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时间:2016-01-07 22:21 解放日报 吴桐
昨晚,安魂曲在贺绿汀音乐厅回荡。马革顺先生的弟子们、中国合唱界的诸多知名人士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师生们,一起用音乐追忆这位于上个月辞世的中国合唱指挥泰斗。
马革顺不同时期的学生代表一一登台,指挥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演唱了马老生前最喜欢的作品和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曲目。第一代弟子徐瑞琪指挥演绎了埃尔加的《雪花》,这是马革顺2013年百年华诞时最后一次登台指挥的曲子。在音乐会的结尾,上海音乐厅指挥系全体师生在马革顺弟子王燕的指挥下唱起了福列《安魂曲》选段“在天堂”,这是他们献给指挥系创始人之一马革顺先生的一份特殊的追思。指挥系主任张国勇老师说,《安魂曲》《弥撒曲》是马老生前最喜欢指挥的曲子,“全都是最抚慰人心的音乐。”
马革顺1933年考入中央大学音乐系,毕业后投身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9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指挥,如今活跃在国内舞台的合唱指挥家几乎都受过其指点。他曾获得过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和国际合唱联盟颁发的 “终身成就奖”。
“斯人已逝,能认识他是我们一生的幸事。我们唯有从他身上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在昨天下午举行的马革顺先生追思会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说。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李小祥专程从北京赶来,他说:“我们永远怀念马先生,他是中国合唱事业的奠基人和苦行僧。”
徐瑞琪数次哽咽。她说,马先生是严师,也是慈父。上世纪60年代生活条件困难,马先生总是把肉票积攒起来,包饺子请学生们到家里来吃。1963年,徐瑞琪为马先生专著《合唱学》的付梓,完整地手抄了一遍,受益匪浅。
马先生的得意门生,著名指挥家王燕跟随马老学习了8年的合唱指挥。她讲起马老到了耄耋之年,去国外讲学还会不辞辛苦扛回来许多合唱学著作,“他不舍得寄回来,因为寄回来花的钱可以多买两本了。”王燕说,马老在他指挥的黄金年龄经历了战争和政治运动,只能在学堂里钻研学术教授学生,“缺少实践是他们最大的不幸,也是我们这些学生最大的幸运。”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