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快餐化时代,现场交响乐正在受到唱片、MP3、互联网在线资源等所谓“罐头音乐”的巨大挑战。

2012-05-06 09:54 北京日报 李红艳

本报记者 李红艳

为了感受艺术而去听音乐会,还是为了社交而去听音乐会?相信走进音乐厅的多数人属于前者,不过现如今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正如香港管弦乐团总裁麦高德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交响乐峰会上讲述的,“市场调研显示,社交性某种程度上开始超越音乐性,成为很多人现场聆听音乐会的考虑因素”。

中国交响乐峰会是每年一度的中国交响乐团界的盛会。在两天的会期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作曲家、指挥家以及各大交响乐团的掌门人畅所欲言,就交响乐团管理建设相关的话题进行交流。其中必不可少的焦点议题,便是如何普及交响乐,特别是如何用现场演出的交响乐吸引到更多的听众。

快餐化时代,现场交响乐正在受到唱片、MP3、互联网在线资源等所谓“罐头音乐”的巨大挑战。为此,香港管弦乐团总裁麦高德在发言中指出,应当发掘现场音乐会的社会关联性,使其成为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家园。他提出,现代的音乐厅要有足够舒适、洁净和友善的公共空间,以供音乐会前后和间隙的社交行为。其次,要消除音乐厅台上台下的人为隔阂,观众席应该离舞台较近,没有距离感;音乐会的选曲和呈现方式,也应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习惯。

麦高德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英超联赛的现场场场爆满,而意大利联赛的现场则经常只能卖出五成票。他分析说:“英超联赛中的球场没有跑道,因此观众席离球场更近,缩短了观众与球场的距离。而在意大利联赛中,球场周围都有跑道,增加了距离感,由此失掉了观众。因此,要用像英超联赛那样的亲民性与亲和力来普及交响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与会者认为,乐团营销重,除了依靠现场音乐会达到制高点之外,还需要有唱片发行的辅佐才能提升影响力。纵观世界上任何一支知名乐团,都有与唱片公司合作的先例可循;而在国内,除了几支老牌乐团,唱片发行的受重视程度不容客观。德国 MSM录音工作室的资深音响工程师约翰・穆勒也提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乐团的每场现场音乐会都应该录音,“发行唱片能够将乐团的影响和品牌,无限扩大到现场演出不可触及的地方。”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