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中国歌剧创作初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于四十年代。当时在重庆上演的大歌剧《秋子》和在延安上演的《白毛女》都足以说明,中国艺术家在歌剧创作这个领域的初步成果。

2009-06-10 08:27 北京青年报

■入评理由:近日,四部红色经典歌剧在北京上演,给了观众一个怀旧与反思的机会。

     ■剧目:《洪湖赤卫队》、《江姐》、《原野》、《党的女儿》

     ■读家:蒲方

     ■推荐指数:★★★★★☆

     中国歌剧创作初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于四十年代。当时在重庆上演的大歌剧《秋子》和在延安上演的《白毛女》都足以说明,中国艺术家在歌剧创作这个领域的初步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经验影响了很多新歌剧的创作,因此那时候的歌剧大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民族歌剧”这个词开始在人们心中扎下根。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中国歌剧创作的高峰时期,歌剧《洪湖赤卫队》和《江姐》更是这高峰时期的两部最突出的作品。两部作品都借助革命历史故事中女英雄形象,弘扬着革命战斗精神,在当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两部歌剧虽然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但在唱腔和音乐的布局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今天我们在音乐会中听到的歌剧唱段常常是来自这两部作品。脍炙人口的《看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奉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等也是民族声乐中重要的演唱曲目。而在歌剧表演形式的多样化、民族化方面,这两部歌剧堪称当代中国歌剧创作的“旗帜性作品”。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日新月异的改革时代的来临,歌剧再次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新时期。“作品多,题材新,样式变,演出勤”是那个年代歌剧的真实写照。其中歌剧《伤逝》、《原野》、《芳草心》以及后来的《党的女儿》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佳作。然而歌剧《原野》又是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特别是它成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歌剧作品,这在中国歌剧创作,乃至中国音乐作品中还是首屈一指的。《原野》的成功首先体现它的剧本来源于我国近代戏剧大师曹禺那极有戏剧性的原作,为这样一部歌剧执笔音乐的是作曲家金湘,也是我国现代作曲家中极具魅力的,特别是在80年代之后,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极好地融会民族与现代的风格。

     《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主要来源于湖北天沔地区的民间音乐,从女主角韩英的主题呈现到剧中其他角色的唱段,都极具当地民间音乐特色。如赤卫队员合唱的《敲起三棒鼓》和小红卖艺时唱的《小曲好唱口难开》,都从音乐形式上带给人们独特的地方韵味。而《江姐》故事的发生地在川蜀重镇重庆,因此创作者们便利用川剧中的特殊戏剧形式巧妙地勾画出敌我斗争复杂化的剧情,和江姐坚毅而不失柔美的女英雄性格。一曲《红梅赞》,即唱出江姐的革命豪情坚强意志,又唱出百转千回的柔美深情,在那个年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0年代之后的《原野》在乐队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唱段上并没有逊色于前面的两座高峰。虽然目前一般百姓接触的少,但专业界对它音乐的热衷还是比较突出的。《党的女儿》在创作上面相对偏于传统,因此历来是歌剧舞台和声乐演唱会中的“熟脸”。

     在首届歌剧节上,已有着60年历史的《洪湖赤卫队》成为亮相其中的首部民族歌剧。如梦如幻的鱼米之乡,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演员们精湛动情的精彩演绎……当晚的演出,不但让老一辈观众再次重温革命气息,也让年轻的观众耳目一新。演出现场,不时爆发掌声阵阵。而当“洪湖水,浪打浪”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演出现场也仿佛立刻生发出一股特殊的气场,很多观众都开始情不自禁跟着台上的演员哼唱,演出方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千人大合唱”的场景几乎每次演出都会出现。

     ■摄影/甘源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