时最好和蔼一点,但他却讽刺说,受贫民们喜爱的拉斐奥神父,好像是和黑人所生的混血儿,要不然就是印地安人。

这时唐卡罗来到,要求和拉斐奥神父见面。化名为拉斐奥成为修士的阿尔瓦罗,因唐卡罗的出现而惊慌失措。唐卡罗说“我已经找了你五年”,然后交给他一把剑,逼迫他决斗,阿尔瓦罗说绝对不再执剑,即使接二连三受到侮辱也不再愤怒,只是平静地向神祷告。可是唐卡罗的巴掌还是把他激怒了,为了接受挑战,一起往深山跑去,这就是二重唱“阿尔瓦罗,想躲也徒劳”

第二景:岩石山洞前

莱奥诺拉在庵房中已隐修五年,此处与男修道院比邻相处,她祈求上帝唱着:《主啊,赐给我安宁吧!》。即使到这时候还是无法从思念阿尔瓦罗的痛苦中挣脱,她在祈祷中说希望因自己的死亡能带来和平。

这时她发觉有人走过来,于是赶紧走回山洞内的庵房中把门关紧。接着阿尔瓦罗手执血淋淋的剑出现,并猛敲庵门要求倾听濒死男人最后的告白。莱奥诺拉出来后,阿瓦罗目瞪口呆,半晌后告诉她,自己又把她的哥哥杀了。当莱奥诺拉惊慌地跑过去后,而这位哥哥却趁机将妹妹杀死。莱奥诺拉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死前,莱奥诺拉以微弱的声音对围过来的瓜尔迪亚诺神父和阿尔瓦罗说:“哥哥用我的血复仇了!”阿尔瓦罗痛苦地诅咒残酷的命运。神父制止他,催促他跪下来为她祷告。莱奥诺拉对阿尔瓦罗说《我先到天国》后便安静地断气了。最后是终曲的三重唱《不可诅咒》。

注:本剧另外一种版本里,还有最后一场,说明阿尔瓦罗从悬崖绝壁高处跃下自杀了。

《命运的力量》的创作故事

1859年2月《假面舞会》公演后的一些阴谋事件试图终止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生涯,然而作曲家本人却看起来并未对此感到过度伤心,因为那时他已经清楚地看透了他在将《假面舞会》搬上舞台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了。事实上,在《假面舞会》首演后不久,威尔第即在罗马的一次晚宴上当众宣布他的告退。他希望打理他在Sant’Agata的地产,建造房屋,种植灌木,将东西整理干净。在同居了十二年之后,他和朱赛佩纳也终于喜结良缘。威尔第也卷入了政治。

意大利那时仍然是一个由许多独立州组成的四分五裂的国家,这些州大多都由国外势力统治,威尔第的居住地就是帕尔玛女爵的领地。共和制的政体又使得建立一个在意大利彼得芒(Piedmont)王朝国王维多利奥·埃玛纽挨尔(Vittorio Emanuele)二世统治下的自由,统一的意大利的希望变得近在咫尺。1859年,一句一语双关的口头禅在民间犹如野火般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在那不勒斯的砖墙上首次看到这样的涂鸦:ViVa Verdi(Vittirio Emanuele, Re D’Italia 的缩写,[意为威尔第万岁,实际上意思是维多利奥·埃玛纽挨尔统一意大利万岁——译注])。而与拿破仑三世签订的Piombieres条约更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契机。随后,在1859年,以Magenta和Solferino两场血战(后者促使Henri Dunant建立了国际红十字会)而著称的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随后签订的Villafranca条约成功地将奥地利人赶出了伦巴第,但他们仍旧统治者Veneto地区。这对像威尔第这样的爱国者来说根本算不上是胜利。而且波旁王朝仍然控制着南意大利的部分地区。1860年,加里波第的千人红衫军登陆西西里,推翻了那里波旁王朝的统治,而彼得芒的军队则夺回了Umbria和Marches。意大利在走向统一的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859年的秋天,威尔第被选为帕尔玛地区议会的布赛托的代表,于是他就和议会中的其它成员前往都灵,向彼得芒国王提交统一的请愿书。此行中他有幸遇到了意大利最受爱戴的政治家卡佛(Cavour)(在意大利恐怕不存在一个没有以他命名的广场的城镇)。卡佛竭力劝说威尔第参加意大利议会议员的选举。 1861年初,威尔第适时地当选为Borgo San Donnino(现在是Fidenza)代表。2月18日,他和朱赛佩纳出席了意大利议会在都灵召开的首次会议。起初威尔第非常勤于政治,是朱赛佩纳才使威尔第不至于和歌剧创作失之交臂。

她的一个老朋友,现在时一个当红女明星秘书的Mauro Corticelli(后来成为Sant’Agata地产的监理)写信给圣彼得堡的男高音Enrico Tamberlick(*1),建议他写信给威尔第,说服威尔第为帝国歌剧院谱写一部歌剧。朱赛佩纳当然竭力撮合威尔第重操旧业,但结果发现威尔第根本用不着什么说教,劝说,就非常乐意的接受了这个工程,开始作曲了。

他首先考虑的本是维克多·雨果的“Ruy Blas”,但这位能通过帝国歌剧院的审查,所以威尔第又转向另外一部自从1850年左右就一直吸引着他的戏剧——1835年非常成功的西班牙戏剧,利瓦公爵(Duke of Rivas )Angel de Saavedra 所作的“Don Alvaro o La Fuerza del Sin”。

意大利文版的翻译很快到位,威尔第写出了剧情简介,皮亚维则像往常一样地一边给威尔第警告和泼冷水,一边着手撰写脚本。为了Melitone滑稽的布道,威尔第还借用了安德里亚·玛费翻译的弗雷德里克·冯·席勒的《华伦斯坦的美酒》中的一个场景。到1861年11月总谱谱写完成。

11月底威尔第夫妇启程取道巴黎,前往圣彼得堡——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中包括了多得数不清的拿破仑通心粉,法国葡萄酒,还有用来思乡和御寒的意大利奶酪和萨拉米香肠——结果却被告知女高音大病在身,由此首演不得不推迟到下个演出季。他们又风尘仆仆地回到巴黎,在那儿威尔第根据年轻作家Arrigo Boito的脚本谱写了Inno delle nazioni。1862年9月他们启程再赴俄国。11月10号《命运的力量》的首演在获得观众的好评如潮,然而媒体对此反应不一,这也许得归咎于那时俄罗斯正在崛起的民族乐派,与歌剧本身无关。然而,一家法语报纸“Journal de St. Petersbourg”的评论却热情有加:

『在提到这部优美作品隆重的演出之前,我们是不会出版这期报纸的。我们应当再次随意说说这壮丽的音乐和今晚的演出;但是现在,我们希望报道作曲家这次辉煌的胜利,在震耳欲聋的雷鸣般的掌声下,演员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作曲家拉到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欢呼和喝彩。我们的立场是:《命运的力量》是威尔第所有作品中就灵感,旋律的饱满,音乐的发展和管弦乐配器方面而言最完美的作品。』

沙皇因为为支气管炎所困扰未能出席开幕式,但他参加了第四场的演出。威尔第被授予皇家十字勋章和圣斯坦尼斯拉斯帝国勋章。

随后在1863年在罗马(名为Don Alaro)和马德里(原著作者利瓦公爵亦在场)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后,歌剧又相继在纽约和维也纳(1865),布宜诺斯艾利斯(1866)和伦敦(1867)上演。

圣彼得堡首演后不久,威尔第就写信给皮亚维,建议修改结尾,因为他认为“我们必须想些法子来避免舞台上那么多的死尸”(在原来的版本中,就像是原著中的一样,Alvero发疯,跳下悬崖自尽)。但直到70年初威尔第才下定决心进行修改,但那时皮亚维已老的无法工作。于是在Antonio Ghislanzoni的帮助下,威尔第彻底地重写了第四幕的终曲。第三幕中各场景的顺序也有了变化,歌剧中其它细小地方都得到了修改。一首全新的,更长的集锦曲般的序曲(如今是流行的音乐会曲目)取代了原先1862年的前奏曲。

“新的”的《命运的力量》是继威尔第自1845年Giovanna d’Arco以来首部又在斯卡拉首演的歌剧,这也是以后以后人们熟悉的《命运的力量》的版本(虽然偶尔也有返回原貌的制作)。

*1:Tamberlick就是那位因为将许多男高音视为克星的高音C加进《游吟诗人》中的“Di quella pira”和曼里科加快结尾段的咏叹调“Ah si, ben mio”而享有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威尔第 - 歌剧《命运之力》
作品信息
作曲 :威尔第 1862
原作 :席勒 1798 其中一幕
时长 :3:00:00( 平均 )
体裁 :歌剧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更新时间:2018-06-25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