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十载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以更加开放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出了一段精彩而圆满的里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这三十载的发展兴盛,印证了中国民族乐器制造业不断前进的轨迹。

2008-12-26 16:20 中国乐器协会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历经三十载的锐意进取,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多种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个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集体所有制老企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搏击,经历了经济转型的考验和磨练,以其自身的发展轨迹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载的辉煌历程。

解放思想,依靠改革谋发展

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在解放思想中浑然开启,在思想观念不断刷新强大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增长速度,而且跃上了全球经济舞台的耀眼行列。对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而言,解放思想,依靠改革更是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西洋流行音乐风靡,传统文化遭遇了现代文化的撞击,给中国民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民族乐器市场在所难免地受到了波及,不少民族乐器生产企业纷纷被迫退出市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也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危机。然而,敦煌乐器人清楚地知道:已有数千年发展史的中国民族乐器,不可能就这样消亡。如何坚守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充分意识到不解放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不实施因地制宜的改革,则难以获得新生。于是主动出击,研究市场,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线,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增强整体竞争力。

在销售机制上,推出以利润考核为核心的承包责任制。销售部门从企业获得买断价的产品,自主展开营销,营销人员的所有开支和收入由销售部门自行决定,销售利润的50%必须上交给企业。不仅下放了销售权限,而且激发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业务人员走出厂门,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拓展业务。在民族乐器行业,敦煌乐器人是第一批挑战市场经济商海的团队,为整个行业做出了表率。改革让敦煌乐器人尝到了甜头,一年运转下来,不仅确保了企业的利润,而且销售收入由1978年的462万元上升到1993年的2442万元,营销人员的收入也得到翻倍增长。 

在人才使用和培养上,打破大锅饭观念,引进市场机制,实施激励性的薪酬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采取技术与岗位挂钩,岗位与收入挂钩的措施,打破工人与干部的局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且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开展以“敦煌杯”命名的各类技能比赛、岗位练兵活动。一次次“竞赛”和“培训”,使得职工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国家轻工部和劳动部首次评定工艺大师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五位制作家被评为乐器行业建国以来首批且至今唯一的最高技术职务——高级技师,令国内同行惊叹不已。

在管理上,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突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赏罚管理。每月定期开展有规定指标的质量评比和检查活动,对技艺高超,产品质量好的实行优质优价的奖励措施,严重违反质量标准者则施以重罚,从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到成品出厂,都严把质量关,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2004年9月,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1999年在全国的民族乐器琵琶、古筝、二胡制作大赛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举囊括古筝前三名,琵琶前二名的全部奖项。二胡评比所设的13个奖项中有11个奖项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收入囊中。“敦煌牌”古筝、琵琶也因此荣获了“玉古筝”和“金琵琶”的殊荣。此举在全国器乐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企业结构上,保持集体所有制经济成分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与香港利源公司合资创立上海敦煌乐器有限公司并拥有控股权。整顿已有的古筝制作联营厂,成立由企业控股的上海瑰宝乐器有限公司。为解决南方乐器销往北方因气候不适应容易出现木质开裂和变形现象,采取产地销策略,在河南兰考投资兴办兰考牡丹乐器有限公司,开拓北方市场。至此,企业规模基本确立,并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顺应市场,持续创新结硕果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活跃,在改革内部机制的基础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深入市场,确立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的第一目标。以创新为主体,巩固和引领市场。多年来,一直探索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的民族乐器制作工艺,执着的技术攻关不仅让民族乐器逐步从传统的手工制作中得到解放,而且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创新,工艺、品质的精益求精更使得“敦煌牌”产品屡获殊荣,曾多次荣获国家银质奖、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和上海市优质产品奖。据全国乐器协会和上海市统计局统计,2005年“敦煌牌”民族乐器在全国和上海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2.51%和66.09%。#p#副标题#e#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整个地球。”这是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对于企业而言,强大的综合实力是成就品牌的杠杆,而卓越的产品才是杠杆坚实的支点。八十年代,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笛子演奏家许国屏联合开发了多功能笛,仅进入教学的就数以万计。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研制的“81扬琴”,打破了北方扬琴一花独秀的局面,并荣获文化部科研成果奖。2000年,开发阮获得成功,形成了阮族系列产品。2001年大型马林巴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乐器制造的空白。

世纪末以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坚持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理念,一方面挖掘华夏民乐瑰宝,根据大量史料和数据记载开发出仿敦煌壁画乐器,再现古乐器风采。并且精益求精,推出限量版乐器和纪念版乐器,如限量版流水琴首二胡、价值三十万元的极品乐器——“行云流水”象牙二胡,为纪念“双鹤朝阳”古筝销售逾四十万台而特别制作的价值五十万元的金饰古筝“金鹤朝阳”等。另一方面,在保持传统民乐精髓不变的前提下,又在创新与时尚上大做文章,开发了堪称“巨无霸”的巨型乐器,可供赏玩与收藏的微型乐器。2005年,企业紧紧抓住一批青年演员和消费者追求时尚的特点,打破传统民族乐器固定的演奏模式,在样式上融入更多的时尚新元素,赋予多元的色彩,精心设计了能与演员的着装和表演手法融为一体的时尚乐器。如晶莹剔透的亚克力二胡,幻彩炫目的琵琶、立式古筝、面包状的扬琴等,这些产品一推向市场就获得热烈追捧,也受到了国内外一些著名民乐表演团体的肯定和喜爱。巨型、微型、时尚、仿古、限量版、纪念版、极品版乐器的开发,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新品乐器不仅追求品质的超越,更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敦煌品牌的文化内涵也因此而不断丰富。

2008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携手全球最大的电声乐器厂家日本Roland公司共同开发成功了奥运版电声二胡,这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声的巧妙结合,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开端。该二胡的前级放大器能够准确地保留二胡音色的原汁原味,同时具有延音、回声、合奏、八度等多种变化音效,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还可搭载耳机插口并配有静音器,便于个人演奏和练习。此款科技含量领先的电二胡为MIDI音乐制作人和爱好者也提供了音乐制作时的便利,

产品创新所取得的硕果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面临自然资源——蟒蛇皮的严重匮乏,200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响应国家建立环保型企业的号召,打破传统工艺的束缚,以动物皮代替蛇皮制作二胡、京胡等拉弦乐器,这些环保型乐器具有受气候影响小,不易开裂,音域范围宽的优点,又与传统乐器有着旗鼓相当的音色,引起行内专家和各地经销商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使生产工艺科学化、合理化、简约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每年进行三十至四十项的基础研究和工艺技术改良,电脑镭射技术在乐器上的应用,仿蟒蛇皮转移印刷技术,工艺制作流程的改革等,不断提高了工艺的高科技含量。且针对技术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攻关,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如购买干燥窑进行木材干燥处理等措施解决了南方乐器对北方气候不适应的问题。又在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方面大动脑筋,于二胡琴杆上增加音位示意图,改良琵琶指甲,增加防止琵琶开裂的防裂条和保湿油等等。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截至到200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已拥有专利53项。

引领行业,品牌之路创辉煌

改革开放持续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奇迹的背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央民族乐团在海外演绎成功时,国家领导人致信祝贺。这一讯息让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敏锐觉察到民乐发展的新契机来临了,因为民族乐器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以王国振厂长为首的经营团队审时度势,针对企业的特点和产品的文化属性,果断地提出了“文化营销”的经营理念。以品牌战略为核心,大打文化牌,培育、引导、开拓国内外市场,将民族乐器渗透到了文史馆展、社会公益、文化、演艺、教育等各种领域,企业也因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跃居为行业的领头羊。2000-2007年销售收入从7643万元上升到1.24亿元,增长了63%,利润从180万元上升到414万元,增长了180.9%。“敦煌牌”商标自2001年始连续三届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

近年来,国内掀起学习民乐的热潮,二胡、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的考级日益红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手培育市场,从普及民乐教育入手,让敦煌民族乐器迅速而广泛地走进千家万户。1999年,牵手中央民族乐团,实行强强联手,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定期与上海音乐家协会举办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民乐沙龙活动,扶植上海闵行中学组建我国第一支女子阮族乐队,帮助复旦中学建立国内第一支大型马林巴打击乐团。2006年,企业建立了敦煌艺术学校,为进一步拓宽教学范围,又创建了敦煌音乐教室,现已在全国各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建立了56家敦煌音乐教室。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的关注,而弘扬民族文化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品牌战略的宗旨,也是敦煌乐器人矢志不渝的初衷。为展示中国民族乐器和器乐文化,在上海大剧院开设“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于闵行区博物馆开办“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并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数万名慕名而来的海外来客。不仅如此,还将展览办到了海外,参加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展,赴香港举办“大唐遗韵”中国民族乐器展。2006年,在新加坡举办“华乐风采”——中国民族乐器大展,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加坡总统纳丹亲自为展会揭幕。“敦煌牌”乐器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熟知和认同,现已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民族乐器正逐渐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组建民族乐队,将品牌运作与演艺巧妙结合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又一大创新举措。2005年,企业成立“敦煌新语”民乐组合,这支由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乐队,近年来在国内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并且走出国门,赴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所到之处皆深受喜爱,一系列的演出和宣传活动于无形中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2000年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千筝和鸣——花好月圆”中秋文艺晚会,创下了民族乐器演奏之最,并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以“敦煌之夜”、“敦煌杯”命名的音乐会,参与在上海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星期广播音乐会等以及举办以“敦煌”命名的各类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活动,繁荣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市场,提高了敦煌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品牌之路不仅在于沿袭行业精华,也在于挖掘品牌深邃的文化价值,以展示其浓厚的文化魅力。在多届全国古筝学术会议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举办以“敦煌论坛”为名的学术报告专场,提高了敦煌品牌的学术价值,也确立了敦煌古筝在全国的地位。2005年,敦煌古筝的销量突破四万台。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充分结合器乐文化与企业文化,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民族乐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敦煌乐韵》、《敦煌传真》、《筝艺》、《江南丝竹》、《海上筝坛》、《弓弦南北》、《图说琵琶》等书刊,不仅深入地诠释了敦煌品牌的文化内涵,更填补了民族乐器研究资料方面的某些空白,使民族乐器文化得以良好地传承。“敦煌”品牌频频出现在各类社会文化活动中,“敦煌”之声响彻大江南北,形成了企业所特有的人文效应、馆藏效应、文化名人效应以及书刊效应。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正在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十载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以更加开放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出了一段精彩而圆满的里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这三十载的发展兴盛,印证了中国民族乐器制造业不断前进的轨迹。三十而立,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想让历史告诉未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将以更加矫健的身姿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瞩目中国!务实进取的敦煌乐器人,也将继往开来,再续辉煌,再谱中华民乐制造业的新华章!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