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互联网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但是也为“古典音乐”的复兴或者至少能有所延续提供了机遇。

相关 About

张佳林 Zhang Jialin 钢琴家
古典音乐 Classical Music
科技 Technology

时间:2016-04-17 21:04 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张佳林

互联网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但是也为“古典音乐”的复兴或者至少能有所延续提供了机遇。

记谱法的产生与完善

文字的产生与规范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此人类的经验与思想有了可靠地传承方式,并很快进入“信史”时代。乐谱的产生与完善对于音乐的重要性可以等同于文字对于文学的重要性:相对于人类的记忆,原先口口相传的音乐有了相对可靠的记录方式,乐谱就像经典一样可供学习和研究,于是音乐很快进入到“专业”时代。如今发明一种新的电脑输入法可以称之为科技创新,因此当初文字的每一次演变、记谱法的每一次完善也可以称之为科技的进步。

人类音乐史上第一次科技大发展大约是众多早期乐器的出现,例如鼓、哨、笛、埙等。第二次就应该是记谱法的产生与完善,从此东西方音乐也开始走向不同的方向。西方世界从古希腊的字母记谱、古罗马的“纽姆记谱法”直至发展到17世纪较为完善的“五线谱”,西方音乐记谱法一直在细节记录的准确性方面努力完善。近代的五线谱除了无法记录具体的音色变化外,基本上可以充分的记录作曲家想要表达的绝大部分乐思细节,对于训练有素的音乐家而言,读谱就像读书一样,是与作者跨时空交流的可靠方式。而中国音乐的记谱法通常以文字谱为主,如“减字谱”“工尺谱”,其作用主要是给演唱和演奏者起提示、帮助记忆作用。这类乐谱能够比较准确的记录音高、粗略的记录节奏、基本无法记录和声。因此西方音乐借助理性、详尽的记谱法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进而产生了一大批职业音乐家。而中国音乐继续口传心授的传承,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人遣怀和娱乐服务业的附属行业,在20世纪前“艺人”是中国音乐职业工作者通常的社会定位。近代西方音乐重和声、合奏,中国音乐重意境、旋律,这应该是与记谱法的差异有着重要关系的。

印刷术带来的变革

印刷术的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经典文献低成本、高效率的复制,使得“知识”不再被权力核心阶层垄断,任何人只要识字,就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进而支配、改变自身的生活状态乃至命运。借助印刷术,乐谱也成为了一种商品在全社会流通,任何识谱的人通过读谱,就可以自己学习、演奏、演唱音乐,进而尝试自己创作音乐。而在此之前由于手抄乐谱的费时费力,其珍贵和神秘程度类似武侠小说中的“秘籍”,非“本门”不外传,因此专业音乐技艺的学习基本限于宗教机构和音乐世家内部。大约从贝多芬开始,出版乐谱的稿酬成为了音乐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家可以不再依附于贵族、主教们,自主决定自己的创作意愿和工作时间。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等一批“体制外”自由音乐家的物质生活尽管有的拮据,有的优越,但乐谱出版业的发展都为他们的创作自由提供了经济保障。乐谱的大量发行也使得精致、学术性较强的音乐在上层及中产阶层得到广泛的普及,对于音乐的了解和消费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这种生活习惯的惯性在欧美国家一直延续至今。

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的现代印刷术改变了音乐家们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音乐受众欣赏音乐的方式。这就像早期的京剧听众是演员怎么演他们就怎么看,而到了后来一批熟读“戏本儿”票友是以一种“专家”的方式听戏:类似于今天的音乐评论家,用规范、传统的标准来评定演出的优劣。当歌剧院里的听众带着谱子来听歌剧、音乐爱好者在家拿着总谱听交响乐唱片的时候,音乐的“专业性”不再仅限于业内,而成为一个供需双方共同组成的“圈子”内部的事情。于是专供“圈内”的音乐创作与演出越来越得到拥有话语权的“资深”爱乐者与评论人的推崇,“艺术音乐”自身开始分化:一部分继续19世纪的传统以维系相对广泛的受众和市场,强调音乐的“可听性”和“欣赏性”;一部分只在意“圈内”的评价和褒奖,基本不考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程度,强调创作的学术性和独创性。除了在音乐学院内部,人们很难有机会、也很少会想要聆听当代音乐学者、专业作曲家们的作品,因此当代“学术型”艺术音乐作品绝大多数是以印刷品而非声音的形式存在。

录音技术的诞生与成熟

再一次改变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职业状态的高科技发明是录音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在录音技术发明之前,音乐是纯粹的“时间的艺术”,音乐家的每一次演奏、演唱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聆听者的每一次体验也都是无法重复的。录音技术就像一个声音的时光机,为每一次音乐的演绎留下可靠的证据,为音乐演奏、演唱的细节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音乐欣赏者通过这个“时光机”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完全相同的音乐做重复体验,音乐的声音形态借助唱片这种载体甚至成为个人“收藏品”。欣赏音乐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变为人与机器的交流,尽管这也可以被视作是“间接”交流,但这就像看电影或DVD与看话剧的区别一样,演员和听众状态都有着巨大的不同。过去那种靠“舞台魅力”和强大气场获得广泛声誉的音乐家,现在必须掌握在录音室中通过话筒和磁带对声波的记录,展现出同样魅力的技巧。这就像一个人在电梯里对着墙讲笑话一样,其实更适合另外一种神经类型的人。但是现在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唱片,音乐家就缺少证明自身艺术能力的证据。

随着唱片行业的不断发展,录音保真度的提升、唱片价格的下降,“听音乐”这种在过去奢侈的高消费,迅速成为大众化的日常消费。20世纪之前去音乐厅、歌剧院、私人沙龙听音乐的身份、经济门槛被唱片铲平,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方便、廉价的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这种大众音乐审美的觉醒,催生了“流行音乐”爆炸性的发展。在录音技术发明之前不是没有“流行音乐”,只不过这些在城市咖啡馆、乡村酒吧里游唱的民间歌曲,在当时无论从传播渠道还是社会地位各个方面,都无法与所谓“古典音乐”竞争。由于没有政府的扶植和高科技的传播方式,“流行音乐”在当时反而可能是一种“小众音乐”,仅在有限的城市、乡镇间传播。同时由于没有电声扩音设备,这种游唱歌曲的演唱场地要比受过专业训练的“美声”歌手小得多,传播效率和商业价值也就低很多。但是唱片颠覆了这一切:更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音乐自然占据了更多的唱片市场份额,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形成做大的良性循环。电声扩音设备的成熟也使得流行音乐有了不受空间限制的舞台,“演唱会”无论是商业运作还是传播效率反而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音乐会”。“主流”与“小众”就在这几十年里被倒转过来,就连”古典音乐” (CLASSICAL MUSIC)这一称谓也是在“流行音乐”不可阻挡的全面占领音乐市场后,为了保留一小块自我定位的“阵地”才被广泛使用的。

从广播、电视到互联网

唱片将“古典音乐”挤入到小众领域,之后的高科技:广播和电视,则险些将“古典音乐”置于死地。在广播和电视发展的早期,由于受众可选择的频道少,广播和电视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古典音乐”在20世纪早期借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交响乐、歌剧的实况转播仿佛让“古典音乐”从业者看到了走向大众的美丽前景。但是“古典音乐”只能在垄断环境中才能“蓬勃发展”,而不久之后随着广播电视行业垄断被打破,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广播和电视迅速与流行音乐结成同盟。流行歌曲短小的时长、浅显易懂的歌词、口语化亲切的唱腔、层次简单却富于效果的编配,显然更利于电台和电视台留住频繁换台的听众,提升收视率。而动不动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古典音乐”作品,连插播广告都很困难,在“15秒决定是否换台”的时代,除了非营利性的公益频道,几乎被商业电台和电视台完全抛弃了。当歌剧女高音将普契尼的咏叹调拍成麦当娜风格的MTV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古典音乐”的垂死挣扎。好在互联网时代来了。

互联网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但是也为“古典音乐”的复兴或者至少能有所延续提供了机遇。通过互联网交往最大的便利之一,就是可以迅速的 “物以类聚”。一个孤独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几位可以聊得来、不视其为“怪胎”的同好,只能等待“缘分”。而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迅速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网友,早期的BBS论坛和近年来兴起的社交网站都起到了“人以群分”的作用。小众音乐爱好者通过网络找到了“组织”,古典音乐家也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与爱好者们交流,尽管这种“类聚”并不一定能够导致壮大,但它至少将散落在各地的古典音乐力量凝聚在了一起。电脑声音模拟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作曲家把自己的作品转化为声音的成本大为降低:原先需要斥巨资聘请演奏家、交响乐团、指挥才能听到自己的作品,现在通过电脑,自己编程就可以听到,也许效果差强人意,但至少成为了一种演绎的可能。演奏家、歌唱家以前只有在音乐厅、歌剧院的舞台上,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的转播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听众,而现在通过视频网站就可以展现自己的演奏与演唱。尽管这种方式的影响力通常还无法与传统方式相比,但毕竟有了这么一个低成本、个人可控的传播方式。通过互联网,“古典音乐”现在拥有了“草根”的交流与传播方式,尽管仍然不可能与“流行音乐”抗衡,但总算有了一种“自卫”的手段。

任何时代都有属于它那个时代的艺术,就像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朋友。属于“古典音乐”的那个没有电的时代过去了,古典音乐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想要适应这个时代,势必要改变,走向大众。但这是一个悖论:古典音乐大众化之后,就叫做通俗音乐了。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