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马友友在下半场一亮相就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那声音中不约而同的意味就是——终于盼到。

相关 About

马友友 Yo-Yo Ma 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2010-11-20 02:42 广州日报 苏蕾

马友友

马友友

马友友和余隆互动

马友友和余隆互动

13天,9场音乐会,5堂大师课。“2010广东亚洲音乐节”是广州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音乐会现场,记者在观众席上经常能看到连续出现的面孔;排队等候签名的长龙中,除了珠三角慕名而来的乐迷,更有不 少来自香港、甚至苏州等地的铁杆粉丝。音乐节落幕了,记者随机采访中,不论主办者、演出者还是现场观众,他们共同的呼声就是:希望音乐节能落户广州,像北京国际音乐节一样,一年又一年地举办下去。

前夜,是此次音乐节的最后一场,马友友压轴亮相。掌声、欢呼声、尖叫声……气氛热烈得几乎要将星海音乐厅的屋顶掀翻,在所有人的热切期盼中,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向舞台候场区方向连续做出3遍“请”的手势……出现在返场环节的这火爆一幕为音乐节画上了完美句号。 

本报记者 苏蕾/文、邵权达/摄

  广交再出德沃夏克牌  

广州交响乐团的拿手曲目?当然是德沃夏克。在此次音乐节的开幕式音乐会上成功上演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后,前晚,这个本土文化名片又在闭幕式音乐会上以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填满上半场。

与“自新大陆”的深沉感人相比,这首作品除了德沃夏克一贯的旋律美外,也多了一些趣味性。舞台上,广交的两位单簧管乐手表现出色,强烈的乐感令 两把声音几乎融为一体;乐团首席张毅的小提琴独奏音色迷人,尤其是双音,充分显示了他的把控能力……相对而言,弦乐队的整齐度和圆号的音准音色都还有提升 空间。

虽然最擅长的是歌剧,但余隆对德沃夏克作品的诠释也有独到之处,带领乐队一同将东欧民间风情和田园气息演绎得淋漓尽致。

马友友很“给力” 拉断弓毛

马友友是广州乐迷期待已久的音乐大师,去年,一度曾有他要来广州举办独奏音乐会的消息,一时全城轰动,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也让人更加珍惜他这一次在2010广东亚洲音乐节上的压轴亮相。也许因为妈妈是广州人,马友友前晚不仅十分落力而且相当慷慨。 

马友友在下半场一亮相就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那声音中不约而同的意味就是——终于盼到。单簧管幽幽地吹响,小提琴、中提琴、圆号、双簧管…… 乐队在《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有一个较长的开场,而马友友的大提琴音一响,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在这段即兴自由的乐段中,他不断和指挥及乐队眼神交 流,脸上写满笑意。这次到广州,马友友带来的是一把1712年制的斯特拉迪瓦里琴,浑厚的音色直叩每个听者的心。和一般的协奏曲不同,这首作品中,独奏大 提琴与乐队不是琴瑟和鸣而是对立抗衡的关系,独奏大提琴必须具备很强的能量才能杀出管弦乐队的重围,而马友友充分显示了他巨星的气场和深厚的功力,让整个 乐队心悦诚服地与他一起同喜同悲。同时,这也是一首澎湃激情与深沉思念交织的作品,而不论技巧性超强的独奏段落,还是与小提琴、长笛的对话,马友友都显得 十分游刃有余。

在第一乐章的激动、第二乐章的深情之后,第三乐章给记者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自由的回旋曲式中,马友友率先奏出的感人主题,之后又数次以不同 方式呈现,甚至管乐和整个乐队也一次次奏响这灵魂般的段落。而马友友出神入化的泛音、上下流动的颤音、自如的强弱变化、优美抒情的华彩,无不令人在心中不 断叫好。

在他的感染之下,张毅的小提琴再发声时也显得更具激情,而当马友友引领整个乐队一同无比辉煌地结束整曲,全场沸腾了。音乐厅的各个角落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而记者发现,马友友的弓毛都拉断了一根。

保留曲目惹惊喜

好不容易盼到他来一次,广州乐迷怎可就此罢休。返场时人们迅速开始以带有明显ENCORE(安可)意味的整齐掌声呼唤马友友。

第二次返场,有女粉丝主动献花,当马友友又回到舞台候场区,连余隆都忍不住向他连续做出3个“请”的手势……看得出,广州观众的热情也感染了马友友,他向大家招手,然而开始了由弱渐强、听似简单实则炫技的土耳其作曲家赛冈《组曲》中的一首。

当他独奏时,记者发现舞台上大提琴声部的乐手们格外专注,后排的几位女乐手为了看得清楚,更纷纷歪着头“偷师”。

当他再上舞台,不经意地奏响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的第一乐章,当马友友的最后一个音符渐弱到消失,全场一起起立鼓掌,大家 终于心满意足。要知道,这两首加演作品其实都是马友友差点来广州举办独奏音乐会的计划曲目,巴赫无伴奏更是他的保留曲目,这个句号,马友友可说画得无比完 满。 

对话马友友

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就业

来广州3天,马友友抽空接受了记者采访。55岁的他,看起来很年轻,中国式谦和和美国式幽默更让他充满魅力。

好的音乐要让人学会去自我探索、发展、完善

广州日报:这次中国之行有些什么安排,您对广州的印象如何?

马友友:这次我要在一个星期内和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3支交响乐队演奏同样的作品——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1896年 左右被请到美国教书,在美国的那几年他写的这首协奏曲,非常美,非常深刻。德沃夏克教他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开、看深,不要只是学他教的,也要结合当地 的文化。我是第一次到广州,这个城市非常美丽,特别是珠江两岸的风景、建筑。广州吃得很好,人也热情。我很喜欢吃。

广州日报:您的音乐成就已经那么高了,还有什么要突破的? 

马友友:我希望能继续表演下去,因为人在每个时期的状态、思想、对世界的看法、对大自然的聆听都不同。我现在55岁,65岁看世界可能不同一 些。作为音乐家,我有责任把自己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告诉人们。同时,我一直觉得音乐和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比方说小时候我也曾很顽皮,明天要考试, 头一天才想起要去温习,结果一考完就什么都忘记了。好的音乐和教育一样,不仅要让人记得,还要让人学会通过它们去自我探索、发展、完善。 

广州日报:您为何在1998年创立丝绸之路项目? 

马友友:12年前我创办丝绸之路室内乐团,是出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考虑。现在是全球化的年代,事实上,一千年前也是全球化的,当时的丝绸之 路等同于现在的互联网,只不过人们分享的东西不同。我把自己的大提琴与中国的琵琶、笙,和日本的尺八、印度的鼓等各种乐器进行融合演奏,就是希望人们在音 乐中明白彼此的心意,植下新艺术及文化成长的种子。 

广州日报:30年前您成名时,华人在世界乐坛“发声”的机会很少,而现在越来越多中国音乐家得到国际认同,您怎样看这种现象?

马友友:首先,我不是第一代在世界“发声”的华人音乐家。但在我成名的时候,的确有很多人会问我,你是亚洲人吗,你怎么可以理解西方人的音 乐?30年来,世界乐坛上的华人越来越多,现在不会有人再这么问了。时代在变,现在不论你是东方人、西方人,都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去了解和吸收其他文化的 精髓,掌握古典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过,想要获得认同的努力就像做运动,一天不做都会退步。

学音乐就像多了一只耳朵或一只眼睛

广州日报:中国现在很多孩子在很专业地学音乐,但绝大部分人可能最终从事与音乐无关的职业。很多家长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该让孩子面对现实还是勇往直前? 

马友友:音乐像语言,如果你会7种语言,不是说你就要以此为职业。但是,你可以全世界到处走,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随意与人交流。学音乐的目的不 是事业,而是达到生活的意义。学音乐就像你又多了一只耳朵或一只眼睛,你能比别人听得更多、看得更远。另一方面,社会进步需要所有人有很大创造力。音乐能 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赞同所有父母给他们的孩子这样的培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