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田艺苗 Tian Yimiao 青年学者,专栏作家 |
2011-09-06 07:17 中国青年报 魏英杰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田艺苗在微博上发起“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活动,受到很多人追捧。活动的理念是,让古典音乐走向市民,让高雅艺术不再显得高不可攀。这位教师还把活动“复制”到线下,在若干城市开办古典音乐讲座,引来了不小关注。
穿T恤听古典乐,看上去挺美。不过,要降低古典音乐、歌剧等高雅艺术的门槛,让普罗大众消费得起,恐怕没这么简单。很多人走到剧院大门口,会发现那里的“门槛”可不低——这门槛就是票价。
有报道称,票价虚高让文艺演出成了“奢侈品”。民意调查显示,无论是中低收入人群、无独立经济来源的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目前文艺演出票价太高,75%的人认为“票价高”是阻碍自费购票观看演出的主要原因。在国内,看一场话剧、听一场交响乐,票价少则两三百元,多则数千元,几乎是尽人皆知的普遍现象。
相关报道分析,演员出场费、政府税费、演出经营方利润的层层虚高,令一场场本应惠及大众的演出变成了百姓眼中的“奢侈品”。而在一些演出方眼里,赠票太多也是高票价的直接推手。日前就有报道曝光,获悉张学友要到内蒙古开演唱会,内蒙古某公益事业联合会居然发出“红头文件”索要200多张门票。此举被微博网友称为“史上最强索票公函”。
当然,这只是针对一些热门的明星商业演出。像交响乐这种文艺演出,除了票价贵,也还存在着普及推广等问题。国家大剧院为纪念马勒逝世一百周年,从今年7月开始(到11月)举办数场马勒作品音乐会。前些天,著名作家肖复兴撰文指出,同样是马勒作品音乐会,他在美国费城欣赏时只花10美元,而在国家大剧院最便宜的也要180元,算起来票价是费城的3倍。肖复兴不由得感慨:再伟大的音乐,和普通百姓也应该是贴近的,而不能仅仅沦为少数人的专利或附庸风雅的点缀。所以,穿T恤听古典乐固然挺美,但还得让穿T恤的人有消费能力走进剧院,亲耳聆听,这才是真正在启蒙和推广。
推广高雅艺术的途径,不外乎依赖市场推广、政府扶持和企业资助。实际上,在欧美等国,虽说国民欣赏音乐会、歌剧的风气较为普遍,但剧院、交响乐团等文艺组织的生存发展也更多依赖于政府扶持或企业资助。在美国费城欣赏一场音乐会只花10美元,在欧洲欣赏一出歌剧最低也只需10欧元左右,这从当地收入水平来看,价格确实十分低廉。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就是得益于政府扶持或私人捐赠这一套运作机制。
有人曾这么总结欧洲大陆和美国歌剧的运作机制:“在欧洲,歌剧及其资金在议会上讨论,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而在美国,你总是会受制于某位女士异想天开的念头。”(引自FT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专栏文章)在此或可看出,要让艺术走向大众,发挥市场化机制自然很重要,同时却也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在古典音乐欣赏尚未成为气候的国内,如果政府能够更加重视文化发展,企业乐于“附庸风雅”,当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个现成例子是,刚刚于8月中旬落幕的“上海夏季音乐节”,邀请了包括波格莱里奇、巴伦波伊姆、李云迪以及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等诸多名家、名团。这场音乐节的明显特征是,音乐节所有演出门票价格控制在30元至300元。据称,连旁边卖饮料的茶铺小妹,也觉得“听着觉得蛮好听的”,其追求大众化的努力,效果显而易见。
普罗大众难以欣赏到高雅艺术的“拦路虎”,表面看,似乎主要问题出在票价虚高,而实际上,这还和政府(当然也包括企业和大众)对待文化的理念有着莫大关系。如果哪个城市重视文化艺术,并从政策、税收和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那时候公众便可享受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的乐趣,而一贯被认为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们,想必也乐于脱下正装,走近大众。有句话说:“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让人纳闷,为何这一理念在国内许多地方始终停留于纸面?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