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齐格弗里德牧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齐格弗里德》,《牧歌》里的若干动机几乎完全脱胎自这部大歌剧。

资讯 Guides

简介 Introduction

这首管弦乐作品《齐格弗里德牧歌》Siegfried Idyll 作于1870年,并于同年的圣诞节,也就是他的妻子柯西玛的生日首演。古尔德将其改编成钢琴独奏。作品一开始便是乐剧《齐格弗里德》主题、150小节始是剧终的二重唱,259小节以后出现的是乐剧中的英雄齐格弗里德的动机,同时也暗示了他和柯西玛的孩子齐格弗里德。

《齐格弗里德牧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齐格弗里德》,《牧歌》里的若干动机几乎完全脱胎自这部大歌剧。《齐格弗里德牧歌》的第一主题缠绵悱恻,即《齐格弗里德》第三幕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在硝烟散尽之后山盟海誓时的“纯洁的爱情动机”。在这段旋律的上方,长笛娓娓吹奏的一段悠扬的主题,则是一个例外——这是《女武神》终场时布伦希尔德被贬为凡人后在下界山顶安详熟睡时的“睡眠动机”。长笛的演奏在这里被处理得好似一缕游丝,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瓦格纳似乎还在怀疑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稍显突兀的爱情以及儿子的诞生,因这种复杂、幸福的心情而将两段神态迥异的旋律编排在一起,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睡吧,宝贝》,这首德国民谣的旋律在《齐格弗里德牧歌》中被改头换面,成为该曲的副部主题,并与第一主题交织迭映,逐渐发展成一段舒缓浪漫的赞美诗。此时的瓦格纳应是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之中,谁没有过细腻的感情和温存的体验呢?幸福的时光在这位大师的生命中纵然罕见,我有种感觉,似乎德奥系尤其日耳曼作曲家笔下的摇篮曲更加富于诗情,优美、恬静,浪漫而有风度。

乐曲随后出现转折,几番过度和反复之后引入了《齐格弗里德》终场时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的“幸福的爱情动机”,这应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了,用心倾听,你会发现这是瓦格纳发自内心的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礼赞。爱情——摇篮曲——爱情,《齐格弗里德牧歌》全曲的脉络清晰可见。“幸福的爱情”和“纯洁的爱情”在高潮处相互交织再现后逐渐趋于平静,好像理智的回归。乐曲最终在“睡眠动机”里温柔和谐地结束,瓦格纳又回到现实中。

赏析

也许是胸中满溢亲情和初生儿带来的喜悦,也许是争斗与动荡之后难得的清净与安逸,这段委婉舒缓的乐曲显现出瓦格纳多变性格中少有的温柔与平和,这种情绪经过权威指挥和乐队的演绎自然也会带给听众同样的感受。

《齐格弗里德牧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齐格弗里德》,《牧歌》里的若干动机几乎完全脱胎自这部大歌剧。《齐格弗里德牧歌》的第一主题缠绵悱恻,即《齐格弗里德》第三幕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在硝烟散尽之后山盟海誓时的“纯洁的爱情动机”。在这段旋律的上方,长笛娓娓吹奏的一段悠扬的主题,则是一个例外—— 这是《女武神》终场时布伦希尔德被贬为凡人后在下界山顶安详熟睡时的“睡眠动机”。长笛的演奏在这里被处理得好似一缕游丝,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瓦格纳似乎还在怀疑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稍显突兀的爱情以及儿子的诞生,因这种复杂、幸福的心情而将两段神态迥异的旋律编排在一起,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睡吧,宝贝》,这首德国民谣的旋律在《齐格弗里德牧歌》中被改头换面,成为该曲的副部主题,并与第一主题交织叠映,逐渐发展成一段舒缓浪漫的赞美诗。此时的瓦格纳应是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之中,谁没有过细腻的感情和温存的体验呢?幸福的时光在这位大师的生命中纵然罕见,我有种感觉,似乎德奥系尤其日耳曼作曲家笔下的摇篮曲更加富于诗情,优美、恬静,浪漫而有风度。

乐曲随后出现转折,几番过度和反复之后引入了《齐格弗里德》终场时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的“幸福的爱情动机”,这应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了,用心倾听,你会发现这是瓦格纳发自内心的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礼赞。爱情——摇篮曲——爱情,《齐格弗里德牧歌》全曲的脉络清晰可见。“幸福的爱情”和“纯洁的爱情”在高潮处相互交织再现后逐渐趋于平静,好像理智的回归。乐曲最终在“睡眠动机”里温柔和谐地结束,瓦格纳又回到现实中。

《齐格弗里德牧歌》是于1870年在瑞士卢塞恩湖畔的特里伯森(一译特里布申)别墅创作的,因而又名《特里伯森牧歌》。瓦格纳写成大歌剧《齐格弗里德》的同一年,即1869年喜得一子,取名齐格弗里德,转年为了并祝其妻科西玛的生日以及其子一周岁纪念而创作了这部管弦乐曲。

说到科西玛,是很有些传奇色彩的。她是李斯特的女儿,“钢琴之王”李斯特终生未婚,科西玛实是李斯特与达古尔伯爵夫人的三个私生女之一,她的生日恰好是 “圣诞节”那一天。于是,1870年的12月25日,瓦格纳亲自指挥他特意请来的苏黎士演奏家在特里伯森别墅为科西玛演奏了这首《齐格弗里德牧歌》,这个精心安排的举动令科西玛红颜大悦、惊喜万分,只是不知尚在襁褓中的齐格弗里德能否体会大师父亲的良苦用心。

时间回溯到1864年,刚刚登上王位的年仅18岁的路德维希二世十分欣赏瓦格纳,他决议让作曲家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在慕尼黑上演,附带新建一座歌剧院并慷慨地将一套意大利别墅馈赠给瓦格纳。这些举动在朝野间招致了强烈的反对,但是年轻的国王痴心不改,他随后决定要在这座新歌剧院中上演《尼伯龙根的指环》,尽管那时的《指环》只完成了《莱茵的黄金》和《女武神》,《齐格弗里德》的杀青是在1869年,而《众神的黄昏》几乎是遥不可期。

瓦格纳在国王的庇护下,开始以强硬姿态反击公众的口诛笔伐,虽有指挥家朋友汉斯.冯.彪罗等人相助,却仍旧不支——他不能因言辞过激而损坏这张保护伞,国王也想挽留这位偶像。俗话说祸不单行,瓦格纳的婚姻也在摇摆,妻子米娜不在身边,而瓦格纳的第一个女儿却在此时降生,名伊索尔德——大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此间正在上演,而孩子的母亲正是科西玛——瓦格纳早在十几年前邂逅的李斯特的女儿,后来成为汉斯.冯.彪罗的妻子。写到这里我想用背信弃义、臭名昭著来形容慕尼黑的瓦格纳一点也不为过。

1868年10月,科西玛毅然决然离开汉斯.冯.彪罗,在卢塞恩湖畔投入瓦格纳的怀抱。

评论

瓦格纳这个人,我还接触得不多。首先听到的他的乐曲就是这首长达18分钟的《齐格弗里德牧歌》。没想到此曲我一听就爱上了。这首曲子没有任何的修饰,也没有华丽的乐章,但却有另一种平凡之美。

乐曲一开始我就被引入了一片宽广的农田,还有潺潺流动的小溪。夕阳西下,一位牧羊人吹着口哨,自由自在。一阵风吹来,水面闪动着耀眼的浪花,渐渐地平静下来。太阳慢慢落下,乐曲逐渐舒缓,仿佛只看见天边的晚霞与广阔壮丽的田园,远处有起伏的群山。我们耳边又回响起牧人愉快的歌唱声。

渐渐地,牧人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只剩下天边璀璨的晚霞,还有随风摆动的麦田。在管乐器微微的叹息声中,这首自然美的颂歌结束了,留下的是永恒的18分钟,留下的是我们无尽的遐想。(热爱古典 at breezecn)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瓦格纳 - 齐格弗里德牧歌 WWV 103
作品信息
作曲 :瓦格纳 1870
编号 :WWV 103
时长 :0:08:00( 平均 )
关联 :瓦格纳 - 歌剧《齐格弗里德》WWV 86c
体裁 :管弦乐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6-04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