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中国交响乐团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直属于文化部 |
时间:2016-08-02 21:23 中国艺术报 怡梦
“十几年前,举办一场交响音乐会,台上台下全认识,观众都是‘自己人’,那时候有一个统计数据,在北京,经常在古典音乐演奏现场观演的观众不超过3000人。现在完全不是这样,观众越来越多,欣赏水平越来越高,从演出现场安静的气氛就能知道。票卖得很快,有时候一票难求,观众对古典音乐从好奇转向热爱。”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近日在谈及中国交响乐发展时欣喜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交响乐生态越来越好,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国交一年在这里演出20场左右,平均每场上座率达八成以上,许多观众有了基本的交响乐知识,会挑选感兴趣的演出前来聆听。
今年是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成立60周年,国交致力于以开放包容、与世界接轨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交响乐今天的世界影响力、传播力,离不开老一辈音乐家奉献青春、高擎艺术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历史。为此,国交汇聚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这两个时期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7位指挥家,将于7月29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60年庆典音乐会。余隆、胡咏言、谭利华、邵恩、李心草、汤沐海、陈燮阳将执棒奏响关峡《第一交响序曲》、邵恩《哈尼印象》、陈培勋《心潮逐浪高》和关峡《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希望”》、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作品74号》、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作品67号》的部分乐章。据主办方介绍,音乐会将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直播平台、国家大剧院直播平台共同呈现给中外观众, 60年,每位指挥家、每首曲目背后,都有着一连串的故事,一幅幅的人生画卷。要让全世界关注交响乐的人,了解对中国交响乐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了解中国交响乐走过的这段历史以及创作的优秀作品。
60年来,老一辈音乐家不仅为中国交响乐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60年对于一个乐团来说,还很年轻,可是,几代音乐家对交响乐事业的不懈追求,已经给中国交响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959年,中央乐团成立不久,就演奏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央乐团大管首席刘奇曾回忆,演出“贝九”之后,全体都欢呼起来,觉得中国交响乐终于争了一口气,能够把全世界最难的、最庞大的、最伟大的作品演奏出来。当时观看演出的德累斯顿管弦乐团全体成员一直站着鼓掌,他们的双簧管首席表示,没有想到中国有这么好的交响乐团,能把“贝九”演奏得这么好。
1979年,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与中央乐团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他演奏的曲目有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由李德伦指挥。梅纽因还边演奏边指挥了莫扎特《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并与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共同演奏了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在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时,梅纽因听到中央乐团双簧管首席章棣和的一段独奏,感到不可思议的美,演出结束后,两个人在后台见面,梅纽因才发现,章棣和的双簧管不是木管,而是有机玻璃的。梅纽因本以为有机玻璃的吹起来比木管效果好,后来得知,由于当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演奏家没有一支好的木管乐器,他被中央乐团演奏家的境遇和对艺术的追求感动,回国不久,就专门订制了一支Rigoutat双簧管赠与章棣和。20年后,章棣和吹着这支双簧管,与再次访华的梅纽因合作,共同演奏了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据回忆,当时中央乐团的演奏家也搞创作,没有委托,没有稿费,大家有了把京剧和交响乐结合的想法,就一起去尝试,创作出了《穆桂英挂帅》。为了把《黄河大合唱》改编成钢琴协奏曲,主创人员住在排练场,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凭的是一股为创作燃烧自己的劲头。中央乐团还曾深入厂矿、车间演奏,工人坐在机器上认真聆听,演奏家把中外交响乐作品送到农村,吸引着上万听众。“当时乐团的演出环境、音乐家的生存条件都不如现在,中央乐团依然在基层培养了很多交响乐迷,为今天交响乐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积累了听众,依然创造了中国交响乐的辉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技术精湛是一回事,把中国交响乐的灵魂继承下来才更有希望。”关峡说。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