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12-21 08:41 新民晚报 林 达
在上世纪,如旺达·兰多芙斯卡、罗莎琳·图雷克、塔蒂娅娜·尼古拉耶娃那样的女钢琴家,每人都曾有过演绎巴赫一时风光的荣耀。毫无疑问她们对巴赫音乐的传播有着跨时代的标志意义,她们的音乐会令人仰慕。
然而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人心普遍浮躁的当代社会,开一场以巴赫作品的独奏音乐会便显得极富挑战,听众是否能接受?接受的能有多少?“疑问”虽存,却并不妨碍钢琴家们的行动。12月11日,法国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茂在上海大剧院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巴赫之夜”。
格里茂首次献演申城,就让我们领略到她把握时代、捕捉人心的掌控能力。在传统的巴赫《平均律》以外,还参入布索尼、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巴赫”改编曲,可谓一份“万花筒”式的巴赫逻辑编制。然而《平均律》所注重的理性顺畅与“改编曲”癫狂的技巧造作并没有产生矛盾的对立面。格里茂演绎的《平均律》,在延音踏板的控制下,音色具有幻想色彩,泛音与回响的巧妙运用令人感觉犹如管风琴一般。格里茂更注重每一个复调声部的音乐变化,以其变化来平衡声部间的逻辑,也更好地稳固了和声的对位意义。
当然,她也能敏感地捕捉巴赫音乐中的细节,巴赫在晚年创作中对于半音阶的“预言性运用”被鲜活地勾画出来,这在《前奏曲与赋格》(BWV889)中体现了出来。总之,她的《平均律》已进入了新的时代。如果说上世纪人们会争先恐后地去听图雷克的现场演奏,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听格里茂的现场:不求非凡,但很容易让现代人接受。
音乐会上,“改编曲”大获全胜。这个从19世纪以来,由李斯特发明的新型钢琴表现手法受到许多钢琴家的推崇,巴赫小提琴组曲中的《恰空舞曲》被许多钢琴家改编过,但最为著名的要属布索尼,改编者本人也在1922年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录音。他常常按照原本单纯的主题动机,赋予作品新的表现力,使之成为一首技巧艰难,音响多元化的作品。不容置疑,这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所能加载的范畴。
所以,格里茂在演绎这类“改编曲”时,无论是对演奏技巧还是在理解力上,都是一次革命。或许改编曲本身是“独裁者”,因为巴赫已经演变成布索尼。在音乐会上,她成功地表明了这一演变,她的技巧辉煌,不惜打破巴赫音乐传统的尘埃,让听众领略了巴赫的另一种不寻常演绎,并由此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从巴赫到布索尼,格里茂似乎向世人泄露了其双重的人格魅力。当她演奏巴赫的《平均律》时,人们依然记得她像浮士德那样诠释音乐文献中的《旧约全书》。然而当她开始演奏布索尼时,或许是被“后浪漫派”所“嗜毒”,她成了《浮士德》中的梅菲斯托。这种个性上的变化与不同的精神力量让她成为跨时空的狂想主义者。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