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春节假期,约了三二乐迷来舍间听唱片。我拿出三个CD版本的《1812序曲》,都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分别是莱纳、巴伦博依姆、索尔第不同时期的演绎。

相关 About

柴可夫斯基 - 1812 序曲 Op.49 Tchaikovsky: 1812 Overture, Op.49

2012-01-31 09:41 新民晚报 周炳揆

◆ 周炳揆

春节假期,约了三二乐迷来舍间听唱片。我拿出三个CD版本的《1812序曲》,都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分别是莱纳、巴伦博依姆、索尔第不同时期的演绎。我们约定按照指挥家演出时间的先后一一播放,然后由各人予以置评。

首先进入CD播放机的当然是莱纳的那张,音乐录制于1956年,我的那张CD是JVC用其XRCD-24 bit Super Analog的技术 2004年重新制作的,音乐如湍急的流水,滔滔汩汩而来。乐迷甲经营着一家生产扬声器的工厂,是一个坚定的音响技术派,他听“1812”的唱片,最注重乐曲进行到七八分钟时的一段三角铁的打击。而JVC的技术,居然把56年前录音的这段三角铁音乐过滤得晶莹剔透、悦耳赏心。难怪他不无得意地宣称:“新技术就是神奇!当今网络音乐泛滥,唱片业每况愈下,我们技术派崇尚音响效果,更是责无旁贷。”

柴可夫斯基擅长于为某一特定的事件作曲,他的《1812序曲》,是为庆祝1882年莫斯科展览会的开幕而作。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毁于战火,1882年重建而成。柴氏以拿破仑兵败莫斯科、狼狈撤退为题材,创作了这部战争题材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乐迷乙是一位海归生物学家,信基督教,他对巴伦博依姆版本情有独钟,乐曲结尾处的教堂钟声和缓而不失庄严,喜庆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使人憧憬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场景。“这是我听到过的最悦耳的教堂钟声。”乐迷乙评论道:“巴氏指挥的音乐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大家风范。”

“1982年他(指巴氏)40岁,”我插了一句:“他的演绎时间近16分钟,是三个版本中最长的。”去年8月,巴氏来上海在文化广场指挥“贝六”、12月在斯卡拉歌剧院演绎《唐·乔瓦尼》都被评论为“慢了一点”。看来“较慢”是巴氏指挥的特点之一。

最后播放的是索尔第1987年的版本,这位英国爵士以严谨、中规中矩、注重配器的音色著称,音乐最后一分钟的11响模拟打炮,永远是乐迷们欣赏《1812序曲》时津津乐道的话题,以至于凡是有这首曲子的唱片封套,都是以一门大炮作为图案。乐迷甲说起一件轶事:几年前,他播放“1812”时把功放开到最大以欣赏打炮,结果,隆隆炮声居然把扬声器打穿,一套价格不菲的喇叭箱就此报废。

“不过,我更喜欢巴伦博依姆的打炮,” 乐迷乙评论道,“尽管震撼力不及索尔第,但是录音(德意志唱片IMAGO2系列)处理得非常好,定音鼓模拟的炮声从左、右扬声器轮流放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喜欢听没有打炮的”。内人显然吃不消隆隆炮声。于是我建议再听一遍莱纳版。音乐长12分半钟,是三个版本中最短的。结果,没有打炮的莱纳版照样获得我们的一致好评,乐迷甲提出把莱纳版评为当日最佳CD——龙年新春伊始,乐迷们和民众一起祈愿和平、不要战争。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