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11-05 22:13 南都周刊 李瑞强
从这一年开始,似乎有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娱乐”。比如模特大奖赛启动,预示着这个完全西方的一个产物也能被我们欣赏了;还有大批的港台明星涌进来,造成几代人青春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那时喜欢一个明星有可能只是喜欢一张海报而已,没听到音乐没看到电影,也照样可以痴迷;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一年留下更多的应该是歌声,太多的曲目都是从这一年开始传唱的。
港台明星:不干胶 偶像 央视
记录·回忆
讲述人:小说家 李修文
那个时候,可以说,卡夫卡在影响我,罗大佑的歌也在影响我。我们再也不像过去一样把两者对立起来。在这种双重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绝对和上一代不一样了。后来,我在写《捆绑上天堂》的时候,我特意下载了《潮———来自台湾的歌声》来听,以便在内心重回当年,这种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已经成为我文化血液中的一部分。
1989 年秋天,中央电视台的《旋转舞台》栏目,以猝不及防之势,播出了一辑由台湾老牌歌手赵晓君制作兼主持的节目:《潮——来自台湾的歌声》。
形式倒也简单,不过是以赵晓君带点介绍口吻的主持,串起十首MTV,其演唱者则多半是飞碟唱片麾下的歌手。开场的是黄莺莺那首凄楚阴郁的《雪在烧》,随后是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蔡琴的《人生就是戏》、千百惠的《想你的时候》、曹松章的《走出孤独》、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及姜育恒的《再回首》和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
这个节目为何会出现在1989 年,为何会突然空降中央电视台,其前因何在,如今已不可考,但,我们却知道它的后果。
1989 年之前,《来自台湾的歌声》播出之前,与台湾香港有关的一切,不过是潜流,邓丽君凤飞飞龙飘飘高胜美千百惠的歌也流行,但上不得台面,罗大佑和齐秦的歌也在传唱,但只限于小范围内的先锋青年,普通人听到的台湾香港歌,是经过张蔷、张蝶、朱晓琳、李玲玉、任静、段品章翻唱的,似乎,必须要有这样一个选择和传导的过程,必须要经过内地歌手翻唱这种形式的过滤,才能消除其中危险的、不安的、未被承认的部分,一切都是懵懂的、暗暗的、低低的、不动声色的。而《来自台湾的歌声》在中央台的播出,是一种明晃晃的确认。那之后,再不用偷偷摸摸了,也不需要寻找聆听的理由,更省却了翻唱这个过程。与台湾香港有关的一切,开闸洪水一般地涌进我们生活每个角落。
那代人文化血液里的港台因子不只有流行音乐,还有电视剧,1989 年前后和1990 年,《八月桂花香》、《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庭院深深》、《烟雨蒙蒙》、《情义无价》、《一剪梅》、《京华烟云》、《还君明珠》、《昨夜星辰》、《珍珠传奇》、《法网柔情》,走马灯一般出现。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从前它们只够格在市级电视台播出,现在却出现在省级台乃至中央二台或者中央台的下午时段。为这一切发出了通行信号的,应当“追溯”到《来自台湾的歌声》。
与港台流行文化狂热相伴的,是它的副产品,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学生手里的明星不干胶贴纸,时隔二十年,我还记得它的价格,32 开书本大小的一张,是三毛钱,略小一点的是两毛钱,通常贴在铅笔盒和书本上,更多是日记本里。70 后认识港台明星,未必是通过电影电视,而更多是靠不干胶贴纸这种载体,我的日记本里贴着刘德华和陈玉莲、汤镇业和周海媚,尽管我那时从没看过一部他们主演的影视作品。为不干胶着迷一个明星,这是只有那个年代才能发生的事情。
清冷的街道,雨后映照着灯光,下夜自习的路上,我们听到居民楼里传出《八月桂花香》和《雪山飞狐》的片尾曲,而小虎队、姜育恒、童安格、古龙、三毛、席慕容共同为这一切赋予某种疏离的诗意。随后,一股卡拉OK 旋风也随之刮起。多年后,我听到《伊莎贝拉》里面那段《归途》(《Road to Freedom》)时,那像橡皮筋一样一下下弹在人心上的音乐,让我想起的,就是那清冷而诗意盎然的1989 年和1990 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