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石倚洁 Yijie Shi 男高音歌唱家 |
2010-12-12 18:59 新民晚报 陈唯正
站在国际舞台上的上海男高音
——在伦敦听石倚洁独唱音乐会
陈唯正
石倚洁最新剧照
11月17日我在伦敦出差,照例搜寻音乐会。当晚面临三场演出:捷吉耶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马勒第一、国际当红波兰男高音贝察瓦在皇家歌剧院主演的古诺 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籍男高音石倚洁独唱音乐会。我只能三取其一,稍作权衡,决定去史密斯广场圣约翰厅听石倚洁独唱会。
原因很简单:年前接到朋友发来的两段歌剧视频,是《采珠人》的现场录像。演唱者是一位中国年轻男高音,不仅嗓音优美,其乐感、技巧、语言和风格水平之高 尤其令我吃惊。上网查询只知其名Shi Yijie和英文简历、上海人,以及连续几年成为意大利佩萨罗罗西尼艺术节的台柱。
于是我将视频转发给正在伦敦皇家歌剧院的周正中,回复是“唱得很棒,但不知其人”。
再上网查《新民晚报》,才得知石倚洁生于上海张江镇,18岁那年报考上海音乐学院落选,沮丧之际东渡扶桑留学,被学校发现他卓尔不群的才华,于2006 年破格提供奖学金,资助他赴奥地利继续深造。2007年4月到9月间,他在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分别参加了四个国际声乐比赛,全数获第一名,受到欧洲歌剧 界的关注,频频受到邀约。短短三年来,他已参加了15部歌剧超过90场的演出,并在其中10部歌剧中担任主角……
坐进音乐厅,翻开节目单,方知石倚洁当晚曲目从斯卡拉蒂到普契尼11位作曲家的14首唱段。语言覆盖意、德、法、日和中文。上半场重点是四首莫扎特咏叹 调,前后分别是斯卡拉蒂和罗西尼各一首。唱《魔笛》的“画像咏叹调”时,歌唱家运用出色的音乐和语言才华,生动刻划了见画生情的英俊王子塔米诺的内心世 界;在罗西尼《欧里伯爵》和莫扎特《后宫诱逃》两个唱段中,他又充分展示了速跑、音程大跳等声乐技巧。
石倚洁的嗓音清澈纯净、新鲜明亮、微甜不腻,高音区飘逸俊秀,行文走句灵活轻巧,旋律线的支撑连绵不断、通畅顺达。意大利人将此类声音称作“优雅抒情男高音”。莫扎特和浪漫美声学派罗西尼、贝里尼和唐尼采蒂等为这类歌唱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下半场除了一首日本民谣和两首中国古典作品,曲目在戏剧效果和演唱力度上明显加重:威尔第《隆巴蒂人》、古诺《浮士德》、齐烈亚《阿莱城的姑娘》、雷哈尔《微笑的国度》和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从上半场歌唱家的条件来判断,笔者开始担心,如此重量的曲目是否适合他?
这种想法的产生是自然的,但结果发现是多余的。石倚洁以其艺术智慧献给伦敦听众一首首非常精彩的演绎。齐烈亚那段著名的“费德里科的悲歌”,从咏叙、抒 情到戏剧呐喊,抒发主人翁暗恋失败却不能自拔,情绪步步递进、层层展开。石倚洁并没有那些戏剧性本钱来“蛮唱”,而是用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来烘托气氛。起 初他长久控制住自己的嗓音,运用柔弱如丝的声音,每个纤细的弱音都直接“钻”入听众皮肤层。这样到了后面的戏剧爆发,不用猛烈推压嗓子,催泪弹效果自然而 生,而且多了一份少有的优雅。
说到嗓音调色,笔者不认为石倚洁的嗓音本身具有无比宽广 的调色范围,力度也远不是戏剧性男高音的强度。但是他聪明地利用一切音乐手段和歌唱技巧,来进行“音画”勾勒:半音、柔音、减慢、渐弱、渐强、弱放至强再 收至弱、突强、动态细变等等。在那几首威尔第和真实主义的作品中,他没有采用那些追求效果的音乐之外的(哭腔、吼叫等)手段,显示了他脱俗健康的艺术品 位。
这位上海男高音的高水准演唱,朴实正气的台风,受到伦敦观众的热烈回应。他们给予热情地叫好和起立鼓掌。须知在欧洲,听众起立喝彩是不多见的,这与美国听众不同。
第二天在希斯罗机场,我和石倚洁聊了近两小时。内容涉及声乐演唱以及他的经历。同他的演唱正好相反,再戏剧性的内容他也是从从容容地娓娓道来。他的经历 真是坎坷又富戏剧性,听者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心潮起伏,随即又重新回置于宁静之中。他彬彬有礼、虚怀若谷,有不同一般的修养魅力。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艺 术家,衷心祝愿他在事业上能稳步向前。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