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11-23 08:02 新民晚报 林 达
钢琴艺术史上,虽然已出现了像阿格里奇、哈斯基尔、图雷克、拉罗查那样的伟大女钢琴家,但与这些前辈相比,现代女钢琴家更倾向演奏技巧,渴望营造眼花缭 乱的炫技做派。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乐谱,她们就像披挂上阵的女武神,征服着她们指下的琴键和音符,即将于12月11日登台上海大剧院举办“巴赫之夜”独奏 音乐会的艾莱娜·格里莫便是其中颇为出众的一位。
格里莫能吸引乐坛的一大特色是巧妙地 兼具学者般的条理和赌徒般的直觉。她关注音乐会前万无一失的安全感,但是更期待在台上演奏时能超脱血肉与琴键、踏板之间的机械碰撞,让自己带着听众进入玄 学的空间。尽管胸有成竹,但她知道最后百分之几的灵感乃由上天掌握,演奏中的神来之笔也取决其中。她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练琴状况:“每次练琴都不尽相同, 许多都是脱离钢琴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享受……享受触觉的愉悦,声音和触键带来的感受。有时则是解析式的,将一首曲子肢解开来,弹得很慢,从中重新审视一 切。即便维持原状,也是我的再次选择,也有新的东西在里面。这是另一种练琴的方式。”
自1987年出道至今,格里莫的职业生涯已经有20多个年头。回忆当初,她在国际音像交易会上赢得了戛纳古典音乐奖。在听了那次表演的现场直播后,丹尼 尔·巴伦博伊姆立刻向她发出邀请,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就是凭借巴伦博伊姆的举荐,影响了她一生的钢琴成就。此后,格里莫就频繁和最高水准的指挥家们 合作,包括夏伊、杰捷耶夫、海汀克、阿什肯纳齐、萨洛宁……
成名之后,她先是签约华纳 唱片。2002年与DG签了独家协议,并在一年之内连推两张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专辑:《信经》的主题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渴望的世界大同和普世主义; 《肖邦与拉赫玛尼诺夫》的核心是“死亡与超越”,格里莫还亲自撰写前言:“死亡是生命的核心。而让我们努力去把握生命、去理解求解脱的唯一东西则是爱。肖 邦用音乐让我们体验这一神秘法则。死亡在希腊语中意味着“命定的劫数”。个人的存在和激情被命运抹去,还有什么能比肖邦第二‘葬礼’奏鸣曲的第三、第四乐 章更能揭示这种残酷,这种无言的悲哀?”前言标题为《死亡,你何处得胜?》。
最近她录制了一张巴赫唱片专辑,其中包括独奏作品、改编曲目和D小调协奏曲,并用钢琴键盘指挥德意志布瑞曼室内乐团。或许上海大剧院的“巴赫之夜”,是她的意犹未尽之作。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