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民乐团 Chinese orchestra |
时间:2020-03-31 20:34 音乐周报 杨春林
民族乐团,学名为民族管弦乐团,俗称为民乐团,顾名思义,是用民族乐器组成的乐团。民族乐团按照规模分为大型乐团、中型乐团与小型乐团。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形式探索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社,最终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与北京相继成型。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包含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与打击乐器组,以民族乐器为主,也有部分外来乐器。这种形式的乐团是借鉴与参考西方交响乐团的模式组建,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演奏符合世界主流音乐模式的多声部音乐。由于乐团有了更多的音色、更多的声部、更宽的频响以及更大的张力,为表现现代生活与重大题材提供了可能,也为现代作曲家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大大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形式迅速风靡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内地称为“民乐团”,在港澳称为“中乐团”,在台湾称为“国乐团”,在其他国家统称为“华乐团”。
民族乐团编制目前没有特别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编制为45人以上的为大型乐团,45人以下的为中型乐团,25人以下的为小型乐团,15人以下的为小乐队及组合。
中国内地的中小型乐团,有职业乐团(如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也有非职业乐团(如北京竹乐团),其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中小型职业民族乐团,大部分都在市一级,早期基本隶属于某个歌舞团,身份是歌舞团民乐队,主要担任独唱与独奏的伴奏。在有了伴奏带以后,没有了为独唱独奏伴奏的机会,乐队也就开始发生变化。有的独立出来变成乐团,有的变得可有可无,有的干脆解散。能够发展成为乐团需有几个要素:第一,领导重视;第二,必须有人能够作曲、编配与指挥;第三,乐器门类必须齐全。这也是民族乐团最为麻烦的地方。第四,三大条件具备了,还要有作品。有这方面的人才还好,没有就得到处找谱子。但遇到需要结合时事创作新作品,就难了。当然,有经费可以委约,可是一提到经费,那才说到了点子上。所以费用的事也是至关重要。这一切都完成了,才等于把菜炒出来,最后的问题又来了:菜卖给谁?卖多少钱?卖了以后是盈利还是赔本?演出市场的问题又跟进了。领导重视、指创人才、建制齐全、作品到位、经费保障、市场接纳,这就是职业乐团发展六大条件,第二、三、四条是客观保障,必须有。第一、五、六条是主观保障,只要具体领导重视,上级领导给钱,最后这条也就不太重要。
中小型职业乐团的发展状况,只要针对这六条逐一对照分析,其基本状态就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
非职业中小型民族乐团的情况比较复杂,大约有如下模式。
第一,纯民营非职业乐团,没有第一条,领导重视改为几人倡议、大家乐意;第二条指挥作曲人才基本没有;第三条乐器品种要看情况,品种齐全谢天谢地,不齐全听天由命;第四条作品七拼八凑;第五条经费八方化缘;第六条演出市场可有可无。最麻烦的是没有排练场地与仓库。
第二,虚的挂靠。比如挂靠在某个文化馆,给乐团提供排练场地,一周安排几次,其他一律不管。
第三,实质性的挂靠,就是不管人员编制,每年提供固定的经费。
第四,乐团本身属于某个文化单位,提供场地。但是性质为非盈利,比赛、演出活动由单位安排。
第五,非文化单位组织的乐团,原因可能是领导喜欢,或是推销的业务需要,有的发工资,有的不发工资。
第六,由学校组织的学生乐团。一切由学校保障,乐团除了陶冶情操,同时也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教育或文化系统的比赛,为学校争光。
第七,完全自娱自乐性的,只是几个人在公园凑在一起,定时活动,并无组织,也无比赛、演出之目的,纯为娱乐。
还有一种属于比较特殊情况,就是因人办团。比如上海的“飞云民族乐团”就是夏飞云主办的。江苏“春林民族乐团”则是由我家乡的民乐爱好者用我的名字命名组织起来的。
整体来说,中小型民乐团由于人员少、活动灵活,加上整体数量多,在宣传弘扬民族音乐与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为民众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就我接触到的情况看,整体发展还不平衡。职业乐团,有些地方领导比较重视,情况就好一些。比如苏州歌舞剧院民乐队人数虽不多,但是领导为他们确定发展方向,提出具体项目要求,给予经费支持。每年都安排专场音乐会。而有些地方的发展就显得比较迟缓,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非职业乐团,上面提到的江苏“春林民族乐团”,地方政府虽然没有拨款支持,但是经常给予场地与项目支持,所以发展较快。2016年乐团获得江苏省非职业民乐乐团比赛金奖,2018年获得江苏省第二届非职业民族乐团比赛第一名,承办了县委市委十多场音乐会,还曾赴香港演出。
非职业乐团一般情况下面临的问题,第一是排练场地,第二是大件乐器与谱台凳子等必须器材的添置。这都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是初创阶段,这两个门槛绝对躲不过去。再者,乐团有编配排练人才的日子好过一点,能够发展起来;没有这方面人才,发展就比较缓慢。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文化惠民政策,对于非职业乐团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正如扶贫政策一样,“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据我考察,这种给演出的做法等于下雨,而除了下雨还应该建水库——建立一套支持扶植的政策。比如鼓励成立乐团,设立登记政策,降低演出门槛,设立演出补贴,设立奖励政策。有了水库就有了鱼。目前国家扶持中小企业,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减免税收,其实就是放水养鱼,而不是发鱼竿钓鱼。这些政策同样适合文化建设。这方面深圳做得非常好,所以在整体发展方面,深圳的非职业乐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市一级都首屈一指。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