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2008-08-06 10:55 新芭音乐网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紧迫的课题。
      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是我对新形势下如何上好音乐课的几点倡议:
      (一)选择正确的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育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光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
      (二)我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教学体会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不同的学生,音乐欣赏课也是应采取不同的教法,应针对你的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探索适应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你的欣赏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怎样适应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上好音乐欣赏课有着如下几点体会:
      1、针对其年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
      初中阶段,从11、12、13、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例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怨的”等等。这个时期,可以有针对性的将中外一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广泛的接受各种音乐信息,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a、有生动音乐形象优美音乐旋律的,结构简单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作品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外国作品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国作品《金蛇狂舞》等。#p#副标题#e#      b、初中生生活范围大了,接触的事物多了,其情绪感也日益丰富,虽然这种情感还不稳定,但对了解各种情感的音乐已经有了兴趣,像描绘美好爱情的中国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节日欢庆之情的《春节序曲》,歌颂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蓝色多瑙河》等等。
      c、初中阶段的孩子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自觉性较小学阶段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钦佩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模仿性强,也希望自己成为意志坚强的人。针对这一特点,中国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嗄达梅梅林交响诗》等表现个人英雄气概的作品是最佳选择。
      d、另外,初中生个性在不断形成,虽不稳定,但极富反性,喜欢标新立异,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从未见过、听过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渴望。越是不让听的越想听,越没有听过的越有兴趣,针对这一特点,还可适当增加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等。
以上欣赏内容只是本人的个人理解,当然并不表示就只选这几首。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的,但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有选择的补充,删减,应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而保证这个兴趣的前提就是选择最优秀的音响资料,对那些虽然是名曲,但在演唱、演奏上经过随意篡改原作品的“通俗音乐”则必须拒之于欣赏教学的课堂之外。
      2、好的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音乐的关键是倾听。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在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倾听,是训练具有音乐耳朵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a、故事导入法:孩子都爱听故事,初中生也不例外,针对这上特点,可在倾听乐曲讲一下关于这音乐曲的奇闻佚事,像《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听完故事,一下子就有了想听这首曲子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们听这首曲子,一定是全神贯注。
      b、听音乐取名法:孩子都有表现欲,初中生也同样有。于是我们可以用给你听到的乐曲起名字的方法来吸引他听音乐,如欣赏《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
      c、谈天说地聊天法:初中生的知识面比小学生宽了很多,对生活对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的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他们的经历体验无法感受到的东西,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可以讲一些教师亲身经历的对音乐的一些感受,看一些演出的感想,这种体验的分享,同样会感染学生,并更加关注于你介绍给他的音乐。比如,介绍我们家乡的南音的一些发展过程,以及同学对南音的一些听觉感受,让他们自由地各抒已见,这样可以很容易搞活课堂,让学生轻松。
      d、畅所欲言讨论式:在音乐欣赏课中,音乐是每一位的,学生是音乐的主体,是有自己主观色彩的,而教师则是为这两者服务和联系而存在的。因此要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反应,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忽视他们一点一滴的音乐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初中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漫谈音乐感受时,七嘴八舌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例如: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歌曲的欣赏中,我引导学生依据旋律的变化去感受歌曲情感的变化,心及速度等的变化,我对他们的评价不管好与坏,对与错从不批评,而在我做这些评价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他们在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小细节控制课堂气氛,创造环境,吸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e、增强好奇对比法:许多中学生对港台流行歌曲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对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知道的却是少之又少。怎样吸引他们对老师介绍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在上中国民歌(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茉莉花》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三首重新改编过的中国民歌,这些民歌由通俗歌手表现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学生特别喜欢,然后老师再把原汁原味的没有被改编过的原唱放出来让学生对比,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基础上业介绍中国民歌的知识,就可以达到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了解音乐的目的。
      (三)我在中学音乐歌唱课的教学体会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如一首歌曲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唱歌谱,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是很难使其发挥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是不相称的,以下是我上歌唱课时如何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实例教学的几点经验:
      A,充分研究教改后的新教法,做好课前准备,做好简易的歌曲伴奏带和音乐示范带(演示)。
      B,利用老师多形式的表演,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可以利用录音软件把前节课唱得比较好的同学录成录音带,演示给所有的同学,极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和学习主动性。
      C,上课时应先放示范歌曲,让学生对整首歌曲有个整体的印象,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卡拉OK表演给学生示范,尤其是老师示范,效果更好。
      D,利用强节奏的自制伴奏带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这种教法有以下优点:
      a,可以使学生远离单调的琴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b,教师能够解放出双手指挥学生,强化学生的律动教学和使学生学会接受指挥,让学生掌握好节奏。
      c,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强化学生的音准教学。
      E,在学生进行歌唱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点的带唱与面的带唱相结合,杜绝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训练更具完整性。
      F,分析歌曲内涵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一定熟悉的前提下,这样可以使学生极好地融合歌曲的旋律与内涵,充分表现歌曲的情感。
      G,最后就是在学生掌握旋律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好音准,使学生远离以前先识谱后唱歌的老式教学,使学生不再厌倦识谱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上是本人几年来的几点教学体会,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也带动了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副标题#e#      (四)全方位改变旧式的音乐考评模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将原来的学生成绩报告单更改为学生素质汇报单,注重学生素质和全面评价。我在音乐考试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打破以往音乐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测试模式僵化的状况,力求使测评学生素质的过程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
      在以往的音乐测试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不全面的。
      其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学唱几首歌,不必学习其它知识。
      其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不到积极作用。
      其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课上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老师偏心眼,不公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我在音乐考试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改变:评估一个学生的音乐成绩从声乐、器乐、乐理、表演四个方面来衡量:声乐: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学科,它以语言、声音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作品内容,造人物形象。声乐考试时我要求学生选一首课本上或其它地方学到的自己最喜欢、唱得最好的歌曲(当然尽量控制一些内容超前的歌曲)进行演唱,将教室里的讲台作为舞台,学生自己上台报幕,在老师风电子琴或乐曲的伴奏下演唱。其他同学既当观众又当评委,从音色、音准、吐字、演唱技巧及表演等方面进行评分。学生打分与老师打分相结合,用百分制,当场公布考生成绩。通过这样的音乐考试,学生的乐理知识、演唱技巧、创作表演及欣赏鉴别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考试方法如下好处:
      1、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音色特点来选择演唱曲目,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更加丰富。
      2、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复习巩固已学到的音乐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3、让在某一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有充分发挥的场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养成仔细观看,聆听他人演唱、演奏的好习惯,同时学会了鉴赏他人演唱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6、采用同学老师共同打分的方法,既保证了评分的准确公正,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7、给每位学生提供了登台表演的机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有利于教师发现和培养音乐人才。
      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是可行的,效果也是好的。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准。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