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艺术人生》节目,请来了跟《梁祝》这首乐曲有着不解之缘的朋友,和观众一起分享他们与《梁祝》的故事。他们是1959年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的孟波,他今年已经是94岁高龄了。

2009-06-13 16:35 CCTV

艺术人生:几代音乐家谈化蝶五十周年

50年前的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上演了一场音乐会,年仅18岁的小姑娘俞丽拿担任小提琴主奏,一群年轻人演奏了一首乐曲叫《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十年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有无数的演奏家,无数的著名乐团,在反复地演奏着这首乐曲。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因为它已经不仅是一首乐曲,而且成为承载着我们某种梦想,某种情感的一种代言。有几代中国人伴随着这首乐曲一起长大,成了记忆我们青春和爱情的一种音符。

本期《艺术人生》节目,请来了跟《梁祝》这首乐曲有着不解之缘的朋友,和观众一起分享他们与《梁祝》的故事。他们是1959年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的孟波,他今年已经是94岁高龄了。《梁祝》的第一位演奏者俞丽拿,《梁祝》的作曲陈钢、何占豪,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日本小提琴家演奏家西崎崇子,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陈曦。

纯情年代所诞生的

50年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它的诞生过程是不是也非常精彩?《艺术人生》节目将通过嘉宾们的回忆,为观众揭秘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何占豪进入音乐学院之前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乐队任二胡演奏员,有一肚子的越剧音乐。他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十八相送”“ 楼台会 ”等几段唱腔音乐连接起来,写成了一个弦乐四重奏,用小提琴实验演出。这个作品被称之为“小《梁祝》”。“小《梁祝》”演出后在系里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说是创举,也有人说把小提琴打乱了。紧接着,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院里希望实验小组产生一个比较大的作品。实验小组就向院里报了三个作品,一个是反映大炼钢铁的,一个是写女民兵的,第三个就是在“小《梁祝》”的基础上创作一个大的作品。结果,院党委书记孟波用笔一勾,选中了《梁祝》。孟波认为,越剧《梁祝》本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适合小提琴纤细、柔弱的性格化的表现。越剧剧作提供的音乐素材非常优美,又有浓郁醇美的民族风格。

当何占豪他们小组接受了创作《梁祝》的任务时,陈钢还不在这个小组,他当年24岁,已是作曲系4年级的高才生。他有“四只音乐眼睛”的美称。不过,何占豪回忆说,陈钢当时有点看不起我们。陈钢也承认当时自己有点傲气,不想加入。那么,陈钢最终是怎样与何占豪走到一起创作《梁祝》的呢?是什么原因,使何占豪一度胆怯想打退堂鼓呢?

何占豪后来与陈钢是如何合作的呢?“通常是我写好旋律后,就到丁院长家,陈钢再根据旋律进行修改、配器、伴奏。”何占豪说,他和陈钢是互补型的,他擅长民族音乐,陈钢精通西洋配器。

陈钢还透露了在他和何占豪的初稿里,原本写到祝英台投坟就结束了,后来在排练时加上了“化蝶”的尾声,如画龙点睛般,一下子提升了整首曲子的情感色彩,“由幻想变为希望,由结束转为新的开始。”那么,这个“化蝶”的尾声,是谁提出来加进去的呢?

首演者诠释的《梁祝》意境

当俞丽拿站在《艺术人生》节目的台上时,她感慨万分,50年了,当年的小姑娘已接近古稀之年,还能站在舞台上演出,感觉真好。虽然时光已流逝了半个世纪,当年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1957年5月27日,《梁祝》首演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行,俞丽拿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管弦乐队协奏。当听到俞丽拿拉响的四根琴弦,流淌出来的居然是情意缱绻的江南曲调时,观众有些意外。当醉人的旋律停止后,观众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俞丽拿回忆说:“不知道这个节目是不是能够受大家欢迎,没底,当人们沉浸在音乐里时,没有人吱声,没有人鼓掌,那时候我挺紧张的,是不是不受欢迎了?过一会儿就掌声不断了。我谢幕了,指挥谢幕了,何占豪和陈钢谢幕了。可是掌声还没完。我们是新作品音乐会,没有准备返场节目,当时我们都蒙了,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没办法,只好返场再拉了一遍《梁祝》。”俞丽拿说,那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演出中完整地拉两遍《梁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艺术人生》节目中,何占豪忽然说了一句:“现在俞丽拿老说她是首演者,其实首演者是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50年前俞丽拿拉响《梁祝》之前,还发生过什么?

接下来《艺术人生》的观众有幸能欣赏到俞丽拿与陈钢(钢琴伴奏)合作的《梁祝》片段“生死离别”,在拉这段最为悲怆的乐曲之前,俞丽拿先唱了一段越剧。俞丽拿边拉琴边用戏剧唱腔和表演动作,诠释了《梁祝》独特而凄美的意境。

盛中国讲故事:农民包场听《梁祝》

盛中国是迄今为止演奏《梁祝》场次最多(破万场纪录)、录制《梁祝》唱片版本也最多的演奏家。他和俞丽拿被称为演奏《梁祝》的南派和北派。这南派和北派在演奏风格上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呢?听完盛中国与何占豪(钢琴伴奏)合作,在《艺术人生》拉的《梁祝》,观众心中自会有评判。

盛中国说:“我拉《梁祝》,一是注重把西洋的拉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中国的民族的戏曲音乐语言结合起来。另外就是演奏时注重刻画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美的拉的更美,把丑的让它更丑,让美与丑有鲜明的对比。就是说,拉的时候,该细的要细,该粗犷的要粗犷,拉开距离。”

盛中国在讲完5个美国人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连听五场《梁祝》的故事之后,又讲了一个中国农民包下中山音乐堂听演《梁祝》的故事。那是在2001年1月10日,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的农民,出资包下了中山公园音乐堂,请盛中国来演奏《梁祝》。这些村民对《梁祝》十分熟悉,当乐曲演奏到高潮时,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该化蝶了”。当盛中国听说一位村民一共听坏过6盒《梁祝》的磁带,就说:“我送给你我拉的5个不同版本的《梁祝》 CD。”看到村民们听《梁祝》听得很入迷,盛中国当即决定春节后就去高丽营镇的村里义务演出。

西崎崇子苦练《梁祝》的故事

日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是第一位演奏和传播《梁祝》的外国演奏家,《梁祝》的英文名字“The Butter – fly lover”(蝴蝶的恋人)就是她翻译的。陈钢曾经回忆说:“这部作品对她的影响非常深,我去她香港的家中做客时发现她家地毯上绣的都是蝴蝶。”

在《艺术人生》的节目现场,西崎崇子和她的丈夫拿索斯唱片公司老板克劳斯·海曼(Klaus Heymann)共同回忆起他们初识《梁祝》时的情景。克劳斯·海曼给她推荐了林克昌演奏的《梁祝》。 西崎崇子说:“当时给我的感觉,首先是它听起来很奇怪。然而一旦我开始练习演奏这部作品时,我就真正喜欢上了那美妙的旋律、多变的情感和内在的激情。”

主持人朱军最后说:“《梁祝》50年了,它似乎成了我们中国人一种情感的符号,也成了我们年少时寄托爱情的一种符号,非常的美好。如果此时此刻让我说致敬《梁祝》的话,我最想说的是,我们永远记住,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爱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

迟来的拥抱

作为《梁祝》“父母”的何占豪和陈钢,50年来,他们却经历许多风风雨雨,就在节目录制的几天前,何占豪打电话给陈钢说:“忘记过去不愉快的事情吧!”而陈钢此前也写了一篇文章叫《拥抱“梁祝”》,其中第一段的小标题就是“拥抱何占豪”。在《艺术人生》的现场,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俞丽拿用小提琴奏响了埃尔加的《爱的致意》,在这饱含深情的旋律中,何占豪、陈钢两位老朋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陈钢还说:谈到与何占豪的合作,还有一个小秘密,这究竟是怎样的秘密呢?

作为80后的陈曦是怎么理解和演奏《梁祝》这首乐曲的呢?他12岁时第一次拉《梁祝》,为什么感觉非常不对?老师后来启发他理解《梁祝》时,怎么会和宠物有关呢?

在节目的最后,《艺术人生》栏目组送给何占豪和陈钢两份特殊的神秘礼物,并由俞丽拿当场打开,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现场出现了蝴蝶纷飞的场景?敬请6月10日20:36《艺术人生》《化蝶五十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