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6-07 21:43 北京青年报 伦兵
老将科瓦萨维奇新星王羽佳 国际乐坛新星王羽佳与钢琴大师科瓦萨维奇在京先后遭遇尴尬上座率
年逾七旬的著名钢琴家史蒂芬·科瓦萨维奇日前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的音乐会给观众带来了异样的精彩,两首庞大的奏鸣曲在他的手上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变幻和深远的意境。然而,这位当今屈指可数的钢琴大师当晚面对的观众不足七成。无独有偶,本周四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去年在国际乐坛迅速蹿红的年轻钢琴家王羽佳首次在国内举行独奏音乐会,快速密集的音符演奏让观众领略了当今技术最好的年轻一代新星的表演,但场内的观众同样仅有七成。对此有人指出,在一个通联发达的时代,我们对好音乐的认知渠道却有欠畅通,而演出宣传中“名家”、“大师”的帽子满天飞,使得真正的名家大师来了,反而已没人相信他是真的了。
科瓦萨维奇是当今依然健在的国际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前晚在演奏贝多芬的《33首迪阿贝里圆舞曲主题变奏曲》时,33种情绪,33个变化,在音乐中涌动着,时而跌宕起伏,时而舒缓悠扬,时而庄严宏伟,时而跳跃幽默,为观众营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而他演奏舒伯特《A大调第22奏鸣曲》时,作品处理细腻完整,无论是快板还是小行板都有着极好的分寸感,遗憾的是,这样近乎完美的音乐表现却是面对着不少空位完成的。此前一天在北京登台的王羽佳演奏技术过人,因此受到世界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青睐,而在她自己的家乡,观众似乎对她没有太多的认知。与这一老一少在京城遭遇尴尬相类似的是,不久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在保利剧院的音乐会也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上座率,缺少观众成为近期古典音乐会中的一种频发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其实,现在一些观众对古典音乐的资讯缺失是很正常的。娱乐化进程已经把原本正常的古典音乐传播渠道挤到了非主流的边缘,使得普通人对古典音乐了解的渠道少而又少,大多数人对中国钢琴家只知道郎朗、李云迪,外国艺术家更不甚了了,而近几年演出宣传中‘名家’、‘大师’的帽子满天飞,使得真正的名家大师来了,反倒没人相信他是真的了。”
几年前,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穆特举办音乐会时,现场甚至临时加座接待观众,当时有人庆幸古典音乐的复苏和发展。然而,人们的眼光却被一些急功近利的演出商那些徒有虚名的宣传给搞晕了,被娱乐第一的大环境弄迷糊了,加上演出主办者们只想利用观众熟悉的音乐家赚钱。而不去主动开发和培养新的市场,就形成了老的实力大师没人认,新的潮流人物不吃香的现状。长此以往,中国古典音乐的演出市场难免越来越窄,古典音乐的发展也会放慢脚步,甚至停滞不前。 (摄影 崔峻)
“大师”后遗症
来源: 北京日报
“当今世界上数前5位钢琴家就能有他,今年的法国钢琴节居然能请到他!”一位网友听闻世界著名钢琴家史蒂芬·科瓦萨维奇即将来京时在网上惊喜留言。不过,如果这位网友观看了6月5日晚科瓦萨维奇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的独奏音乐会,想必会在欣欣然之余平添几分怏怏——上座率仅六成多。
无独有偶,就在科瓦萨维奇音乐会前一天,刚刚在国际乐坛蹿红的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大剧院独奏音乐会,上座率也与预期相差较远。再往前,5月29日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在保利剧院的独奏音乐会,票房也与艺术家本人的水准、地位相去甚远。
这3场音乐会,主办方都没有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而在有限的媒体对他们的有限的报道中,也很少出现各种光怪陆离甚至徒有虚名的评价,而是“老实巴交”地对他们做着平实的叙述。按说,对讲究艺术含量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而言,这其实应是最期待的理性媒介环境。然而现实情况是,已经被“大师”满天飞、噱头四处生的娱乐化信息环境蒙蔽了判断力的观众们,似乎对此产生了抗体。他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自己所熟悉的所谓的“大师”和“大腕”。
是观众的因循守旧、孤陋寡闻造就了这样的尴尬?这样想,是冤枉了观众。说到底,这是演出商乱营销、媒体盲目宣传的后果。曾几何时,是他们对“外来的和尚”几乎一律称“大师”、“巨匠”、“巨擘”、“泰斗”;是他们将郎朗、李云迪这样年轻的音乐家,拔高到超越其年龄和艺术境界的层面。他们造出了太多“星星”,以至于泛滥;观众们对大师也习以为常,甚至当真正的名家大师来了,反倒无人信其真了。是可谓“大师”后遗症。
曾有人辩解,在西方,人们将音乐家、画家等艺术家时常谓之Maestro(大师),引入中国只不过是一种称谓沿袭罢了。这种说法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语境差异。西方的“大师”是基于文艺复兴以来的意大利语,除了名家、巨匠之尊称,更有导师、师傅之说,乐队指挥、司仪之意。而在中国,大师首先是专家,但又不止于专家。大师须开一代文化风气,其成就往往难以逾越。
所以,将名家概称“大师”是荒谬,一律拒称“大师”也是无知。这一点,真的需要好好把握。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