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东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东亚音乐遗产)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器乐音乐、歌舞音乐等几大类

2010-06-08 12: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曹贞华

东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东亚音乐遗产)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器乐音乐、歌舞音乐等几大类,本文以雅乐和古琴音乐为例,来探讨东亚音乐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东亚音乐遗产与宫廷礼乐文化的关系密切。礼乐文化是东亚所独有的文化类型,较西方而言,东亚文化的传统积淀深厚,具体表现为始自中国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严格的宫廷礼乐制度。

   以雅乐为例,“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雅乐在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雅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我国从西周开始 即已对前朝音乐进行整理,相当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抢救、保护了大量的古代音乐,对古乐的延续与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传统 文化自汉代以降,经隋唐至明清,对东亚地区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东亚一些国家都非常珍视雅乐这份重要的音乐遗产,争相学习并建立 宫廷雅乐。如韩国的宗庙祭礼乐源于中国礼乐制度,较多地吸收与融合了中国雅乐,并一直沿用至今,产生了深远影响。又如越南在黎朝始设宫廷雅乐,当时越南的 官吏参照中国明代的宫廷雅乐体系开始建立其雅乐。

目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雅乐,受到 韩国、越南等国家的重视,韩国申报的“宗庙皇家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和越南申报的“雅乐——越南宫廷音乐”,分别列入2001年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雅乐这一音乐遗产与人们当下认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为“民间的”这一理解有所不同,以雅乐为代表的宫廷礼乐制度彰显出统治者王权与国家权威的象征。它体现出一种在国家、宫廷层面下,基于传统文化制度而产生并形成的一种音乐文化。

中国雅乐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开放的胸襟,不断地吸收经典、优秀的民间音乐和外族音乐元素,史料中可见“以俗入雅”、“以胡入雅”的现象,这对更好地保护民间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但中国雅乐自明清以来逐渐衰落,且已失传一个世纪,作为“雅乐”发祥地的中国,却未能进入世界名录中,更凸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遗憾。因此,我国古代 雅乐的整理与挖掘迫在眉睫。日本学者山口修先生曾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从1994年开始着手开展恢复越南雅乐的工作。如今,越南雅乐已成功列入世界 非遗名录。山口修先生的目标是提高雅乐这一跨国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他希望中国复原雅乐、日本雅乐、韩国雅乐和越南雅乐都能够列入名录中,成为影 响力更高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作为另一项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音乐遗产,已于2003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其中亦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自先秦时期开始,琴乐就备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和推崇。“士无故不撤琴瑟”,琴乐成为文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从嵇康《琴赋》中所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一评价中,即可看出琴乐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道德情怀。众所周知,汉魏时期是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 期涌现了许多善琴的文士,奠定了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观念。

我们可以看到,在流传至今的近5万首唐诗中,提到最多 的乐器就是古琴。古琴不仅是众乐器之首,自古以来被认为体现中国文人所具备的素质情趣“琴、棋、书、画”中,也以古琴居首位。古琴不仅与棋、书、画理相 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并影响着书画等艺术创作的境界。唐代一些诗人颇好古琴,经常能够弹奏或创作琴曲,如王绩、王维、李白、顾况、白居易、温庭筠等,均 对古琴音乐有深刻的体会与感悟。他们经常携琴登上万壑山川与溪水间,在他们的诗作中每每可见如“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这样一些生动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

古琴音乐有别于其他音乐形式之处在于,除了音乐内容外,它还被赋予了文士间的“君子之道”,它是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代表了中国文人怡情养性、抒发情志的生活追求,体现了文人理想所倡导的人文精神。

以雅乐和古琴音乐为代表的东亚音乐遗产,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多样的音乐元素、活态的传承方式共同搭建了一个通往世界音乐遗产之脊的桥梁,其深邃的艺术价值将恒久萦绕在东方地平线上。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