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普通观众热烈追捧,专业观众直指“错音太多”——12月1日钢琴家李云迪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遭遇两种迥然不同的状况。

相关 About

李云迪 Li Yundi 国际著名钢琴家

2012-12-05 10:22 北京日报 李红艳

李云迪

普通观众热烈追捧,专业观众直指“错音太多”——12月1日钢琴家李云迪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遭遇两种迥然不同的状况。

自从2000年在华沙赢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以来,李云迪凭借外形优势和知名度,成为钢琴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他录制的唱片也受到评论界的好评和乐迷的喜爱。2012年5月,李云迪与环球音乐签约,可谓重回“老东家”,而令乐迷为之一振的是他抛开了驾轻就熟的肖邦作品,转而录制出版了贝多芬的奏鸣曲及协奏曲作品专辑《贝多芬》。12月1日的音乐会,主打的便是贝多芬的三首奏鸣曲《热情》、《悲怆》、《月光》。

从肖邦到贝多芬,体现了李云迪希望拓展曲目的决心,就像他自己说的,希望向着更为内省与深刻的领域前进,“今年我满30岁,随着阅历的增长,对音乐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其实,对普通观众来说,不管李云迪弹奏什么曲目,都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他是李云迪,就够了。12月1日晚的音乐会上座率很高,琴童更多,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一睹“钢琴王子”的风采,从而促进对钢琴的学习。音乐会结束后的专辑签售环节,更是呈现追星热潮。签售地点在大剧院的大师俱乐部门口,数百人排队,队伍一直蜿蜒到了十几米远的大剧院音乐厅门口。当晚,李云迪共签出400张专辑。大剧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数字很可观,以往我们举办的签售活动一般签出100张左右。不过,这还不是他最多的一次,2010年他第一次在大剧院办音乐会,签了500多张。”

李云迪之火,早在音乐会开始之前便已显现。由于本次演奏会早早就确定了日期,很多铁杆乐迷得知消息后热切期待大剧院开票,有的人甚至把刷新票务网站当作每日的“必修课”,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买到李云迪演奏会心仪座位的门票。而很多外地、甚至是海外的乐迷也提前很长时间就开始计划起了前往北京的行程。开票只几天工夫,所有中、低档次价格的门票被抢购一空,不到一个星期,高档价位的门票也被订购完毕。“李云迪的音乐会,根本不用做什么宣传,票早早就卖光了。”大剧院工作人员感叹道。

音乐会结束之后,喜欢李云迪的乐迷也不忘到“李云迪吧”倾吐感受。“现场的他更帅气。今晚非常开心,大老远从大连飞来,我的冲动和疯狂值得。” 一位网友对李云迪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另一位署名楚夕希的网友甚至写下了2500字的观后感,字里行间充满对李云迪、对这场音乐会的喜爱,“去首都的国家大剧院,听李云迪的贝多芬钢琴独奏会,算是满足了三个短语:见喜欢的人,听喜欢的音乐,去喜欢的地方。真的觉得很幸福。这将是我珍藏一辈子的美好回忆!”她还对每首曲子表达了她的感受:“这次的《热情》和CD里的不同,觉得内容更丰富了,情感起伏更激烈了,可以感觉到云迪真的很用心在雕琢这些曲子的细节。”

然而,在普通观众的热烈追捧之下,专业观众却直言不讳指出了李云迪的问题。说起当晚音乐会,乐评人周皓说:“肖邦《夜曲》第9号之一和之二的演奏基本延续了李云迪近几年的诠释风格——音色明亮,节奏甜腻,音乐线条硬朗,有很强的叙事感。但接下来的《热情》、《悲怆》、《月光》三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却难以给人音乐的享受。比如《热情》,在乐章之初的演奏中,李云迪还能严谨地恪守节奏,但随着八度主题的进入,他在节拍方面就渐渐失准。第二乐章堪称贝多芬写就的最为美妙动听的变奏曲,这属于李云迪擅长的范畴,除了第三变奏力度不够均匀之外,钢琴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作品充分的歌唱性。但第三乐章又再次显现出了尴尬境况,不稳定的节奏和不流畅的乐句,加之太过主观的力度取向让音乐表达变得粗鲁。”在周皓看来,多得近乎夸张的错音不应该出现在像李云迪这样级别的钢琴家身上。“贝多芬音乐的宏大情怀得益于对乐谱中每一个表情的精准演奏和整体把控能力,李云迪显然还需要多加研习。”

乐评人许禄洋更是直言:“肖邦大奖害了李云迪!”在他看来,李云迪在这次音乐会上的表现与“明星演奏家”的身份不匹配。“演奏家由于身体原因等,偶尔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李云迪在这场独奏会上的错误太多了。作为职业演奏家,他的表现太不应该了。在古典音乐领域,扎实的艺术功底是立足之本。”

许禄洋觉得,李云迪对这场独奏会并非准备不够,“听得出来,他肯定是练了,所以就对待艺术的态度而言,他是没得说的。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次独奏会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云迪的技术能力有局限,也许真的没有大家认为得那样高。而肖邦大赛冠军这个光环把他抬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当他想要尝试进一步突破这个高度时,发现目前还达不到。”

在业内人士看来,许多人对李云迪的追捧,是因为他的名气与光环,“就像李云迪得肖邦大奖那年,我自己都激动得不得了,觉得中国的古典音乐要腾飞了,可见他当年带给大众的那种感性的冲击是巨大的。那个年代,信息相对闭塞,一听说中国人拿了肖邦大赛的冠军,那简直是天大的事。等到十多年后,关于古典音乐,人们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国际交流也多了,会慢慢发现,中国音乐家得奖也许并不足以说明什么、证明什么。”许禄洋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